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丹參高效提取裝置
本技術涉及中藥成分提取
,具體是一種丹參高效提取裝置。
技術介紹
在丹參有效成分的提取過程中,時常會用到水煎法,現有的裝置在提取時通常只能對丹參進行加熱,并且丹參的原材料需要提前進行切片處理,比較麻煩,而且切片處理后的丹參與蒸餾水的接觸面積不夠大,導致了丹參提取的效率不夠高,有待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丹參高效提取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丹參高效提取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上端開設有進料口,所述箱體的兩側內壁且靠近進料口的位置鉸接有兩個破碎軸,兩個所述破碎軸的外側均設置有一組凸齒,兩組所述凸齒之間錯位分布,所述箱體的內部開設有隱藏腔,所述隱藏腔的兩側內壁之間鉸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外側固定套接有兩個第一齒輪,兩個所述第一齒輪的外側均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兩個所述第二齒輪的一端均通過轉軸與對應的破碎軸固定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齒輪的外側還嚙合連接有主齒輪,所述箱體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轉軸與主齒輪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箱體的內部設置有加熱座,所述加熱座的內側設置有水煎鍋,所述加熱座的內部且貼近水煎鍋的位置設置有加熱塊,所述箱體的兩側內壁處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的上端放置有邊框,所述邊框的內側固定安裝有網罩,且邊框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一組提耳。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熱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攪拌桿,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丹參高效提取裝置,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上端開設有進料口(4),所述箱體(1)的兩側內壁且靠近進料口(4)的位置鉸接有兩個破碎軸(13),兩個所述破碎軸(13)的外側均設置有一組凸齒(14),兩組所述凸齒(14)之間錯位分布,所述箱體(1)的內部開設有隱藏腔(8),所述隱藏腔(8)的兩側內壁之間鉸接有轉桿(9),所述轉桿(9)的外側固定套接有兩個第一齒輪(10),兩個所述第一齒輪(10)的外側均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11),兩個所述第二齒輪(11)的一端均通過轉軸與對應的破碎軸(13)固定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齒輪(10)的外側還嚙合連接有主齒輪(12),所述箱體(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3),所述第一電機(3)的輸出端通過轉軸與主齒輪(12)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箱體(1)的內部設置有加熱座(18),所述加熱座(18)的內側設置有水煎鍋(20),所述加熱座(18)的內部且貼近水煎鍋(20)的位置設置有加熱塊(19),所述箱體(1)的兩側內壁處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24),所述限位塊(24)的上端放置有邊框(15),所述邊框(15)的內側固定安裝有網罩(1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丹參高效提取裝置,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上端開設有進料口(4),所述箱體(1)的兩側內壁且靠近進料口(4)的位置鉸接有兩個破碎軸(13),兩個所述破碎軸(13)的外側均設置有一組凸齒(14),兩組所述凸齒(14)之間錯位分布,所述箱體(1)的內部開設有隱藏腔(8),所述隱藏腔(8)的兩側內壁之間鉸接有轉桿(9),所述轉桿(9)的外側固定套接有兩個第一齒輪(10),兩個所述第一齒輪(10)的外側均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11),兩個所述第二齒輪(11)的一端均通過轉軸與對應的破碎軸(13)固定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齒輪(10)的外側還嚙合連接有主齒輪(12),所述箱體(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3),所述第一電機(3)的輸出端通過轉軸與主齒輪(12)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箱體(1)的內部設置有加熱座(18),所述加熱座(18)的內側設置有水煎鍋(20),所述加熱座(18)的內部且貼近水煎鍋(20)的位置設置有加熱塊(19),所述箱體(1)的兩側內壁處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24),所述限位塊(24)的上端放置有邊框(15),所述邊框(15)的內側固定安裝有網罩(16),且邊框(15)的上端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安,張平,方月哏旺,萬舉璽,侯軍紅,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中科本草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