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軸,所述第一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所述第一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皮帶輪,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二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皮帶輪,所述第二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滾筒,所述第三皮帶輪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一,所述底座的外側設置有第三連接軸。該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設置有第二電機,啟動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帶動螺紋桿轉動,螺紋桿帶動兩個滑動塊相對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切刀進行剪切,避免手動剪切出現歪斜的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
本技術涉及布線防護
,具體為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
技術介紹
銅箔由銅加一定比例的其它金屬打制而成,銅箔一般有90箔和88箔兩種,即為含銅量為90%和88%,尺寸為16*16cm銅箔,是用途最廣泛的裝飾材料,如:賓館酒店、寺院佛像、金字招牌、瓷磚馬賽克、工藝品等;現有的大部分剪切裝置沒有連續剪切的功能,需要手動拿取,比較浪費人力,剪切過后的銅箔需要工作人員手動拿出,容易出現不小心碰到刀片導致手指劃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的大部分剪切裝置沒有連續剪切的功能,需要手動拿取,比較浪費人力,剪切過后的銅箔需要工作人員手動拿出,容易出現不小心碰到刀片導致手指劃傷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軸,所述第一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所述第一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皮帶輪,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二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皮帶輪,所述第二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滾筒,所述第三皮帶輪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一,所述底座的外側設置有第三連接軸,所述第三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四皮帶輪,所述第三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五皮帶輪,所述第五皮帶輪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二,所述第三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滾筒,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一槽口,所述底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動柱,所述滑動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外側設置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切刀,所述底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軌,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二槽口,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支撐架的內側設置有第四連接軸,所述第四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六皮帶輪,所述第六皮帶輪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三,所述第四連接軸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滾筒。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軸的長度大于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寬度的總和,所述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一與第三皮帶輪為傳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軸貫穿于第一滾筒和第三皮帶輪。優選的,所述第二皮帶輪通過皮帶二與第五皮帶輪為傳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軸貫穿于第四皮帶輪、第五皮帶輪和第二滾筒,所述第一槽口的長度與第二滾筒的長度相同,所述第二滾筒的上端面高于第一槽口。優選的,所述第六皮帶輪通過皮帶三與第四皮帶輪為傳動連接,所述第四連接軸貫穿于第六皮帶輪和第三滾筒,所述第三滾筒位于底座的最右側。優選的,所述螺紋桿與滑動塊為螺紋連接,所述滑動塊上下相對設置有兩個,所述切刀上下相對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切刀為錯開分布,所述滑動塊與滑軌為滑動連接,所述滑軌的長度大于切刀的長度。優選的,所述第二槽口的寬度大于兩個切刀寬度的總和,所述第二槽口的長度與切刀的長度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該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設置第一電機,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帶動第一連接軸轉動,第一連接軸帶動第一皮帶輪轉動,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一帶動第三皮帶輪轉動,從而帶動第一滾筒轉動,實現連續上料的目的,第一連接軸帶動第二皮帶輪轉動,第二皮帶輪通過皮帶二帶動第五皮帶輪轉動,第五皮帶輪帶動第三連接軸轉動從而帶動第二滾筒轉動,通過第二滾筒的轉動便于將剪切好的銅箔抬高傳送至第二槽口的右側,第三連接軸帶動第四皮帶輪轉動,第四皮帶輪通過皮帶三帶動第六皮帶輪轉動,第六皮帶輪帶動第四連接軸轉動從而帶動第三滾筒轉動,實現自動出料的目的,防止操作人員手動拿取擦到刀片劃傷;2.該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設置有第二電機,啟動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帶動螺紋桿轉動,螺紋桿帶動兩個滑動塊相對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切刀進行剪切,避免手動剪切出現歪斜的現象。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二槽口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滑動柱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座;2、第一電機;3、第一連接軸;4、第一皮帶輪;5、第二皮帶輪;6、第一支撐架;7、第二連接軸;8、第三皮帶輪;9、第一滾筒;10、皮帶一;11、第三連接軸;12、第四皮帶輪;13、第五皮帶輪;14、皮帶二;15、第二滾筒;16、第一槽口;17、滑動柱;18、第二電機;19、螺紋桿;20、滑動塊;21、切刀;22、滑軌;23、第二槽口;24、第二支撐架;25、第四連接軸;26、第六皮帶輪;27、皮帶三;28、第三滾筒。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技術方案: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軸3,第一連接軸3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4,第一連接軸3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皮帶輪5,底座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支撐架6,第一支撐架6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軸7,第二連接軸7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皮帶輪8,第二連接軸7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滾筒9,第一連接軸3的長度大于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5寬度的總和,第一皮帶輪4通過皮帶一10與第三皮帶輪8為傳動連接,第二連接軸7貫穿于第一滾筒9和第三皮帶輪8,啟動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帶動第一連接軸3轉動,第一連接軸3帶動第一皮帶輪4轉動,第一皮帶輪4通過皮帶一10帶動第三皮帶輪8轉動,從而帶動第一滾筒9轉動,實現連續上料的目的,第三皮帶輪8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一10,底座1的外側設置有第三連接軸11,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四皮帶輪12,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五皮帶輪13,第五皮帶輪13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二14,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滾筒15,底座1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一槽口16,第二皮帶輪5通過皮帶二14與第五皮帶輪13為傳動連接,第三連接軸11貫穿于第四皮帶輪12、第五皮帶輪13和第二滾筒15,第一槽口16的長度與第二滾筒15的長度相同,第二滾筒15的上端面高于第一槽口16,第一連接軸3帶動第二皮帶輪5轉動,第二皮帶輪5通過皮帶二14帶動第五皮帶輪13轉動,第五皮帶輪13帶動第三連接軸11轉動從而帶動第二滾筒15轉動,通過第二滾筒15的轉動便于將剪切好的銅箔抬高傳送至第二槽口23的右側;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動柱17,滑動柱17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18,第二電機18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螺紋桿19,螺紋桿19的外側設置有滑動塊20,滑動塊20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切刀21,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軌22,螺紋桿19與滑動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2),所述第一電機(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軸(3),所述第一連接軸(3)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4),所述第一連接軸(3)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皮帶輪(5),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支撐架(6),所述第一支撐架(6)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軸(7),所述第二連接軸(7)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皮帶輪(8),所述第二連接軸(7)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滾筒(9),所述第三皮帶輪(8)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一(10),所述底座(1)的外側設置有第三連接軸(11),所述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四皮帶輪(12),所述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五皮帶輪(13),所述第五皮帶輪(13)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二(14),所述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滾筒(15),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一槽口(16),所述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動柱(17),所述滑動柱(17)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18),所述第二電機(18)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螺紋桿(19),所述螺紋桿(19)的外側設置有滑動塊(20),所述滑動塊(20)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切刀(21),所述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軌(22),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二槽口(23),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支撐架(24),所述第二支撐架(24)的內側設置有第四連接軸(25),所述第四連接軸(25)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六皮帶輪(26),所述第六皮帶輪(26)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三(27),所述第四連接軸(25)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滾筒(28)。/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銅箔生產用剪切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2),所述第一電機(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軸(3),所述第一連接軸(3)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4),所述第一連接軸(3)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皮帶輪(5),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一支撐架(6),所述第一支撐架(6)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軸(7),所述第二連接軸(7)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皮帶輪(8),所述第二連接軸(7)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滾筒(9),所述第三皮帶輪(8)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一(10),所述底座(1)的外側設置有第三連接軸(11),所述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四皮帶輪(12),所述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五皮帶輪(13),所述第五皮帶輪(13)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二(14),所述第三連接軸(11)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二滾筒(15),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一槽口(16),所述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動柱(17),所述滑動柱(17)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18),所述第二電機(18)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螺紋桿(19),所述螺紋桿(19)的外側設置有滑動塊(20),所述滑動塊(20)的外側固定安裝有切刀(21),所述底座(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軌(22),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二槽口(23),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支撐架(24),所述第二支撐架(24)的內側設置有第四連接軸(25),所述第四連接軸(25)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六皮帶輪(26),所述第六皮帶輪(26)的外側設置有皮帶三(27),所述第四連接軸(25)的外側固定安裝有第三滾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宏洋,王傳德,邵正波,周震,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鼎源合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