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包括頭部枕盒,頭部枕盒的上表面開設有弧形槽,所述頭部枕盒的正面固定連接有L形插桿,L形插桿的表面滑動連接有方形套筒,方形套筒的內底壁轉動連接有絲桿,絲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支撐板,方形套筒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限位桿。該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下頜橡膠墊能夠通過絲桿轉動,實現升降的功能,同時弧形牙套和壓舌板能夠將舌頭壓在口腔內壁,與下頜橡膠墊實現相互擠壓,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在麻醉期間出現舌后墜的問題,且無需醫護人員進行手動扶持患者下頜骨,降低了醫護人員的負擔,對患者的防護性較高。對患者的防護性較高。對患者的防護性較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
[0001]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為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
技術介紹
[0002]PACU是指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是對麻醉后病人進行嚴密觀察和監測,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復穩定的單位,緊鄰手術室,以便于以便于麻醉醫師或外科醫師對病人的觀察及處理,如發生緊急情況也便于送往手術室進一步治療。
[0003]患者在接受麻醉后,一般為平躺狀態,然而患者在仰臥的狀態下受到重力的影響,舌向下墜并堵塞呼吸道,容易引起患者窒息,現階段防止患者舌下墜的方式是通過醫護人員手動扶持患者的頭部和下頜骨,這種方式不僅大大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且防止舌下墜的效果不理想,對患者的防護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包括頭部枕盒,頭部枕盒的上表面開設有弧形槽,所述頭部枕盒的正面固定連接有L形插桿,L形插桿的表面滑動連接有方形套筒,方形套筒的內底壁轉動連接有絲桿,絲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支撐板,方形套筒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限位桿,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下頜橡膠墊,頭部枕盒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活動槽,活動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條形活動塊,頭部枕盒的背面轉動連接有螺紋桿,兩個條形活動塊的相對面滑動連接有橫板,橫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弧形牙套,且弧形牙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壓舌板。
[0006]優選的,所述方形套筒的背面開設有與L形插桿相適配的卡槽。
[0007]優選的,所述方形套筒的側面螺紋連接有限位螺栓,且L形插桿的側面開設有與限位螺栓相適配的限位螺孔。
[0008]優選的,所述支撐板與限位桿的表面滑動連接,限位桿的頂端延伸至支撐板的上表面。
[0009]優選的,所述螺紋桿的前端與活動槽的內壁轉動連接,條形活動塊的下表面與活動槽的內底壁滑動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條形活動塊與螺紋桿的表面螺紋連接,且條形活動塊貫穿活動槽并延伸至頭部枕盒的上表面。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該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下頜橡膠墊能夠通過絲桿轉動,實現升降的功能,同時弧形牙套和壓舌板能夠將舌頭壓在口腔內壁,與下頜橡膠墊實現相互擠壓,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在麻醉期間出現舌后墜的問題,且無需醫護人員進行手動扶持患者下頜骨,降低了醫護人員的負擔,對患者的防護性較高。
[0014]2.該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通過設置螺紋桿、條形活動塊和橫板,能夠帶動弧形牙套和壓舌板進行前后移動,進而能夠根據不同患者口腔位置不同的情況進行任意調節,提高了該下頜骨的適用范圍,且L形插桿和方形套筒能夠分離,不會影響患者起身或者躺下操作,更加方便使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L型插桿和方形套筒立體爆炸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側剖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頭部枕盒、2 L形插桿、3方形套筒、4絲桿、5支撐板、6限位桿、7下頜橡膠墊、8條形活動塊、9螺紋桿、10橫板、11弧形牙套、12壓舌板、13限位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0]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包括頭部枕盒1,頭部枕盒1的上表面開設有弧形槽,頭部枕盒1的正面固定連接有L形插桿2,L形插桿2的表面滑動連接有方形套筒3。
[0021]方形套筒3的背面開設有與L形插桿2相適配的卡槽,方形套筒3的側面螺紋連接有限位螺栓13,且L形插桿2的側面開設有與限位螺栓13相適配的限位螺孔,方形套筒3的內底壁轉動連接有絲桿4,絲桿4的表面螺紋連接有支撐板5。
[0022]方形套筒3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限位桿6,支撐板5與限位桿6的表面滑動連接,限位桿6的頂端延伸至支撐板5的上表面,支撐板5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下頜橡膠墊7,頭部枕盒1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活動槽,活動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條形活動塊8。
[0023]頭部枕盒1的背面轉動連接有螺紋桿9,螺紋桿9的前端與活動槽的內壁轉動連接,條形活動塊8的下表面與活動槽的內底壁滑動連接,條形活動塊8與螺紋桿9的表面螺紋連接,且條形活動塊8貫穿活動槽并延伸至頭部枕盒1的上表面,兩個條形活動塊8的相對面滑動連接有橫板10,橫板10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弧形牙套11,且弧形牙套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壓舌板12。
[0024]下頜橡膠墊7能夠通過絲桿4轉動,實現升降的功能,同時弧形牙套11和壓舌板12能夠將舌頭壓在口腔內壁,與下頜橡膠墊7實現相互擠壓,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在麻醉期間出現舌后墜的問題,且無需醫護人員進行手動扶持患者下頜骨,降低了醫護人員的負擔,對患
者的防護性較高。
[0025]通過設置螺紋桿9、條形活動塊8和橫板10,能夠帶動弧形牙套11和壓舌板12進行前后移動,進而能夠根據不同患者口腔位置不同的情況進行任意調節,提高了該下頜骨的適用范圍,且L形插桿2和方形套筒3能夠分離,不會影響患者起身或者躺下操作,更加方便使用。
[0026]工作原理:當使用該下頜骨支撐架時,首先轉動螺紋桿9,使兩個條形活動塊8移動至最后端,患者躺在頭部枕盒1上的弧形槽中,轉動螺紋桿9并向上抬動橫板10,使兩個條形活動塊8帶動橫板10移動至患者口腔處,放下橫板10,使壓舌板12進入患者口腔,并將弧形牙套11與患者的下排牙齒套接,此時壓舌板12將患者的舌頭壓緊在口腔內壁,將方形套筒3插入L形插桿2上,同時利用限位螺栓13將方形套筒3和L形插桿2限位固定,將下頜橡膠墊7與患者的下頜接觸,并轉動絲桿4,使支撐板5帶動下頜橡膠墊7上升,通過下頜橡膠墊7和壓舌板12相互壓緊,能夠避免舌頭下墜堵塞咽喉,無需醫護人員手動扶持,提高了對患者的防護性,且轉動螺紋桿9能夠帶動橫板10移動,能夠使該支撐架適用于口腔位置不同的患者,更加方便使用。
[0027]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包括頭部枕盒(1),頭部枕盒(1)的上表面開設有弧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枕盒(1)的正面固定連接有L形插桿(2),L形插桿(2)的表面滑動連接有方形套筒(3),方形套筒(3)的內底壁轉動連接有絲桿(4),絲桿(4)的表面螺紋連接有支撐板(5),方形套筒(3)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限位桿(6),支撐板(5)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下頜橡膠墊(7),頭部枕盒(1)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活動槽,活動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條形活動塊(8),頭部枕盒(1)的背面轉動連接有螺紋桿(9),兩個條形活動塊(8)的相對面滑動連接有橫板(10),橫板(10)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弧形牙套(11),且弧形牙套(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壓舌板(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舌后墜的PACU監護用下頜骨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套筒(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文靜,佟華麗,余國萍,易先慧,張家駿,
申請(專利權)人:楊文靜,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