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包括基座、料斗、圓盤給料組件、運輸皮帶、暫存料斗和原料輸送皮帶,料斗和圓盤給料組件均安裝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圓盤給料組件位于所述料斗的下方,圓盤給料組件的出料口懸設于所述運輸皮帶的進料端,所述運輸皮帶的出料端懸設于所述暫存料斗的進料口,所述暫存料斗的底部設有出料閥門,所述原料輸送皮帶位于所述暫存料斗的下方;所述圓盤給料組件包括圓盤本體、第一驅動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刮板,所述圓盤本體的底壁中心安裝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末端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圓盤給料的同時可及時調整控制配料量,使下料量更準確,大大改善了配料比例的準確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
本技術涉及配料裝置
,具體涉及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
技術介紹
自動配料系統是一個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物料進行輸送、配比、混合等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生產線,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建材、食品、飼料加工等各個行業。在工業生產中,經常會遇到多種物料配比控制的情況。在手動控制狀態下,需要根據生產情況,計算出各物料的配比,再根據配比,分別計算出各物料的理想下料量,對各臺設備分別設定,來滿足配比的要求。這種人工操作方式,在球團生產過程中,各配料皮帶采用人工跑盤的方式來確定給料量,再根據跑盤料量情況控制給料大小計算操作時間長、容易出錯、配料精度不高,嚴重影響生產質量目前,這不僅增加了崗位安全隱患,也降低了下料的精準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利用圓盤給料的同時可及時調整控制配料量,使下料量更準確,大大改善了配料比例的準確度,以解決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包括基座、料斗、圓盤給料組件、運輸皮帶、暫存料斗和原料輸送皮帶,所述料斗和圓盤給料組件均安裝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圓盤給料組件位于所述料斗的下方,所述圓盤給料組件的出料口懸設于所述運輸皮帶的進料端,所述運輸皮帶的出料端懸設于所述暫存料斗的進料口,所述暫存料斗的底部設有出料閥門,所述原料輸送皮帶位于所述暫存料斗的下方;所述圓盤給料組件包括圓盤本體、第一驅動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刮板,所述圓盤本體的底壁中心安裝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末端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所述運輸皮帶上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和電子稱重器,所述料斗上安裝有振動器和空氣炮;所述圓盤本體的底壁設有齒條,所述基座上設有支架,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支架上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通過連接皮帶連接,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刮板固定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單片機、觸摸液晶顯示屏和報警器,所述單片機、觸摸液晶顯示屏和報警器均安裝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入端之間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電路連接,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入端之間通過第二電機驅動電路連接,所述電子稱重器與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單片機與觸摸液晶顯示屏通過總線電連,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所述報警器、出料閥門、振動器和空氣炮電連。進一步地,所述料斗通過夾持桿連接在所述基座上,料斗的下端設有防塵罩。進一步地,所述刮板為六方圓柱形刮板。進一步地,所述出料閥門為電子閥門。進一步地,所述出料閥門與單片機之間通過繼電器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可事先根據工場需求,確定下料量,通過在觸摸液晶顯示屏輸入下料量,將下料量的數據上傳到單片機貯存,單片機控制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啟動,將圓盤給料組件啟動給料至運輸皮帶,運輸皮帶將原料運輸到出料端,此時,電子稱重器實時地計量到運輸皮帶上的數據為實際料量,將實際料量上傳至單片機貯存,單片機比較下料量和實際料量的差值,來判斷下料是否穩定,若實際料量小于下料量,那么可控制提高第一驅動電機的轉速使得圓盤給料組件給料量增加,還可同步控制振動器和空氣炮啟動,疏散料斗的堵料情況;再控制出料閥門打開,將物料輸送到原料輸送皮帶。若通過上述操作仍然不能穩定送料時,可控制報警器啟動,提示工作人員人工懸料。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控制系統的原理圖;圖中,1-基座,2-料斗,3-圓盤給料組件,301-圓盤本體,302-第一驅動電機,303-主動齒輪,304-從動齒輪,305-刮板,306-轉動軸,307-齒條,308-支架,309-連接皮帶,4-運輸皮帶,401-第二驅動電機,402-電子稱重器,5-暫存料斗,501-出料閥門,6-原料輸送皮帶,7-振動器,8-空氣炮,9-夾持桿,10-防塵罩。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參閱圖1-2,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請參照圖1,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包括基座1、料斗2、圓盤給料組件3、運輸皮帶4、暫存料斗52和原料輸送皮帶6,所述料斗2和圓盤給料組件3均安裝在所述基座1上,且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位于所述料斗2的下方,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的出料口懸設于所述運輸皮帶4的進料端,所述運輸皮帶4的出料端懸設于所述暫存料斗52的進料口,所述暫存料斗52的底部設有出料閥門501,所述原料輸送皮帶6位于所述暫存料斗52的下方;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包括圓盤本體301、第一驅動電機302、主動齒輪303、從動齒輪304和刮板305,所述圓盤本體301的底壁中心安裝有轉動軸306,所述轉動軸306的末端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302的輸出軸;所述運輸皮帶4上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401和電子稱重器402,所述料斗2上安裝有振動器7和空氣炮8;所述圓盤本體301的底壁設有齒條307,所述基座1上設有支架308,所述主動齒輪303和從動齒輪304支架308上安裝在所述支架308上,所述主動齒輪303和從動齒輪304通過連接皮帶309連接,所述主動齒輪303與所述齒條307嚙合,所述從動齒輪304與所述刮板305固定連接。本技術的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在第一驅動電機302的帶動下,圓盤本體301勻速轉動,主動齒輪303隨著圓盤本體301的轉動而自轉,在連接皮帶309的帶動下,從動齒輪304也自轉,刮板305也隨著從動齒輪304自轉;球團物料從刮板305處落入運輸皮帶4;運輸皮帶4的電子稱重器402將稱重結果記錄下來,此外,刮板305的長度也可以用來控制給料量,進而控制給料量。請參照圖1-2,還包括單片機、觸摸液晶顯示屏和報警器,所述單片機、觸摸液晶顯示屏和報警器均安裝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驅動電機302的輸入端之間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電路連接,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驅動電機401的輸入端之間通過第二電機驅動電路連接,所述電子稱重器402與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單片機與觸摸液晶顯示屏通過總線電連,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所述報警器、出料閥門501、振動器7和空氣炮8電連。本技術的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可事先根據工場需求,確定下料量,通過在觸摸液晶顯示屏輸入下料量,將下料量的數據上傳到單片機貯存,單片機控制第一驅動電機302和第二驅動電機401啟動,將圓盤給料組件3啟動給料至運輸皮帶4,運輸皮帶4將原料運輸到出料端,此時,電子稱重器402實時地計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料斗(2)、圓盤給料組件(3)、運輸皮帶(4)、暫存料斗(5)和原料輸送皮帶(6),所述料斗(2)和圓盤給料組件(3)均安裝在所述基座(1)上,且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位于所述料斗(2)的下方,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的出料口懸設于所述運輸皮帶(4)的進料端,所述運輸皮帶(4)的出料端懸設于所述暫存料斗(5)的進料口,所述暫存料斗(5)的底部設有出料閥門(501),所述原料輸送皮帶(6)位于所述暫存料斗(5)的下方;/n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包括圓盤本體(301)、第一驅動電機(302)、主動齒輪(303)、從動齒輪(304)和刮板(305),所述圓盤本體(301)的底壁中心安裝有轉動軸(306),所述轉動軸(306)的末端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302)的輸出軸;/n所述運輸皮帶(4)上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401)和電子稱重器(402),所述料斗(2)上安裝有振動器(7)和空氣炮(8);/n所述圓盤本體(301)的底壁設有齒條(307),所述基座(1)上設有支架(308),所述主動齒輪(303)和從動齒輪(304)支架上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動齒輪(303)和從動齒輪(304)通過連接皮帶(309)連接,所述主動齒輪(303)與所述齒條(307)嚙合,所述從動齒輪(304)與所述刮板(305)固定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球團物料自動配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料斗(2)、圓盤給料組件(3)、運輸皮帶(4)、暫存料斗(5)和原料輸送皮帶(6),所述料斗(2)和圓盤給料組件(3)均安裝在所述基座(1)上,且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位于所述料斗(2)的下方,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的出料口懸設于所述運輸皮帶(4)的進料端,所述運輸皮帶(4)的出料端懸設于所述暫存料斗(5)的進料口,所述暫存料斗(5)的底部設有出料閥門(501),所述原料輸送皮帶(6)位于所述暫存料斗(5)的下方;
所述圓盤給料組件(3)包括圓盤本體(301)、第一驅動電機(302)、主動齒輪(303)、從動齒輪(304)和刮板(305),所述圓盤本體(301)的底壁中心安裝有轉動軸(306),所述轉動軸(306)的末端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302)的輸出軸;
所述運輸皮帶(4)上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401)和電子稱重器(402),所述料斗(2)上安裝有振動器(7)和空氣炮(8);
所述圓盤本體(301)的底壁設有齒條(307),所述基座(1)上設有支架(308),所述主動齒輪(303)和從動齒輪(304)支架上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動齒輪(303)和從動齒輪(304)通過連接皮帶(309)連接,所述主動齒輪(3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畢永昱,文尚華,廖曉兵,
申請(專利權)人:攀枝花鋼城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