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充分清除附著于與圖像間區域接觸的轉印部件上的檢測調色劑像的調色劑,減少調色劑對記錄材料與轉印部件接觸的面的附著。為此,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像承載體、調色劑像形成裝置、檢測調色劑像形成裝置、轉印部件、檢測裝置、控制裝置、以及調色劑清除裝置,其中,在上述轉印部件所接觸的上述圖像間區域中,設在形成上述清潔電場之前形成上述檢測調色劑像時,上述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上述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1,設在上述轉印部件所接觸的上述圖像間區域上沒有形成上述檢測用調色劑像時,上述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上述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2,滿足T1>T2。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在圖像形成裝置中清除附著于轉印部件上的調色劑的技術,在該圖像形成裝置中在反復形成于像承載體上的調色劑像與調色劑像之間的圖像間區域上形成檢測調色劑像,與像承載體接觸、將像承載體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到記錄材料上的轉印部件,與像承載體的圖像間區域相接觸。
技術介紹
近年來,對電攝影圖像形成裝置的圖像品質的穩定化的要求不斷提高。于是,在像承載體上反復形成多個調色劑像時,在像承載體上的調色劑像與調色劑像之間的圖像間區域上形成檢測調色劑像,通過提高基于檢測調色劑像的檢測結果的、調色劑像形成條件的控制的頻度,謀求圖像品質的穩定化。另一方面,在將像承載體上的調色劑像朝記錄材料上轉印時,與像承載體接觸的轉印部件,也與不存在朝記錄材料轉印的調色劑像的圖像間區域接觸。由此,能夠抑制伴隨于轉印部件與像承載體的接觸、分離的振動的發生,使圖像間區域變窄,能夠增加圖像形成裝置在每單位時間內可形成的圖像數。在這里,通過轉印部件與圖像間區域接觸,圖像間區域的灰霧調色劑、檢測調色劑像附著在轉印部件上。為了清除該附著的調色劑,在轉印部件接觸圖像間區域的期間,形成有使附著于轉印部件上的調色劑以靜電方式移動到像承載體上的清潔電場。然而,產生如下問題沒有充分地從附著有檢測調色劑像的轉印部件上清除調色劑,調色劑附著在記錄材料的與轉印部件接觸的面上。
技術實現思路
于是,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清除附著于與圖像間區域接觸的轉印部件上的檢測調色劑像的調色劑,減少調色劑向記錄材料的與轉印部件接觸的面上的附著的圖像形成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的像承載體;調色劑像形成裝置,在上述像乘載體上反復形成多個調色劑像;檢測調色劑像形成裝置,在上述像承載體上的上述調色劑像與上述調色劑像之間的圖像間區域,形成檢測調色劑像;轉印部件,中間間隔記錄材料地與上述像承載體的形成了上述調色劑像的區域接觸,不經由上述記錄材料地與上述圖像間區域接觸,將形成于上述像承載體上的上述調色劑像以靜電方式轉印到上述記錄材料上;檢測裝置,檢測上述像乘載體上的檢測調色劑像;控制裝置,根據上述檢測結果,可變地控制上述調色劑像形成裝置的調色劑像形成條件;調色劑清除裝置,在上述轉印部件接觸上述圖像間區域的期間,形成使附著于上述轉印部件上的調色劑以靜電方式朝上述像承載體移動的清潔電場,清除附著于上述轉印部件上的調色劑;其中,在上述轉印部件所接觸的上述圖像間區域中,設在形成上述清潔電場之前形成上述檢測調色劑像時,上述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上述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1,設在上述轉印部件所接觸的上述圖像間區域上沒有形成上述檢測用調色劑像時,上述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上述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2,滿足T1>T2。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概略整體結構圖。圖2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的調色劑補給控制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概略結構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形成于中間轉印體上的圖像間區域的紋樣圖像的概略結構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連續圖像形成中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時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連續圖像形成中不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施加2次轉印輥的清潔偏壓時的順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后旋轉時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的情況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不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的情況下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8是表示2次轉印輥的清潔時間的研究結果的圖表。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后旋轉時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的情況下的其他實施方式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后旋轉時不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的情況下的其他實施方式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11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后旋轉時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的情況下的其他實施方式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12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前旋轉時加入顏色偏差控制的情況下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13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前旋轉時不加入顏色偏差控制的情況下的2次轉印偏壓的順序圖。圖14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概略結構圖。圖15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連續圖像形成中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時的2次轉印偏壓的其他順序圖。圖16是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在連續圖像形成中不加入紋樣檢測方式的ATR修正,施加2次轉印輥的清潔偏壓時的其他順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中,設在將2次轉印輥26(轉印部件)所接觸的圖像間區域中,在形成清潔電場之前形成檢測調色劑像時,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1,設沒有在2次轉印輥26(轉印部件)所接觸的上述圖像間區域形成檢測用調色劑像時,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上述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2,通過使T1>T2,從而使得即使檢測調色劑像附著于2次轉印輥26(轉印部件)上,且附著于記錄材料上的調色劑變多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充分的調色劑清除,解決了調色劑附著在記錄材料的與2次轉印輥26(轉印部件)接觸的面上的問題。即,檢測調色劑像的每單位面積的調色劑量,比灰霧調色劑的每單位面積的調色劑量多。因此,使為了清除檢測調色劑像的調色劑而形成清潔電場的時間,比為了清除灰霧調色劑而形成清潔電場的時間長,從而能夠充分地清除附著于2次轉印輥26(轉印部件)上的檢測調色劑像的調色劑。以下,對本專利申請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實施方式1本專利技術可以具體表現為圖1所示的電攝影方式的彩色圖像形成裝置。因此,參照圖1對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攝影方式的彩色圖像形成裝置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作為像承載體的中間轉印體由支承輥29a、29b、29c承載,具有在主體內朝箭頭符號X方向移動的環形中間轉印帶28。該中間轉印帶28,由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二氟乙烯等這樣的電介體樹脂的膜(film)形成。從未圖示的供紙盒取出的記錄材料8,經由定位輥32,被提供到中間轉印帶28的2次轉印部位。在中間轉印帶28的上方,作為4個調色劑像形成裝置的圖像形成部P,由4個部分Pa、Pb、Pc、Pd構成,Pa、Pb、Pc、Pd配置成直線排列狀。構成圖像形成部的Pa、Pb、Pc、Pd具有大致相同的結構,不同點在于分別形成品紅、青、黃、黑的調色劑像。構成圖像形成部的Pa、Pb、Pc、Pd具有可旋轉地配置的感光鼓21(21a、21b、21c、21d)。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感光鼓21(21a、21b、21c、21d)的周圍,配置有作為帶電機構的接觸帶電裝置22(22a、22b、22c、22d),作為對已帶電的感光鼓21進行曝光、形成靜電潛像的曝光機構的曝光裝置80(80a、80b、80c、80d),構成顯影機構的顯影裝置23(23a、23b、23c、23d),構成清潔機構的清潔裝置25(25a、25b、25c、25d)等的處理設備。在構成圖像形成部Pa、Pb、Pc、Pd的顯影裝置23(23a、23b、23c、23d)中,收納有分別被帶負極性電的品紅調色劑、青調色劑、黃調色劑、黑調色劑。感光鼓21a,通過接觸帶電裝置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的像承載體;調色劑像形成裝置,在上述像乘載體上反復形成多個調色劑像;檢測調色劑像形成裝置,在上述像承載體上的上述調色劑像與上述調色劑像之間的圖像間區域,形成檢測調色劑像; 轉印部件,中間間隔記錄材料地與上述像承載體的形成了上述調色劑像的區域接觸,不經由上述記錄材料地與上述圖像間區域接觸,將形成于上述像承載體上的上述調色劑像以靜電方式轉印到上述記錄材料上;檢測裝置,檢測上述像乘載體上的檢測調色劑像; 控制裝置,根據上述檢測結果,可變地控制上述調色劑像形成裝置的調色劑像形成條件;調色劑清除裝置,在上述轉印部件接觸上述圖像間區域的期間,形成使附著于上述轉印部件上的調色劑以靜電方式朝上述像承載體移動的清潔電場,清除附著于上述轉印 部件上的調色劑;其中,在上述轉印部件所接觸的上述圖像間區域中,設在形成上述清潔電場之前形成上述檢測調色劑像時,上述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上述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1,在上述轉印部件所接觸的上述圖像間區域上沒有形成上述檢測用調色劑像時 ,上述調色劑清除裝置形成上述清潔電場的時間為T2,滿足T1>T2。...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竹內寧,池田雄一,東峰準,
申請(專利權)人:佳能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日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