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屬于污水處理
技術介紹
在污水處理,水資源再利用領域,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常設置有格柵區、厭氧和/或好氧區、MBR膜組區和設備區。現有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的膜組件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會受到微生物不同程度的污染,導致膜通量的下降,因此,需要復雜的過程清洗膜組件,恢復膜的通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該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既便于對管式膜組件的安裝,減小設備體積,還可以進一步增加循環動力,提高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包括若干個依次貫通的生化池、連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上的膜處理池和若干個與膜處理池連通的膜組件,位于前端的生化池與污水進水端連通,所述膜處理池與廢水出水端連通;所述膜組件為豎直設置的管式膜組件,所述膜處理池包括第一池體和第二池體,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第一池體的下部連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第二池體連通,每個所述管式膜組件側端上的兩個產水端經過一產水泵與裝置的凈水出水端連通;還具有一連接有兩個通氣管的風機,其中一個通氣管與設置于第一池體內的曝氣組件連通,另一個通氣管通過若干個分氣管對應地與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連通;r>所述膜組件的第二池體進一步包括相互貫通的深水池和淺水池,所述深水池的底面低于淺水池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體的底面,所述第一池體與深水池、淺水池依次設置,從而使得膜處理池的下方呈階梯狀;所述管式膜組件間隔安裝于淺水池的正下方,所述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淺水池的底面連通,該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深水池的底面連通。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氣管與管式膜組件的連接處安裝有一氣水混合器。2.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水進水端上連接有一提升泵。3.上述方案中,所述管式膜組件的數目為4個。4.上述方案中,所述生化池、膜處理池外部設置有一殼體。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技術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其將管式膜安裝于處理池外側、并通過自循環系統實現了膜組件對污水的進一步處理,既可以節約能源,又便于對膜組件的拆卸、更換與清洗,在減少能耗的同時提高對污水處理的效率;另外,其膜組件的第二池體進一步包括相互貫通的深水池和淺水池,所述深水池的底面低于淺水池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體的底面,所述第一池體與深水池、淺水池依次設置,從而使得膜處理池的下方呈階梯狀,所述管式膜組件間隔安裝于淺水池的正下方,所述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淺水池的底面連通,該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深水池的底面連通,通過階梯狀池體的設計,既便于對管式膜組件的安裝,減小設備體積,還可以進一步增加循環動力,提高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的第二池體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生化池;2、膜處理池;201、第一池體;202、第二池體;3、膜組件;4、污水進水端;5、廢水出水端;6、產水泵;7、凈水出水端;8、風機;9、深水池;10、淺水池。具體實施方式在本專利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的具體含義。實施例1: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包括若干個依次貫通的生化池1、連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處理池2和若干個與膜處理池2連通的膜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與污水進水端4連通,所述膜處理池2與廢水出水端5連通;所述膜組件3為豎直設置的管式膜組件,所述膜處理池2包括第一池體201和第二池體202,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第一池體201的下部連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第二池體202連通,每個所述管式膜組件側端上的兩個產水端經過一產水泵6與裝置的凈水出水端7連通;還具有一連接有兩個通氣管的風機8,其中一個通氣管與設置于第一池體201內的曝氣組件連通,另一個通氣管通過若干個分氣管對應地與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連通;所述膜組件3的第二池體202進一步包括相互貫通的深水池9和淺水池10,所述深水池9的底面低于淺水池10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體201的底面,所述第一池體201與深水池9、淺水池10依次設置,從而使得膜處理池2的下方呈階梯狀;所述管式膜組件間隔安裝于淺水池10的正下方,所述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淺水池10的底面連通,該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深水池9的底面連通。上述分氣管與管式膜組件的連接處安裝有一氣水混合器;上述污水進水端4上連接有一提升泵。實施例2: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包括若干個依次貫通的生化池1、連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處理池2和若干個與膜處理池2連通的膜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與污水進水端4連通,所述膜處理池2與廢水出水端5連通;所述膜組件3為豎直設置的管式膜組件,所述膜處理池2包括第一池體201和第二池體202,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第一池體201的下部連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第二池體202連通,每個所述管式膜組件側端上的兩個產水端經過一產水泵6與裝置的凈水出水端7連通;還具有一連接有兩個通氣管的風機8,其中一個通氣管與設置于第一池體201內的曝氣組件連通,另一個通氣管通過若干個分氣管對應地與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連通;所述膜組件3的第二池體202進一步包括相互貫通的深水池9和淺水池10,所述深水池9的底面低于淺水池10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體201的底面,所述第一池體201與深水池9、淺水池10依次設置,從而使得膜處理池2的下方呈階梯狀;所述管式膜組件間隔安裝于淺水池10的正下方,所述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淺水池10的底面連通,該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深水池9的底面連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依次貫通的生化池(1)、連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處理池(2)和若干個與膜處理池(2)連通的膜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與污水進水端(4)連通,所述膜處理池(2)與廢水出水端(5)連通;/n所述膜組件(3)為豎直設置的管式膜組件,所述膜處理池(2)包括第一池體(201)和第二池體(202),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第一池體(201)的下部連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第二池體(202)連通,每個所述管式膜組件側端上的兩個產水端經過一產水泵(6)與裝置的凈水出水端(7)連通;/n還具有一連接有兩個通氣管的風機(8),其中一個通氣管與設置于第一池體(201)內的曝氣組件連通,另一個通氣管通過若干個分氣管對應地與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連通;/n所述膜組件(3)的第二池體(202)進一步包括相互貫通的深水池(9)和淺水池(10),所述深水池(9)的底面低于淺水池(10)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體(201)的底面,所述第一池體(201)與深水池(9)、淺水池(10)依次設置,從而使得膜處理池(2)的下方呈階梯狀;/n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節能型管式膜水處理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依次貫通的生化池(1)、連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處理池(2)和若干個與膜處理池(2)連通的膜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與污水進水端(4)連通,所述膜處理池(2)與廢水出水端(5)連通;
所述膜組件(3)為豎直設置的管式膜組件,所述膜處理池(2)包括第一池體(201)和第二池體(202),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與第一池體(201)的下部連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組件的出水端與第二池體(202)連通,每個所述管式膜組件側端上的兩個產水端經過一產水泵(6)與裝置的凈水出水端(7)連通;
還具有一連接有兩個通氣管的風機(8),其中一個通氣管與設置于第一池體(201)內的曝氣組件連通,另一個通氣管通過若干個分氣管對應地與管式膜組件的進水端連通;
所述膜組件(3)的第二池體(202)進一步包括相互貫通的深水池(9)和淺水池(10),所述深水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鐵峰,盧松軍,朱磊,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海譜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