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包括進氣管道(1)、壓力傳感器(5)和截氣機構,該進氣管道(1)的一端形成與氣源連通的進氣端,另一端形成出氣端,在所述的出氣端處安裝有用于與工件連接的工件連接頭(6),在所述進氣端與出氣端之間的進氣管道上依次安裝有截氣機構和壓力傳感器(5),該壓力傳感器(5)接近所述截氣機構的出氣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在冰箱、冷柜、空調生產中,可以在產品灌注制冷劑之前,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產品進行100%的全系統檢查,不但可以檢出管路接點的致密性,而且能夠檢查管路及部件的致密性,大大降低社會反饋的數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壓差檢漏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尤其指在制冷行業對管路系統進行無水致密性檢查,通過保證檢漏系統本身高致密性,保證壓差傳感器不會發生誤報現象,從而實現無水環境的致密性檢驗,降低檢驗成本、防止制冷系統進水。
技術介紹
在制冷產品生產中,系統滲漏是致命缺陷,為防止滲漏事故的發生,通常需要對零部件、管路件、組件、整機進行致密性檢查,現有技術以將待檢工件放入水中的氣密檢查為主。制冷產品的管路系統內部嚴禁水分,當采用水中氣密實驗后,管路系統內部難免會進入水分,事實證明微量的水分也可以導致系統發生冰堵故障,為防止進水,一是不進行致密檢查,或水中致密性檢查后逐臺進行烘干處理,費工費時費錢。隨著壓力傳感器的靈敏度以及性能水平的提高,采用壓差檢漏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水中氣密檢驗的方案,“電磁閥-壓力傳感器”等部件構成管路系統致密性檢漏單元。在本專利技術人早期開發的壓差檢漏設備中,電磁閥的密封并不可靠。即使選擇了密封性較強的先導式電磁閥,當使用的壓力較高時,壓差檢漏系統仍然出現電磁氣閥漏氣現象,引起設備誤判。先導式電磁閥是常閉電磁閥,通電時電磁力把先導孔打開,上腔室壓力迅速下降,在關+閉件周圍形成上低下高的壓差,流體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上移動,閥門打開;斷電時,彈簧力把先導孔關閉,入口壓力通過旁通孔迅速腔室在關閥件周圍形成下低上高的壓差,流體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下移動,關閉閥門。查閱許多文獻,均未找到電磁氣閥漏氣的解決方案,例如CN206920094U《一種微壓差檢漏裝置》在進口側順向安排兩個電磁閥,以保證密封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壓差檢漏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包括進氣管道(1)、壓力傳感器(5)和截氣機構,該進氣管道(1)的一端形成與氣源連通的進氣端,另一端形成出氣端,在所述的出氣端處安裝有用于與工件連接的工件連接頭(6),在所述進氣端與出氣端之間的進氣管道上依次安裝有截氣機構和壓力傳感器(5),沿進氣管道的進氣方向,該壓力傳感器(5)位于所述截氣機構的后側。所述的截氣機構包括先導式電磁閥(4),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出氣口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進氣口與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連通。所述的截氣機構包括先導式電磁閥(4),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進氣口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出氣口與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連通。在所述的先導式電磁閥(4)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之間串接兩位三通換向閥(8),該兩位三通換向閥(8)的進氣端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該兩位三通換向閥(8)的一個排氣端與所述的先導式電磁閥(4)連通,另一個排氣端封閉。在所述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與先導式電磁閥(4)之間串接送氣電磁閥(2),在所述的送氣電磁閥(2)與先導式電磁閥(4)之間安裝有系統排氣電磁閥(3)。所述的工件連接頭(6)為快速接頭。所述的工件連接頭(6)為氣動夾持機構。所述的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安裝有快速接頭。本技術的優點是:在冰箱、冷柜、空調生產中,可以在產品灌注制冷劑之前,使用本技術對產品進行100%的全系統檢查,不但可以檢出管路接點的致密性,而且能夠檢查管路及部件的致密性,大大降低社會反饋的數量。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第一種實施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第二種實施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第三種實施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技術,本技術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更為清楚。但這些實施例僅是范例性的,并不對本技術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對本技術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參見圖1至圖3,本技術涉及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包括進氣管道1、壓力傳感器5和截氣機構,該進氣管道1的一端形成與氣源連通的進氣端,另一端形成出氣端,在所述的出氣端處安裝有用于與工件7(待測氣密性的工件)連接的工件連接頭6,在所述進氣端與出氣端之間的進氣管道上依次安裝有截氣機構和壓力傳感器5,沿進氣管道的進氣方向,該壓力傳感器5位于所述截氣機構的后側。如圖1所示,所述的截氣機構包括先導式電磁閥4,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出氣口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進氣口與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連通,即將先導式電磁氣閥4反向安裝,即將氣源從先導式電磁氣閥4閥體表面的出氣口引入,從進氣口排出。測試系統內壓力達到規定壓力后,應將先導式電磁閥4前的空氣排空,形成壓力差,先導式電磁閥閥門閉合;所述的截氣機構和壓力傳感器5均接入控制箱。還可以為:所述的截氣機構包括先導式電磁閥4,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進氣口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出氣口與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連通;即先導式電磁閥正向安裝也可以實現本技術的功能。如圖2所示,在所述的先導式電磁閥4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之間串接兩位三通換向閥8,該兩位三通換向閥8的進氣端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該兩位三通換向閥8的一個排氣端與所述的先導式電磁閥4連通,另一個排氣端封閉。如圖3所示,在所述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與先導式電磁閥4之間串接送氣電磁閥2,在所述的送氣電磁閥2與先導式電磁閥4之間安裝有系統排氣電磁閥3。送氣電磁閥2通電打開給壓差檢漏裝置充壓,系統內壓力達到規定壓力后,送氣電磁閥2斷電供氣系統關閉,系統排氣電磁閥3通電,排氣通道釋放氣體,先導式電磁閥4閥門自動截止。所述的工件連接頭6為快速接頭或氣動夾持機構。還可以在所述的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也安裝有快速接頭。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本技術采用了常閉先導式電磁閥,該先導式電磁閥在充氣端為高壓時,具有較強的閉合作用,在壓差檢漏領域,要求先導式電磁閥在出口端有較強的閉合作用,因此本技術是將先導型電磁閥反向裝在管路系統中,此時,先導式電磁閥原進口側變為出口側,先導型電磁閥原出口側變為進口側,下文中所有先導型電磁閥的進、出口均指反裝后的狀態。實際應用時,先導式電磁氣閥處于常閉狀態:1、進口端充氣氣體頂開先導式電磁閥內部的關閥件,使氣壓達到規定值;2、斷開氣源,排空先導式電磁閥進口端氣體,在先導式電磁閥腔室在關閥件周圍形成下低上高的持續壓差,使閥門處于關閉鎖定狀態,檢測壓力越大,管路系統中的壓力越大,先導電磁閥的密封效果越好。3、壓力傳感器執行壓力波動值的檢測。4、壓力傳感器完成檢測后,控制箱控制先導式電磁閥通電,閥門被打開,內部氣體排出,完成一個循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氣管道(1)、壓力傳感器(5)和截氣機構,該進氣管道(1)的一端形成與氣源連通的進氣端,另一端形成出氣端,在所述的出氣端處安裝有用于與工件連接的工件連接頭(6),在所述進氣端與出氣端之間的進氣管道上依次安裝有截氣機構和壓力傳感器(5),沿進氣管道的進氣方向,該壓力傳感器(5)位于所述截氣機構的后側。/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氣管道(1)、壓力傳感器(5)和截氣機構,該進氣管道(1)的一端形成與氣源連通的進氣端,另一端形成出氣端,在所述的出氣端處安裝有用于與工件連接的工件連接頭(6),在所述進氣端與出氣端之間的進氣管道上依次安裝有截氣機構和壓力傳感器(5),沿進氣管道的進氣方向,該壓力傳感器(5)位于所述截氣機構的后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氣機構包括先導式電磁閥(4),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出氣口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進氣口與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差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氣機構包括先導式電磁閥(4),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進氣口與進氣管道(1)的進氣端連通,該先導式電磁閥(4)的出氣口與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連通。
4.如權利要求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鐵軍,姜德祥,石志德,王豐松,袁超,蘇穎,
申請(專利權)人:左鐵軍,趙越,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