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傳動手臂,包括滑桿、螺紋塊、螺紋桿、連接座和滑塊,所述連接座的中間位置處轉動安裝有螺紋桿,連接座的下表面兩側對稱焊接有側桿,所述螺紋塊螺紋安裝在螺紋桿的下端,所述螺紋塊的兩側通過連接栓對稱安裝有中夾持板,所述滑塊滑動安裝在側桿上,所述滑塊上通過螺栓安裝有側夾持板,所述滑桿滑動安裝在螺紋塊上,所述滑桿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在兩個滑塊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使用便捷,便于夾持板狀工件,滿足人員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機械傳動手臂
本技術涉及機械傳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傳動手臂。
技術介紹
機械傳動在機械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是指利用機械方式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動。分為兩類:一是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的摩擦傳動,二是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借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機械傳動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借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等。目前市面上的機械夾爪在使用過程中,面對板狀工件的夾放較為麻煩,不能滿足人員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機械傳動手臂,解決了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案如下:包括滑桿、螺紋塊、螺紋桿、連接座和滑塊,所述連接座的中間位置處轉動安裝有螺紋桿,連接座的下表面兩側對稱焊接有側桿,所述螺紋塊螺紋安裝在螺紋桿的下端,所述螺紋塊的兩側通過連接栓對稱安裝有中夾持板,所述滑塊滑動安裝在側桿上,所述滑塊上通過螺栓安裝有側夾持板,所述滑桿滑動安裝在螺紋塊上,所述滑桿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在兩個滑塊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可將該裝置通過安裝釘固定在合適的位置處,連接外界電源使得該裝置工作,操縱其靠近板材,使得板材進入側夾持板和中夾持板之間,主動軸在動力裝置的帶動轉動,進而帶動螺紋桿產生轉動,由于螺紋塊、滑塊之間通過滑桿進行串接,使得螺紋塊不會跟隨螺紋桿而轉動,這時螺紋塊與螺紋桿之間產生螺紋嚙合作用,使得螺紋塊在螺紋桿上產生位移,進而帶動滑塊在側桿上滑動,當螺紋塊上移的時候,側夾持板靠近中夾持板,進而將兩者之間的板材進行夾持,當螺紋桿反轉,螺紋塊下移的時候,側夾持板遠離中夾持板,從而進行下一輪的夾持作業,本技術,結構緊湊,使用便捷,便于夾持板狀工件,滿足人員的使用需求。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連接座上開設有與螺紋桿相適配的連接孔,所述螺紋桿的上端轉動安裝在連接孔內。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固定螺紋桿的位置。進一步,所述螺紋桿的底端焊接有擋塊,所述擋塊的直徑大于螺紋塊的內徑。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螺紋塊脫離螺紋桿。進一步,所述側夾持板和中夾持板上均貼合有橡膠墊,所述橡膠墊處于側夾持板和中夾持板上相對面的位置處。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起到保護工件表面的作用。進一步,所述連接座的上表面通過螺栓安裝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上設有主動軸,主動軸與螺紋桿相互連接。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為螺紋桿的轉動提供受力位置。進一步,所述連接座的上表面邊側對稱焊接有安裝桿,安裝桿的頂端焊接有安裝釘。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固定該裝置的位置。進一步,所述滑塊共兩個,所述滑塊的位置相對于螺紋桿呈對稱分布。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起到對稱平衡的作用。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械傳動手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械傳動手臂的運動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機械傳動手臂的螺紋塊、螺紋桿、滑桿三者間的連接關系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滑桿;2、擋塊;3、側夾持板;4、中夾持板;5、螺紋塊;6、側桿;7、螺紋桿;8、連接座;9、安裝架;10、安裝桿;11、安裝釘;12、主動軸;13、連接孔;14、滑塊;15、橡膠墊;16、連接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3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在下列段落中參照附圖以舉例方式更具體地描述本技術。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請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機械傳動手臂,包括滑桿1、螺紋塊5、螺紋桿7、連接座8和滑塊14,連接座8的上表面邊側對稱焊接有安裝桿10,安裝桿10的頂端焊接有安裝釘11,可將該裝置通過安裝釘11固定在合適的位置處。連接座8的中間位置處轉動安裝有螺紋桿7,連接座8上開設有與螺紋桿7相適配的連接孔13,螺紋桿7的上端轉動安裝在連接孔13內,連接座8的下表面兩側對稱焊接有側桿6,螺紋塊5螺紋安裝在螺紋桿7的下端,連接外界電源使得該裝置工作,操縱其靠近板材,使得板材進入側夾持板3和中夾持板4之間。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本技術的主動軸12還需要提供動力裝置以使得其正常工作,并且正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所述動力的提供司空見慣,其均屬于常規手段或者公知常識,在此就不再贅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其需要或者便利進行任意的選配。連接座8的上表面通過螺栓安裝有安裝架9,安裝架9上設有主動軸12,主動軸12與螺紋桿7相互連接,主動軸12在動力裝置的帶動轉動,進而帶動螺紋桿7產生轉動。螺紋塊5的兩側通過連接栓16對稱安裝有中夾持板4,滑塊14滑動安裝在側桿6上,滑塊14共兩個,滑塊14的位置相對于螺紋桿7呈對稱分布,滑塊14上通過螺栓安裝有側夾持板3,滑桿1滑動安裝在螺紋塊5上,滑桿1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在兩個滑塊14上,由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機械傳動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桿(1)、螺紋塊(5)、螺紋桿(7)、連接座(8)和滑塊(14),所述連接座(8)的中間位置處轉動安裝有螺紋桿(7),連接座(8)的下表面兩側對稱焊接有側桿(6),所述螺紋塊(5)螺紋安裝在螺紋桿(7)的下端,所述螺紋塊(5)的兩側通過連接栓(16)對稱安裝有中夾持板(4),所述滑塊(14)滑動安裝在側桿(6)上,所述滑塊(14)上通過螺栓安裝有側夾持板(3),所述滑桿(1)滑動安裝在螺紋塊(5)上,所述滑桿(1)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在兩個滑塊(14)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械傳動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桿(1)、螺紋塊(5)、螺紋桿(7)、連接座(8)和滑塊(14),所述連接座(8)的中間位置處轉動安裝有螺紋桿(7),連接座(8)的下表面兩側對稱焊接有側桿(6),所述螺紋塊(5)螺紋安裝在螺紋桿(7)的下端,所述螺紋塊(5)的兩側通過連接栓(16)對稱安裝有中夾持板(4),所述滑塊(14)滑動安裝在側桿(6)上,所述滑塊(14)上通過螺栓安裝有側夾持板(3),所述滑桿(1)滑動安裝在螺紋塊(5)上,所述滑桿(1)的兩端分別滑動安裝在兩個滑塊(1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機械傳動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座(8)上開設有與螺紋桿(7)相適配的連接孔(13),所述螺紋桿(7)的上端轉動安裝在連接孔(13)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機械傳動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7)的底端焊接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順,謝靜,王強,紀連永,張亞軍,程磊磊,蘇富闖,王天天,
申請(專利權)人:王順,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