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燃燒器,其包括沿燃氣流動方向依次布置的噴嘴、引射管和混氣室,所述燃燒器還包括風門組件,所述風門組件設置于所述引射管的進氣端,所述風門組件包括調整板,所述調整板相對所述引射管可移動,所述調整板根據所述噴嘴的燃氣流量改變所述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該燃燒器通過在引射管的進氣端設置能夠根據噴嘴燃氣流量大小而移動的調整板,以實現改變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的目的,使得該燃燒器能夠基于燃氣流量的大小,控制一次空氣通過風門組件進入的引射管的氣體流量,解決在大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不足;又或者小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過大的問題,以提高燃燒器在小火和大火狀態下的加熱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燃燒器
本技術涉及燃氣灶具,特別涉及一種燃燒器。
技術介紹
在燃燒器中,燃氣噴嘴通過向引射管的進氣端噴射燃氣,以引射進氣端四周的空氣進入引射管中,實現與燃氣進行混合。對于燃燒器而言,其火力大小通常基于控制燃氣噴嘴中噴出的燃氣流量而定。其中,在小火情況下,燃氣噴嘴因流量降低,導致引射管所引射的空氣流量也對應降低,但是所引射的空氣氣量的降幅低于燃氣氣量的降幅,在這種情況下,燃氣混合物內的空氣比率較高,導致燃燒后的煙氣帶走過多熱量,而降低加熱效率。在大火情況下,燃氣噴嘴因流量升高,導致引射管所引射的空氣流量也對應上升,但是所引射的空氣氣量的升幅低于燃氣氣量的升幅,在這種情況下,燃氣混合物內的空氣比率較低,導致燃燒不充分,也會降低加熱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燃燒器在小火和大火狀態下,加熱效率都較低的缺陷,提供一種燃燒器。本技術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燃燒器,其包括沿燃氣流動方向依次布置的噴嘴、引射管和混氣室,所述燃燒器還包括風門組件,所述風門組件設置于所述引射管的進氣端,所述風門組件包括調整板,所述調整板相對所述引射管可移動,所述調整板根據所述噴嘴的燃氣流量改變所述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該燃燒器通過在引射管的進氣端設置能夠根據噴嘴燃氣流量大小而移動的調整板,以實現改變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的目的,使得該燃燒器能夠基于燃氣流量的大小,控制一次空氣通過風門組件進入的引射管的氣體流量,解決在大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不足;又或者小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過大的問題。較佳地,所述風門組件還包括進氣口,所述調整板設置于所述進氣口上,并相對所述進氣口可移動,所述調整板的周緣與所述進氣口共同限定所述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該結構提供了一種基于調整板移動而控制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的較佳實施方案。較佳地,所述引射管的進氣端設有包覆整個進氣端的罩殼,所述進氣口形成于所述罩殼的表面。通過設置罩殼以包覆引射管的進氣端,使得通過風門組件中進入引射管的一次空氣能夠在罩殼內的空間進行儲存和緩沖,以提高燃氣對一次空氣的引射穩定性。較佳地,所述調整板設置于所述進氣口的內側,所述調整板具有一驅動面,所述驅動面沿燃氣流動方向設置,并靠近所述噴嘴的一側,所述噴嘴噴出的燃氣帶動所述驅動面朝遠離所述進氣口的方向移動。通過設置驅動面,利用噴嘴噴出的燃氣作為動力驅動調整板移動,以通過無源驅動的方式實現調整板改變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的目的。較佳地,所述驅動面為與所述噴嘴相匹配的U形面,以提高噴嘴噴出的燃氣對驅動面的作用力。較佳地,所述燃燒器還包括彈性件,所述調整板通過所述彈性件連接于所述罩殼,所述彈性件用于向所述調整板施加作用力,所述作用力朝靠近所述進氣口的方向設置,使調整板在燃氣流速降低時回復至靠近進氣口的位置。較佳地,所述作用力隨著所述調整板相對所述進氣口的距離增大而增大,以降低調整板在燃氣流速變化的情況下,相對移動的位移幅度。較佳地,所述進氣口的開口方向垂直于燃氣流動方向設置,所述噴嘴設置于所述罩殼內,所述進氣口位于所述噴嘴的旁側。較佳地,所述進氣口的數量為多個,所述調整板與所述進氣口一一對應設置。通過設置多個進氣口,使一次空氣能夠通過多個進氣口進入引射管,以降低設置進氣口和調整板對一次空氣正常流入引射管造成影響。較佳地,所述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隨所述燃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該結構,在燃燒器處于大火情況下,通過增加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以進一步提高空氣氣量,避免燃氣混合物中空氣占比過低而導致的燃燒不充分;在燃燒器處于小火情況下,通過減小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以進一步降低空氣氣量,避免燃氣混合物中空氣占比過高而導致燃燒后的煙氣帶走過多熱量。本技術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該燃燒器通過在引射管的進氣端設置能夠根據噴嘴燃氣流量大小而移動的調整板,以實現改變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的目的,使得該燃燒器能夠基于燃氣流量的大小,控制一次空氣通過風門組件進入的引射管的氣體流量,解決在大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不足;又或者小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過大的問題,以提高燃燒器在小火和大火狀態下的加熱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燃燒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風門組件的調整板的移動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風門組件的調整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噴嘴1,噴口1a引射管2,進氣端2a混氣室3火蓋4風門組件5調整板51,周緣51a,驅動面51b進氣口52罩殼6彈性件7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技術。本技術提供一種燃燒器,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沿燃氣流動方向依次布置的噴嘴1、引射管2、混氣室3和火蓋4,該燃燒器還包括風門組件5,風門組件5設置在引射管2的進氣端2a位置處,風門組件5包括一調整板51,調整板51相對引射管2能夠移動,并根據從噴嘴1的噴口1a中噴出的燃氣流量改變風門組件5的通道尺寸。該燃燒器通過在引射管2的進氣端2a設置根據噴嘴1的燃氣流量大小而移動,進而改變風門組件5的通道尺寸的調整板51,使得該燃燒器能夠基于燃氣流量的大小,控制一次空氣通過風門組件5進入的引射管2的氣體流量,進而能夠解決在大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不足;又或者在小火情況下,一次空氣進氣量相對燃氣過大的問題。具體的,當噴嘴1的燃氣流量下降時,調整板51可移動并減小風門組件5的通道尺寸,進而降低被引射管2引射的一次空氣氣量。使得燃燒器在小火狀態下,其混氣室3內的燃氣混合物的空氣占比不會過高,以避免燃燒后的煙氣中空氣占比過高而帶走過多熱量的問題。在噴嘴1的燃氣流量上升時,調整板51可移動并增大風門組件5的通道尺寸,以提升被引射管2引射的一次空氣氣量。使得燃燒器在大火狀態下,燃氣混合物中的空氣占比不會過低,以避免燃燒不充分的情況發生。本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在引射管2的進氣端2a設有包覆整個進氣端2a的罩殼6,噴嘴1的噴口1a也位于罩殼6內,在該罩殼6上開設有連通至外界的進氣口52,進氣口52的開口方向垂直于燃氣流動方向設置,而噴嘴1也同于設置在罩殼6內部,該進氣口52的設置位置處于噴嘴1的旁側。該進氣口52即為風門組件5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次空氣沿著圖2中的實線箭頭方向進入罩殼6內部。通過設置罩殼6以包覆引射管2的進氣端2a,使得通過風門組件5中進入引射管2的一次空氣能夠在罩殼6內部形成的空間內進行儲存和緩沖,以提高燃氣對一次空氣的引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罩殼6具有一個進氣口52,其設置在罩殼6的下方,在其他實施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燃燒器,其包括沿燃氣流動方向依次布置的噴嘴、引射管和混氣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還包括風門組件,所述風門組件設置于所述引射管的進氣端,所述風門組件包括調整板,所述調整板相對所述引射管可移動,所述調整板根據所述噴嘴的燃氣流量改變所述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燃燒器,其包括沿燃氣流動方向依次布置的噴嘴、引射管和混氣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器還包括風門組件,所述風門組件設置于所述引射管的進氣端,所述風門組件包括調整板,所述調整板相對所述引射管可移動,所述調整板根據所述噴嘴的燃氣流量改變所述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門組件還包括進氣口,所述調整板設置于所述進氣口上,并相對所述進氣口可移動,所述調整板的周緣與所述進氣口共同限定所述風門組件的通道尺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的進氣端設有包覆整個進氣端的罩殼,所述進氣口形成于所述罩殼的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板設置于所述進氣口的內側,所述調整板具有一驅動面,所述驅動面沿燃氣流動方向設置,并靠近所述噴嘴的一側,所述噴嘴噴出的燃氣帶動所述驅動面朝遠離所述進氣口的方向移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慧玲,鄭軍妹,俞瑜,嚴力峰,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