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包括箱體,箱體上轉動連接有活動蓋板;活動蓋板下方設置有多個紫外線烘干燈,箱體內設置有固定盤,固定盤在箱體內可進行轉動也可滑動;固定盤內設置有多個放置槽,固定盤下方設置有排水板,排水板上設置有多個漏液孔,排水板下方設置有廢水槽,和清洗液箱,箱體內轉動連接有與固定盤相配合的清洗桿,清洗桿下方固接有旋轉連接桿,箱體內固接有與旋轉連接桿相配合的固定連接桿,清洗桿通過旋轉連接桿和固定連接桿與清洗液箱相連接;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內鏡清洗困難、容易造成劃傷和容易受到污染等問題,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為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消化內鏡是診斷和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一組設備,按檢查所用內鏡屬性可分為食管鏡、胃鏡、十二指腸鏡、結腸鏡、小腸鏡、內鏡超聲、膠囊內鏡、膽道鏡、胰管鏡和腹腔鏡以及激光共聚焦內鏡等,按臨床應用分為診斷性消化內鏡和治療性消化內鏡。
[0003]消化內鏡在疾病檢查后需對其進行清洗,以便后續的再次利用,尤其對于兒科使用的消化內鏡更需要謹慎清洗,現有技術中一般都是醫護人員戴手套進行清洗,整個清洗過程比較麻煩,而且容易對內鏡造成劃傷,此外,醫護人員在清洗后消毒十分困難,容易讓內窺鏡受到污染,因此,急需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來解決當前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內鏡清洗困難、容易造成劃傷和容易受到污染等問題,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也避免了內鏡在清洗過程中受到破壞和污染。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包括箱體,箱體上轉動連接有活動蓋板,箱體內設置有與活動蓋板相配合的第一旋轉機構;活動蓋板下方設置有多個紫外線烘干燈,箱體內設置有固定盤,固定盤在箱體內可進行轉動也可滑動;固定盤內設置有多個放置槽,放置槽內均設置有第一固定機構,箱體內設置有與固定盤相配合的第一調節機構,固定盤下方設置有排水板,排水板上設置有多個漏液孔,排水板下方設置有廢水槽,和清洗液箱,箱體內轉動連接有與固定盤相配合的清洗桿,箱體內設置有與清洗桿相配合的第二調節機構,清洗桿下方固接有旋轉連接桿,箱體內固接有與旋轉連接桿相配合的固定連接桿,清洗桿通過旋轉連接桿和固定連接桿與清洗液箱相連接。
[0006]進一步地:第一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升降機構可第二旋轉機構,第一升降機構包括箱體內設置的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同軸固接有第一蝸桿,箱體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一蝸桿相嚙合的第一蝸輪,第一蝸輪同軸固接有第二連接錐齒輪,箱體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二連接錐齒輪相嚙合的第一連接錐齒輪,第一連接錐齒輪同軸固接有第一連接齒輪,箱體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一連接齒輪相嚙合的第一旋轉齒輪,第一旋轉齒輪同軸固接有第一升降螺桿,第一升降螺桿外螺接有第一升降滑柱,第一升降滑柱上方轉動連接有第一旋轉滑柱,第一旋轉滑柱與固定盤固接。
[0007]進一步地:第一旋轉機構包括與活動蓋板同軸固接的第二旋轉齒輪,箱體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二連接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連接齒輪,第二連接齒輪旋轉軸與第一蝸輪旋轉軸通過皮帶相連接。
[0008]進一步地:第二旋轉機構包括箱體內設置的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同軸固接有第二
調節齒輪,箱體內轉動連接有第一調節齒輪,第一調節齒輪外套接于第一旋轉滑柱。
[0009]進一步地:第二調節機構包括箱體內轉動連接的旋轉連接桿,第二調節齒輪旋轉軸與旋轉連接桿旋轉軸通過皮帶相連接。
[0010]進一步地:第一固定機構包括固定盤的放置槽內滑動連接的一對相互對稱的固定片,固定片上固接有活動滑柱,活動滑柱外套接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一端與固定盤固接,第一彈簧另一端與固定片固接,固定片呈一定弧度。
[0011]進一步地:清洗桿上設置有多個噴液孔。
[0012]進一步地:箱體上分別設置有與廢水槽和清洗液箱相連接的外界孔。
[0013]進一步地:放置槽上寬下窄,第一固定機構位于放置槽上部。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增益效果是:
[0015]本技術構思巧妙,操作簡單;第一調節機構、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二調節機構間的配合實現了對放置槽內內鏡的存放和清洗,第一固定機構的設置加強了對內鏡的固定,避免了內鏡的脫落,紫外線烘干燈的設置方便了對內鏡清洗后的烘干和殺菌,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內鏡清洗困難、容易造成劃傷和容易受到污染等問題,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也避免了內鏡在清洗過程中受到破壞和污染。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立體圖。
[0017]圖2為本技術局部立體圖。
[0018]圖3為本技術第一調節機構立體圖。
[0019]圖4為本技術第一旋轉機構立體圖。
[0020]圖5為本技術第一調節機構局部立體圖。
[0021]圖6為本技術第一調節機構局部立體圖。
[0022]圖7為本技術固定盤立體圖。
[0023]圖8為本技術第一固定機構立體圖。
[0024]圖9為本技術局部剖切圖。
[0025]圖中:1、箱體,2、活動蓋板,3、固定盤,4、排水板,5、廢水槽,6、清洗液箱,7、清洗桿,8、旋轉連接桿,9、固定連接桿,10、第一連接齒輪,11、第一旋轉齒輪,12、第一升降滑柱,13、第一旋轉滑柱,14、第二旋轉齒輪,15、第二連接齒輪,16、第一連接錐齒輪,17、第二連接錐齒輪,18、第一蝸輪,19、第一蝸桿,20、第一電機,21、第一調節齒輪,22、第二調節齒輪,23、第二電機,24、固定片,25、活動滑柱,26,第一彈簧,27、第一升降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上轉動連接有活動蓋板2,箱體1內設置有與活動蓋板2相配合的第一旋轉機構;活動蓋板2下方設置有多個紫外線烘干燈,箱體1內設置有固定盤3,固定盤3在箱體1內可進行轉動也可滑動;固定盤3內設置有多個放置槽,放置槽內均設置有第一固定機構,箱體1內設置有與固定盤3相配合的第一調節機構,固定盤3下方設置有排水板4,排水板4上設置有多個漏液孔,排水板4下方設置有廢水槽5,和清洗液箱6,箱體1內轉動連接有與固定盤3相配合的清洗桿7,箱體1內設置有與清洗
桿7相配合的第二調節機構,清洗桿7下方固接有旋轉連接桿8,箱體1內固接有與旋轉連接桿8相配合的固定連接桿9,清洗桿7通過旋轉連接桿8和固定連接桿9與清洗液箱6相連接。
[0027]如圖1和2所示:醫護人員在操作本技術時,醫護人員可控制第一旋轉機構運動,第一旋轉機構運動帶動第一調節機構中第一升降機構運動,然后醫護人員將內鏡通過第一固定機構進行固定;然后醫護人員反向調節第一旋轉機構將活動蓋板2蓋于箱體1上,然后醫護人員調節第二調節機構,第二調節機構運動帶動清洗桿7進行往復運動,通過第二調節機構帶動第一調節機構中的第二旋轉機構進行轉動,從而實現對內鏡清洗,活動蓋板2下方紫外線烘干燈的設置實現了內鏡的烘干殺菌,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內鏡清洗困難、容易造成劃傷和容易受到污染等問題,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也避免了內鏡在清洗過程中受到破壞和污染。
[0028]第一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升降機構可第二旋轉機構,第一升降機構包括箱體1內設置的第一電機20,第一電機20同軸固接有第一蝸桿19,箱體1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一蝸桿19相嚙合的第一蝸輪18,第一蝸輪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箱體(1)上轉動連接有活動蓋板(2),箱體(1)內設置有與活動蓋板(2)相配合的第一旋轉機構;活動蓋板(2)下方設置有多個紫外線烘干燈,箱體(1)內設置有固定盤(3),固定盤(3)在箱體(1)內可進行轉動也可滑動;固定盤(3)內設置有多個放置槽,放置槽內均設置有第一固定機構,箱體(1)內設置有與固定盤(3)相配合的第一調節機構,固定盤(3)下方設置有排水板(4),排水板(4)上設置有多個漏液孔,排水板(4)下方設置有廢水槽(5),和清洗液箱(6),箱體(1)內轉動連接有與固定盤(3)相配合的清洗桿(7),箱體(1)內設置有與清洗桿(7)相配合的第二調節機構,清洗桿(7)下方固接有旋轉連接桿(8),箱體(1)內固接有與旋轉連接桿(8)相配合的固定連接桿(9),清洗桿(7)通過旋轉連接桿(8)和固定連接桿(9)與清洗液箱(6)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童消化內科內鏡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升降機構可第二旋轉機構,第一升降機構包括箱體(1)內設置的第一電機(20),第一電機(20)同軸固接有第一蝸桿(19),箱體(1)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一蝸桿(19)相嚙合的第一蝸輪(18),第一蝸輪(18)同軸固接有第二連接錐齒輪(17),箱體(1)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二連接錐齒輪(17)相嚙合的第一連接錐齒輪(16),第一連接錐齒輪(16)同軸固接有第一連接齒輪(10),箱體(1)內轉動連接有與第一連接齒輪(10)相嚙合的第一旋轉齒輪(11),第一旋轉齒輪(11)同軸固接有第一升降螺桿(27),第一升降螺桿(27)外螺接有第一升降滑柱(12),第一升降滑柱(12)上方轉動連接有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歡,高璐,陳放,李俁衛,周喜紅,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兒童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