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微電腦調扭矩電扳手,包括前機殼、機電聯結蓋、變速機機殼、開關、電動機和扳軸組成,特點為還包括微電腦控制器,微電腦控制器設于電扳手內或獨立于電扳手設置,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包括電子開關、電源供給電路、主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傳感器電路、比較電路、標準電路、指示電路和看門狗復位器及振蕩時鐘;工作開始,微電腦CPU打開電子開關,設定扭矩,讓電扳手工作,并延時一段時間后,就開始比較傳感器電路中的電流傳感器的信號A和電壓可變基準信號源的信號B,當A<B時,讓電子開關繼續工作,即電扳手繼續工作,當A>B時就停止工作,并做下一輪準備。故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電腦全自動調扭矩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微電腦調扭矩電扳手,適用于制造修配行業中螺栓,螺母等調扭矩拆裝,尤其能隨車作業。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機電聯結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B向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的C向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變速機機殼全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6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6的仰視結構示意圖。附圖說明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扳軸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的前機殼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專利技術的弧齒圓錐齒輪軸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專利技術的弧齒圓錐齒輪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6為圖15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17為本專利技術的初級圓柱斜齒輪全剖結構示意圖。圖18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初級圓柱斜齒輪全剖結構示意圖。圖19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框圖。圖20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原理圖。圖21為本專利技術的程序控制流程框圖。本專利技術包括電扳手和微電腦控制儀組成,微電腦控制儀中包括微電腦CPU和傳感器電路,微電腦控制器設有CPU和其它電路,具體微電腦控制器電路詳見電路框圖19。本專利技術并可給CPU編程控制,微電腦調扭矩電扳手工作示意圖是本專利技術的控制電扳手中的各硬件的程序流程圖,如圖21所示。微電腦CPU可采用ATMEL公司生產的微電腦芯片,傳感器電路中的電流傳感器采用西門子公司生產的元件。如圖19和圖20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電扳手和微電腦控制儀,微電腦控制器設于電扳手內或獨立于電扳手設置,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包括微處理器CPU、電子開關JK1、電源供給電路、傳感器電路、比較電路、標準電路、指示電路和看門狗復位器及振蕩時鐘;本專利技術具體工作控制流程見程序流程圖,如圖21所示。本專利技術并可給CPU編程控制,在程序開始運行的初始階段,先進行初始化工作,這包括對程序中使用的各種通用寄存器的初始化,對程序中使用的各參數變量的初始化工作;其次是啟動定時器進行計數定時以及啟動看門狗定時器工作,提高軟件的抗干擾能力;最后在程序準備執行主循環,在主循環中完成電壓大小的檢測,并與標準量進行比較,并相應關閉或打開繼電器,控制電扳手的工作與否。工作開始,微電腦CPU打開電子開關,設定扭矩,讓電扳手工作,并延時一段時間后,本專利技術采用1秒或1.5秒,就開始比較傳感器電路中的電流傳感器的信號A和電壓可變基準信號源的信號B,當A<B時,讓電子開關繼續工作,即電扳手繼續工作,當A>B時就停止工作,并做下一輪準備。一、微電腦控制器包括包括電子開關JK1、電源供給電路、主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傳感器電路、比較電路、標準電路、指示電路和看門狗復位器及振蕩時鐘,具體電路見圖19和圖20所示,圖20中的JK1代表電子開關,JP3代表電扳手;具體電路為①電源供給電路,電源采用蓄電池JP1,整個電路由蓄電池JP1、保險絲F1、二極管D1、D2、D3、電阻R1、R6、R7、電容C2、C7、C3、C8及穩壓集成塊U4等組成,作用是將輸入的電瓶電源一方面供給電扳手JP3的電機,另一方面電源穩壓電路形成5V穩定直流電,供給主控制電路,比較電路,標準電路及指示電路。②主控制電路由微處理器U1、電容C4及電阻R9組成。③控制電路由電容C1、電阻R2、R4、R5、繼電器L1、二極管D4、D5、三極管Q1、反相器U2B、U2E組成。④傳感器電路由電流傳感器JP2、電容C5、電阻R14組成。⑤比較電路由二極管D8、D9、D10、電容C10、C13、C6及比較器U3A組成。⑥標準電路由電阻R15、R19、R20、R21和穩壓管D15等周邊元件組成,作用是提供電壓可變基準信號源的信號B。⑦指示電路由發光二極管D12、D13、電阻R3、R8組成。⑧看門狗復位器電路,由反相器U2A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作用是提高軟件的抗干擾能力;⑨振蕩時鐘電路,由晶振元件T1、電容C11、C12組成。二、微電腦控制器電路包括①電源供給電路,由保險絲F1、二極管D1、D2、D3、電阻R1、R6、R7、電容C2、C7、C3、C8及U4等組成。②主控制電路由電容C4、電阻R9、二極管D6及U1等組成。③控制電路由C1、R2、L1、D4、Q1、R4、R5、D5、U2B、U2E等組成。④傳感器電路由R13、C5、R14等組成。⑤比較電路由D8、C10、D9、D10、C13、C6及U3等組成。⑥標準電路R21、R20、R19、R15等組成。⑦指示電路由R3、D12、R8、D13等組成。⑧看門狗復位器電路,由反相器U2A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作用是提高軟件的抗干擾能力;⑨振蕩時鐘電路,由晶振元件T1、電容C11、C12等組成。三、電路工作原理如圖19和圖20所示,將輸入的電瓶電源一方面供給電扳手JP3的電機,另一方面電源穩壓電路形成5V穩定直流電,供給主控制電路,比較電路,標準電路及指示電路,上電后,首先穩壓后的Ucc(+5V)電源加在電阻R3和紅色Φ5發光管D12(紅色Φ5發光管上,D12發亮),指示電源工作正常。由電容C4和電阻R9構成的CPU上電復位以后,CPU進入工作狀態,因剛開始繼電器L1為常開,電扳手JP3不能工作,所以流過電流傳感器JP2的電流等于0,壓降也為0,通過電阻R14,進入比較器U3A第三腳正輸入端,因比較器U3A負輸入端的電壓是可調的標準電壓,在40mv-70mv之間,所以比較器U3A的正輸入端的電壓小于負輸入端,則輸出低電平,經U2D反相后,轉換成高電平。通過二極管D10反相接于CPU輸入端P1.2,CPU復位后,輸入端P1.2為高電平,二極管D10此時對其不起作用,輸入端P1.2還是高電平。同時Φ3紅色發光管D14指示比較器工作狀態,CPU檢測輸入為高電平。經延時1秒后,輸出端P1.4輸出低電平,Φ5綠色發光管D13工作燈亮,并通入反相器U2B、U2E后輸出高電平,經二極管D5、電阻R5、三極管Q1,打開繼電器L1,L1常開觸點JK1閉合,即電子開關JK1閉合,電扳手JP3得電,即可工作。因電扳手有工作,所以電流傳感器JP2上就有電流通過,也就是會在電流傳感器JP2上產生電壓,此電壓再進入比較器U3A與標準電壓進行比較,若大則比較器輸出高電平,經反相器U2D反相后,變為低電平,點亮Φ3紅色發光管D14,并通過二極管D10把CPU輸入端P1.2拉低,經CPU識別后,控制輸出端P1.4為高電平,反相后為低電平,三極管Q1關斷,繼電器L1失電斷點觸點,電扳手JP3停止工作。CPU延時一段后,又繼續以上工作,周而復始,實現拆裝螺母的目的。權利要求1.一種微電腦調扭矩電扳手,主要構件包括前機殼(21)、機電聯結蓋(5)、變速機機殼(10)、手把(7)、開關(6)、電動機和扳軸(23)組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微電腦控制器,微電腦控制器設于電扳手內或獨立于電扳手設置,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微電腦控制器包括包括電子開關JK1、電源供給電路、主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傳感器電路、比較電路、標準電路、指示電路和看門狗復位器及振蕩時鐘,①電源供給電路,由蓄電池JP1、穩壓集成塊U4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②主控制電路由微處理器U1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③控制電路由繼電器L1、三極管Q1、反相器U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電腦調扭矩電扳手,主要構件包括前機殼(21)、機電聯結蓋(5)、變速機機殼(10)、手把(7)、開關(6)、電動機和扳軸(23)組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微電腦控制器,微電腦控制器設于電扳手內或獨立于電扳手設置,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微電腦控制器包括包括電子開關JK1、電源供給電路、主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傳感器電路、比較電路、標準電路、指示電路和看門狗復位器及振蕩時鐘,①電源供給電路,由蓄電池JP1、穩壓集成塊U4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②主控制電路由微處理器U1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③控制電路由繼電器L1、三極管Q1、反相器U2B、U2E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④傳感器電路由電流傳感器JP2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⑤比較電路由比較器U3A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⑥標準電路:由穩壓管D15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⑦指示電路由二極管D12、D13、電阻R3、R8組成;⑧看門狗復位器電路,由反相器U2A及周邊元件二極管、電阻、電容組成;⑨振蕩時鐘電路,由晶振元件T1、電容C11、C12組成;工作開始,微電腦CPU打開電子開關,設定扭矩,讓電扳手工作,并延時一段時間后,就開始比較傳感器電路中的電流傳感器的信號A和電壓可變基準信號源的信號B,當A<B時,讓電子開關繼續工作,即電扳手繼續工作,當A<B時就停止工作,并做下一輪準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心河,
申請(專利權)人:丁心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5[中國|福建]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