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包括箱體、位于箱體內部頂端的導流塊以及位于導流塊頂部一側的連接管,所述箱體包括位于箱體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進料管,位于箱體底部的一側設置有排料管,位于箱體頂部的一側安裝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一端連接有貫穿至箱體內部的抽氣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導流塊頂部的緩流塊減緩水性數字的流動速度,通過抽氣管使真空泵將箱體內部的空氣抽出,并通過出氣管排出,通過止回閥防止空氣倒流至箱體內部,通過氣壓表可對箱體內部的氣壓進行檢測,使箱體內部氣壓降低,從而將導流塊上流動的水性樹脂中的氣泡抽出,實現快速對水性樹脂進行去泡,提高了氣泡去除裝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氣泡去除裝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氣泡去除裝置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樹脂去泡
,具體為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水性樹脂是以水代替有機溶劑作為分散介質的新型樹脂體系,與水融合,形成溶液,待水揮發后,形成樹脂膜材料,水性樹脂包括三大類:水溶性高分子、高吸水樹脂和水性涂料,由于其具有一系列獨特的無可替代的功能,隨著科研生產的不斷發展,產品的工業化,現已形成一個獨立的行業,屬精細化工的范疇。
[0003]在水性樹脂包裝前,需通過氣泡去除裝置對水性樹脂進行去泡,現有的大多數氣泡去除裝置結構簡單,對水性樹脂的氣泡去除效果較差,實用性較低,不方便人們的使用,且對水性樹脂的氣泡去除效率較低,影響去除裝置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包括箱體、位于箱體內部頂端的導流塊以及位于導流塊頂部一側的連接管,所述箱體包括:
[0006]位于箱體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進料管,位于箱體底部的一側設置有排料管;
[0007]位于箱體頂部的一側安裝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一端連接有貫穿至箱體內部的抽氣管;
[0008]位于真空泵遠離抽氣管的一端連接有出氣管,且出氣管的內部安裝有止回閥;以及
[0009]位于箱體頂部遠離真空泵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氣壓表。
[0010]優選的,所述導流塊底部的兩側皆設置有支撐板,所述導流塊的頂部設置有多組緩流塊,所述導流塊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外側的底部設置有料口,所述送料管頂部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馬達。
[0011]優選的,所述馬達的輸出端連接有貫穿至送料管內部的螺旋桿,所述連接管遠離所述送料管的一端設置有輸料管,所述輸料管的底部設置有多組出料管,所述箱體內部底端遠離所述送料管的一側設置有導流板。
[0012]優選的,所述箱體靠近所述進料管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內部設置有密封圈,所述進料管通過固定孔與箱體固定連接,所述排料管與箱體焊接連接,所述進料管和排料管的內部皆安裝有閥門。
[0013]優選的,所述真空泵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座,所述真空泵通過安裝座與箱體固定連接,所述真空泵的兩端皆設置有安裝口,所述出氣管和抽氣管通過安裝口與真空泵固定連接,所述抽氣管外側位于箱體頂部的位置處設置有密封圈。
[0014]優選的,所述支撐板的兩端皆與箱體焊接連接,所述導流塊通過支撐板與箱體固
定連接,所述導流塊呈梯形結構,所述緩流塊與導流塊焊接連接,所述送料管的外側設置有固定扣,所述送料管通過固定扣與導流塊固定連接。
[0015]優選的,所述箱體內部位于送料管的內部設置有軸承,且螺旋桿貫穿至軸承內部,所述螺旋桿通過軸承與箱體轉動連接,所述馬達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座,所述馬達通過安裝座與送料管固定連接。
[0016]優選的,所述連接管遠離所述輸料管的一端貫穿至送料管內部,所述輸料管通過連接管與送料管固定連接,所述箱體底部的四角處皆設置有支撐腿。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術通過馬達帶動螺旋桿發生轉動,通過料口使水性樹脂進入送料管內部,轉動的螺旋桿將水性樹脂抽至連接管處,通過連接管將水性樹脂輸送至輸料管內部,通過出料管均勻的將水性樹脂輸送至導流塊頂部,對水性樹脂的輸送效果更好,便于對水性樹脂進行去泡,提高了氣泡去除裝置的實用性,方便人們的使用;
[0019]2.本技術通過導流塊頂部的緩流塊減緩水性數字的流動速度,通過抽氣管使真空泵將箱體內部的空氣抽出,并通過出氣管排出,通過止回閥防止空氣倒流至箱體內部,通過氣壓表可對箱體內部的氣壓進行檢測,使箱體內部氣壓降低,從而將導流塊上流動的水性樹脂中的氣泡抽出,實現快速對水性樹脂進行去泡,提高了氣泡去除裝置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技術的剖視圖。
[0021]圖2為本技術的截面圖。
[0022]圖3為本技術的主視圖。
[0023]圖中:1、箱體;101、進料管;102、排料管;103、真空泵;104、抽氣管;105、出氣管;106、止回閥;107、氣壓表;2、導流塊;201、支撐板;202、緩流塊;203、送料管;204、料口;205、馬達;206、螺旋桿;3、連接管;301、輸料管;302、出料管;303、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0025]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前端”、“后端”、“兩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6]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連接”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2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8]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實施例: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包括箱體1、位于箱體1內部頂端的導流塊2以及位于導流塊2頂部一側的連接管3,箱體1包括:
[0029]位于箱體1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進料管101,位于箱體1底部的一側設置有排料管102;
[0030]位于箱體1頂部的一側安裝有真空泵103,且真空泵103的一端連接有貫穿至箱體1內部的抽氣管104;
[0031]位于真空泵103遠離抽氣管104的一端連接有出氣管105,且出氣管105的內部安裝有止回閥106;以及
[0032]位于箱體1頂部遠離真空泵103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氣壓表107。
[0033]請著重參閱圖1和圖2,導流塊2底部的兩側皆設置有支撐板201,導流塊2的頂部設置有多組緩流塊202,使水性樹脂的流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位于箱體(1)內部頂端的導流塊(2)以及位于導流塊(2)頂部一側的連接管(3),所述箱體(1)包括:位于箱體(1)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進料管(101),位于箱體(1)底部的一側設置有排料管(102);位于箱體(1)頂部的一側安裝有真空泵(103),且真空泵(103)的一端連接有貫穿至箱體(1)內部的抽氣管(104);位于真空泵(103)遠離抽氣管(104)的一端連接有出氣管(105),且出氣管(105)的內部安裝有止回閥(106);以及位于箱體(1)頂部遠離真空泵(103)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氣壓表(10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塊(2)底部的兩側皆設置有支撐板(201),所述導流塊(2)的頂部設置有多組緩流塊(202),所述導流塊(2)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送料管(203),所述送料管(203)外側的底部設置有料口(204),所述送料管(203)頂部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馬達(20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205)的輸出端連接有貫穿至送料管(203)內部的螺旋桿(206),所述連接管(3)遠離所述送料管(203)的一端設置有輸料管(301),所述輸料管(301)的底部設置有多組出料管(302),所述箱體(1)內部底端遠離所述送料管(203)的一側設置有導流板(30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性樹脂氣泡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靠近所述進料管(101)一側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滿林,陳君華,劉軍,胡贊軍,劉志軍,王長兵,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泰強化工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