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性涂料生產用原料輸送設備,涉及涂料原料輸送技術領域,包括:轉盤,所述轉盤內開設有多個指向軸向的通道;加強管道,所述加強管道的數量與通道的數量相同,所述加強管道與轉盤的側面固定連接且與通道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可以轉動的轉盤,并在轉盤上設置多個加強管道和連接頭,通過間隙傳動組件帶動連接頭間隙翻轉,從而可以切換工位,位于最上方的工位實現容器內水溶性樹脂的出料,位于左右兩側的工位分別用于上料或者下料,位于左右兩側的工位分別用于上料前的準備或者下料,位于最下側的工位用于上料,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水溶性樹脂上下料需要人工托舉的問題。工托舉的問題。工托舉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性涂料生產用原料輸送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涂料原料輸送
,尤其涉及一種水性涂料生產用原料輸送設備。
技術介紹
[0002]水性涂料一般含有相對更多的親水物質或親水基團,在浸沒等環境中使用還處于謹慎嘗試階段。對于化學品儲罐內壁等有特殊要求的部位,目前水性涂料應用報道也較少。但水性涂料在集裝箱、工程機械、港口機械、環衛裝備車輛、風電塔筒、特種車輛及軌道裝備等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0003]水性涂料包括水溶性涂料、水稀釋性涂料、水分散性涂料三種。其中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樹脂為成膜物,以聚乙烯醇及其各種改性物為代表,現有技術中水溶性樹脂通常是放置在桶裝容器內在陰涼處保存,當需要上料時,通過人力托舉的方式向涂料混合釜中添加,愛用此方式較為耗費人力,且不適合批量連續化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水性涂料生產用原料輸送設備。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水性涂料生產用原料輸送設備,包括:
[0007]轉盤,所述轉盤內開設有多個指向軸向的通道;
[0008]加強管道,所述加強管道的數量與通道的數量相同,所述加強管道與轉盤的側面固定連接且與通道連通;
[0009]連接頭,所述連接頭與加強管道固定連接且連通,所述連接頭上開設有內螺紋;
[0010]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軸向轉動設置在轉盤上,所述出料管與通道連通;
[0011]間隙傳動組件,所述間隙傳動組件具備一個輸入端和一個輸出端,所述間隙傳動組件的輸入端連接有減速電機,所述間隙傳動組件的輸出端與轉盤連接并驅動其每30
?
120
°
間隙旋轉。
[0012]可選地,所述間隙傳動組件由殼體、從動槽輪和主動撥盤構成;
[0013]所述從動槽輪和主動撥盤均位于殼體內,且從動槽輪與主動撥盤嚙合,所述從動槽輪與轉盤軸連接,所述主動撥盤與減速電機軸連接。
[0014]可選地,所述從動槽輪采用四槽槽輪,所述通道、加強管道和連接頭的數量均為四個,所述間隙傳動組件的輸出端與轉盤連接并驅動其每90
°
間隙旋轉。
[0015]可選地,所述出料管通過密封軸承與轉盤轉動連接。
[0016]可選地,所述出料管位于轉盤內的部分上端開設有開口。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備以下優點:
[0018]本技術通過設置可以轉動的轉盤,并在轉盤上設置多個加強管道和連接頭,
通過間隙傳動組件帶動連接頭間隙翻轉,從而可以切換工位,位于最上方的工位實現容器內水溶性樹脂的出料,位于左右兩側的工位分別用于上料或者下料,位于左右兩側的工位分別用于上料前的準備或者下料,位于最下側的工位用于上料,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水溶性樹脂上下料需要人工托舉的問題,只需要人力將容器的外螺紋與連接頭的內螺紋鎖緊配合即可。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技術的后視圖;
[0021]圖3為本技術中間隙傳動組件示意圖;
[0022]圖4為本技術中轉盤剖視圖。
[0023]圖中:1轉盤、2加強管道、3連接頭、4間隙傳動組件、41殼體、42從動槽輪、43主動撥盤、5減速電機、6密封軸承、7出料管、8通道、9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5]參照圖1
?
4,轉盤1內開設有多個指向軸向的通道8。
[0026]加強管道2的數量與通道8的數量相同,加強管道2與轉盤1的側面固定連接且與通道8連通。
[0027]連接頭3與加強管道2固定連接且連通,連接頭3上開設有內螺紋,通過內螺紋可以與放置水溶性樹脂的容器上的外螺紋進行配合,從而可以實現固定,從而隨著連接頭3轉動。
[0028]出料管7軸向轉動設置在轉盤1上,出料管7與通道8連通,在本實施例中,出料管7通過密封軸承6與轉盤1轉動連接。
[0029]在本實施例中,出料管7位于轉盤1內的部分上端開設有開口9,當通道8與開口9對齊時,可以將物料送入出料管7內,并最終通過出料管7送入水性涂料加工反應釜內進行混合。
[0030]間隙傳動組件4具備一個輸入端和一個輸出端,間隙傳動組件4的輸入端連接有減速電機5,間隙傳動組件4的輸出端與轉盤1連接并驅動其每30
?
120
°
間隙旋轉。
[0031]在本實施例中,間隙傳動組件4由殼體41、從動槽輪42和主動撥盤43構成,具體如下設置:
[0032]從動槽輪42和主動撥盤43均位于殼體41內,且從動槽輪42與主動撥盤43嚙合,從動槽輪42與轉盤1軸連接,主動撥盤43與減速電機5軸連接。
[0033]在本實施例中,從動槽輪42采用四槽槽輪,通道8、加強管道2和連接頭3的數量均為四個,間隙傳動組件4的輸出端與轉盤1連接并驅動其每90
°
間隙旋轉。
[0034]當轉盤1間隙轉動時,可以帶動加強管道2、連接頭3和連接頭3上的容器翻轉,從而可以切換工位,位于最上方的工位實現容器內水溶性樹脂的出料,位于左右兩側的工位分
別用于上料前的準備或者下料,位于最下側的工位用于上料。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性涂料生產用原料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轉盤(1),所述轉盤(1)內開設有多個指向軸向的通道(8);加強管道(2),所述加強管道(2)的數量與通道(8)的數量相同,所述加強管道(2)與轉盤(1)的側面固定連接且與通道(8)連通;連接頭(3),所述連接頭(3)與加強管道(2)固定連接且連通,所述連接頭(3)上開設有內螺紋;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軸向轉動設置在轉盤(1)上,所述出料管(7)與通道(8)連通;間隙傳動組件(4),所述間隙傳動組件(4)具備一個輸入端和一個輸出端,所述間隙傳動組件(4)的輸入端連接有減速電機(5),所述間隙傳動組件(4)的輸出端與轉盤(1)連接并驅動其每30
?
120
°
間隙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性涂料生產用原料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傳動組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偉,
申請(專利權)人:藍帆新材料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