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給靠岸船舶供電用電纜的收放裝置,是為克服現有電纜線將靠岸船舶上不同位置的電氣箱連接到岸壁的電源箱,需人工拖拽粗重電纜線勞動強度大、工效低,借助其他機械增加成本,并且人機混合作業不安全的缺點提供的。在小車底盤上面的兩側相對固定有軸承座,支撐電纜卷盤的橫軸兩端支撐在兩軸承座上,電纜卷盤上卷繞的電纜線內端伸出電纜卷盤一端的盤面,其端頭的電源接頭可接在電源箱上;電纜線的外端設有連接船舶的外端接頭。僅需兩人操作推移小車即可放長電纜線,逆向轉動電纜卷盤將電纜線卷繞收起,從而減輕了勞動強度,無需其他輔助設備,收放不磨損其絕緣層,使用省時省力安全高效,使用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給靠岸船舶供電用電纜的收放裝置
本技術屬于輔助設施,具體地說是一種方便給靠岸貨船連接供電電源用的電纜線收放裝置。
技術介紹
貨運船舶在碼頭靠岸進行裝卸貨物等作業時,均需連接岸邊的電源供電,是用電纜線將設置在碼頭岸壁上固定的供電電源箱和船舶上設置的電氣箱連接送電,一根電纜線可給多艘貨船反復使用。由于貨船的品種規格繁多,其大小和長短各不相同,上面設置電氣箱的位置也不統一,因此使用的連接電纜線,就要按照船舶上的電源箱到岸邊電氣箱之間距離最長的來選取。碼頭上一個貨船泊位的岸壁通常設置1—2個電源箱,根據目前的狀況,滿足上述要求的電纜線最長大約需要100米左右。目前給靠岸船舶連接供電電源,是先將電纜線一端連接在岸壁上的電源箱上,再用人工將其另一端拖拽到停靠船舶上的電氣箱上連接。當一艘船舶完成作業開走后,將連接電氣箱一端的電纜線接頭拆下,再拖拽到本泊位的另一艘靠岸貨船上不同位置的電氣箱處連接;當電纜線需要用到其他泊位的船上時,就人工將電纜線整體拖拽移位使用。由于船舶用電的功率大,供電電纜線的直徑也必須大,其絕緣防護層相對也比較厚,這使得電纜線整體的重量重,而且線徑粗、柔韌性差,人工來回拖拽移動起來費時、費力、工效低,極易延誤工作時間影響正常的作業,尤其是在夜間船舶靠岸或者在惡劣天氣下作業更是困難;若借助輔助機械拖拉移動,不僅多占用機械增加成本,人機混合作業安全也沒有保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用電纜線將多種靠岸船舶上不同位置的電氣箱與岸壁上的固定電源箱連接,需人工在岸壁上來回拖拽粗重且柔性差的電纜線勞動強度大、工效低,借助其他機械拖拽占用設備使成本增加,并且人機混合作業不安全的缺點,提供一種給靠岸船舶供電用電纜的收放裝置。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在帶有行走輪小車的底盤上面,位于小車行走方向的兩側相對固定有軸承座,支撐電纜卷盤的橫軸兩端,分別用軸承支撐在兩軸承座上,卷繞在電纜卷盤上的電纜線的內端固定在電纜卷盤上,其伸出電纜卷盤一端盤面的端頭上,設有可連接在碼頭岸壁上電源箱的電源接頭;電纜卷盤上電纜線的可收放端的外端端頭上,設有連接船舶上電氣箱的外端接頭。本技術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在所述底盤上位于收放所述電纜線的電纜卷盤一側,與所述橫軸平行可轉動地支撐有與電纜卷盤寬度相適應的托輥;在所述托輥和電纜卷盤之間的底盤上,位于托輥兩端的位置上分別可轉動地豎立安裝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的安裝,是在所述底盤上相對豎立固定有立桿,兩立桿之間在低于所述托輥的位置水平固定有橫撐,導向套可轉動地套在橫撐上部的立桿上;在所述兩立桿上高于所述導向套最高點的頂部,橫向連接固定有橫桿;在所述電纜卷盤離開托輥一側的所述底盤上面,安裝有可順電纜線收放方向推移的推把;所述小車的行走輪,為前后分別設置的一對定向輪和一對萬向車輪,底盤上位于兩定向輪的前后,分別用吊鏈連接有可防止小車移位的楔塊。使用時,將其底盤上安裝有電纜卷盤的小車,推到碼頭上接近靠岸船舶上電氣箱一側的位置,將電纜卷盤上卷繞的電纜線外端的外端接頭連接到靠岸船舶的電氣箱上,然后推動小車向碼頭岸壁上的電源箱方向推移,隨著小車離開靠岸船舶,電纜卷盤在電纜線的拉拽下轉動使電纜線逐漸放長,小車被推移到碼頭岸壁上固定電源箱一側的位置后停止,將電纜線內端的端頭上的電源接頭連接到電源箱上,完成電源的連接;當該艘船舶完成作業后,將電纜線兩端的接頭拆下,轉動電纜卷盤將電纜線收起,待下一艘船舶靠岸后,再將小車推到接近其上電氣箱的位置重復上述的操作。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連接電源用的電纜線卷繞在電纜卷盤上,電纜卷盤支撐在小車上承載了電纜線的重量,電纜線的內端固定在電纜卷盤上,其上的電源接頭連接到電源箱上,電纜線的外端在推移小車時放長,靠近船舶后將其外端接頭連接到電氣箱上;完成作業后,逆向轉動電纜卷盤即可將電纜線卷繞收起,電纜線的收放在電纜卷盤上進行,不會造成其絕緣防護層的磨損,不用人力將其整體拖拽,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也無需借助輔助設備,也就沒有人機混合作業的風險,僅需兩人操作即可完成全部任務,省時、省力、工效高且安全,生產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圖1中,在下面安裝有行走輪的小車1的底盤1.1上面,位于小車1行走方向的兩側相對固定有軸承座1.2(參見圖2),安裝在電纜卷盤2中心的支撐橫軸2.1兩端,分別用軸承2.2支撐在兩軸承座1.2上,卷繞在電纜卷盤2上的電纜線3的內端3.1固定,其端頭上設有可連接在碼頭岸壁上電源箱的電源接頭3.11,電源接頭3.11從電纜卷盤2一端盤面2.3上的孔洞2.31穿過伸出;可收放的電纜線3的外端3.2,其端頭上設有連接船舶上電氣箱的外端接頭3.21。為了使電纜線3能夠規范地在電纜卷盤2上放開和卷繞收起,避免出現繞出電纜卷盤2兩端盤面2.3的情況發生,也防止電纜線3發生打結或摩擦外表絕緣層等現象出現,在位于電纜卷盤2上電纜線3的外端3.2順A向放開一側的所述底盤1.1上(參見圖2),豎立固定有支撐托輥6的立架6.1,與所述橫軸2.1平行的托輥6,其兩端可轉動地支撐在立架6.1,托輥6的長度與電纜卷盤2的寬度相適應。工作時,電纜線3的外端3.2從托輥6的上面引出,可使電纜線3經過托輥6的上表面收放,在規范收放的同時,也保護了電纜線3的絕緣層不受損傷。為了進一步約束電纜線3的收放走向,在所述托輥6和電纜卷盤2之間的底盤1.1上,位于托輥6兩端的位置,分別豎立安裝有可豎向轉動的導向套5,這樣電纜線3放開和收起時受兩導向套5的阻擋,而不會偏離電纜卷盤2。所述導向套5的安裝,是在托輥6兩端的底盤1.1上相對豎立固定有立桿4,兩立桿之間在低于所述托輥6的位置,垂直于立桿固定連接有橫撐4.2,導向套5可轉動地套在橫撐4.2上部的立桿4上,橫撐4.2起到了加強兩立桿的強度和托起導向套5的雙重作用。為了方便小車1的推拉移位操作,在位于所述電纜卷盤2離開托輥6的底盤1.1一側上面,安裝有推移小車1用的斜向推把1.3,用撐桿1.31固定在底盤1.1和推把1.3的斜桿之間,提高推把1.3的強度。在所述兩立桿4高于所述導向套5的頂部,橫向固定連接有橫桿4.1,一方面可起到穩固作用,另一方面也可當扶手用,當兩人操作進行小車1的移位時,一人手握小車1的推把1.3推車,另一人手扶橫桿4.1即可輕松推移小車1,完成電纜放線的任務。所述小車1的底盤1.1下面安裝的行走輪,為前后分別設置的一對定向輪7a和一對萬向車輪7b,使小車1變動方向移位時更加容易。為了將承載電纜線3的小車1推移到位接線時,防止其他外力的干擾發生位移出現安全事故,在底盤1.1上位于兩定向輪7a的前后,分別用吊鏈8連接有楔塊9,在小車1推移時將楔塊9拿到底盤1.1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給靠岸船舶供電用電纜的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帶有行走輪小車的底盤上面,位于小車行走方向的兩側相對固定有軸承座,支撐電纜卷盤的橫軸兩端,分別用軸承支撐在兩軸承座上,卷繞在電纜卷盤上的電纜線的內端固定在電纜卷盤上,其伸出電纜卷盤一端盤面的端頭上,設有可連接在碼頭岸壁上電源箱的電源接頭;電纜卷盤上電纜線的可收放端的外端端頭上,設有連接船舶上電氣箱的外端接頭。/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給靠岸船舶供電用電纜的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帶有行走輪小車的底盤上面,位于小車行走方向的兩側相對固定有軸承座,支撐電纜卷盤的橫軸兩端,分別用軸承支撐在兩軸承座上,卷繞在電纜卷盤上的電纜線的內端固定在電纜卷盤上,其伸出電纜卷盤一端盤面的端頭上,設有可連接在碼頭岸壁上電源箱的電源接頭;電纜卷盤上電纜線的可收放端的外端端頭上,設有連接船舶上電氣箱的外端接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靠岸船舶供電用電纜的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盤上位于收放所述電纜線的電纜卷盤的一側,與所述橫軸平行可轉動地支撐有與電纜卷盤寬度相適應的托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給靠岸船舶供電用電纜的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輥和電纜卷盤之間的底盤上,位于托輥兩端的位置上分別可轉動地豎立安裝有導向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傳林,王澤升,曹建風,趙京春,莊辛喆,劉福乾,李振剛,王雪琦,王要松,劉強,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前港分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