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該工裝包括電機轉子安裝工裝和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所述的電機轉子安裝工裝具有與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上部A柱面過渡配合的內孔,其筒壁上分布有與電機轉子安裝孔位置對應的螺紋連接孔;電機轉子安裝工裝上分布有與導向螺釘的B螺紋孔;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的下部為與電機軸配合的B柱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保證電機轉子與電機定子和電機軸同軸心安裝和拆卸,且能夠緩慢、準確的安裝進指定安裝位置,又能保證電機轉子與電機定子不會發生接觸和碰撞。保證電機轉子與電機定子不會發生接觸和碰撞。保證電機轉子與電機定子不會發生接觸和碰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
[0001]本技術屬于電機裝配
,具體涉及一種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
技術介紹
[0002]光電伺服平臺一般都具有俯仰和方位兩個方向上的轉動功能,有的光電伺服平臺還具備橫滾方向的轉動功能。而光電伺服平臺實現平穩轉動的結構基礎是具有良好裝配關系的軸系,軸系一般是由軸系支座、安裝軸、電機、軸承和編碼器等組成,當軸系中包含電機時,一般就稱該軸系為電機軸系。
[0003]目前光電伺服平臺中普遍應用的電機都是定子和轉子分體式的磁力矩電機,由于分體式磁力矩電機的定子和轉子表面均有磁鋼,在安裝過程中如果不能準確軸向定位和導向,定子和轉子很容易吸附在一起,且吸力較大,容易碰傷磁鋼,也有夾傷操作者的危險。
[0004]目前存在的分體式力矩電機的安裝工裝,結構一般較為復雜,多是通過多級螺桿鏈接,由螺桿傳遞動力和傳遞精度,定位缺乏準確度,容易發生磁鋼的吸附和碰撞,且不便于電機的拆卸。有的工裝即使做成了分體結構,卻難以保證定子和轉子的同軸精度,也難以有效阻抗磁力吸引使轉子緩慢落入預期的安裝位置。特別是在一些空間有限的電機軸系中,由于電機軸較短,不能被電機轉子工裝利用,所以需要設計出既能軸向導向,又能延長電機軸的工裝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該工裝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包括電機轉子安裝工裝和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所述的電機轉子安裝工裝具有與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上部A柱面過渡配合的內孔,其筒壁上分布有與電機轉子安裝孔位置對應的螺紋連接孔;電機轉子安裝工裝上分布有與導向螺釘配合的B螺紋孔;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的下部為與電機軸配合的B柱面。
[0007]所述的螺紋連接孔為階梯孔,其上部為光孔,下部為A螺紋孔。
[0008]所述的B螺紋孔分布在電機轉子安裝工裝上部的內凸平臺上。
[0009]所述的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的外表面為階梯型柱面,其上部為A柱面,下部為B柱面。
[0010]所述的A柱面上加工有縱向溝槽。
[0011]所述的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的頂部對應B螺紋孔的位置加工有盲孔凹槽,導向螺釘的下端可旋轉穿過B螺紋孔并落在盲孔凹槽內。
[0012]所述的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的內凸平臺上還分布有多個C螺紋孔,通過旋轉穿過其中部分C螺紋孔的螺釘可將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與電機軸固定連接。
[0013]所述的B柱面可與電機軸止口過渡配合。
[0014]有益效果:
[0015]該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能夠保證電機轉子與電機定子和電機軸同軸心安裝和拆卸,且能夠緩慢、準確的安裝進指定安裝位置,又能保證電機轉子與電機定子不會發生接觸和碰撞。在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上設計有盲孔凹槽,一方面能夠對導向螺釘進行定位和限制,另一方面能避免在導向螺釘旋轉時對工件的磨損,又能儲存住鐵屑等雜質防止污染軸系。
附圖說明
[0016]圖1a為電機轉子安裝工裝剖視圖;圖1b為電機轉子安裝工裝俯視圖;圖1c、圖1d為電機轉子安裝工裝立體圖。
[0017]圖2a為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剖視圖;圖2b為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俯視圖;圖2c、圖2d為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立體圖。
[0018]圖3為采用本技術的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安裝電機的方法示意圖。
[0019]圖中:1、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1、內孔,12、螺紋連接孔,121、光孔,122、A螺紋孔,13、B螺紋孔,2、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1,A柱面,211、縱向溝槽,22、B柱面,23、盲孔凹槽,24、C螺紋孔,31、電機轉子,32、電機定子,33、電機定子安裝座,34、電機軸,341、安裝螺孔,35、軸承,4、連接螺釘,5、導向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及所能實現的效果表述得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3]如圖3所示,本技術的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包括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和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
[0024]如圖1a
?
圖1d所示,所述的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具有與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上部的A柱面21過渡配合的內孔11;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的筒壁上分布有螺紋連接孔12;螺紋連接孔12為階梯孔,其上部為光孔121,下部為A螺紋孔122;連接螺釘4可旋轉穿過A螺紋孔122與電機軸34的安裝螺孔341連接;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上部的內凸平臺上分布有與導向螺釘5配合的B螺紋孔13。
[0025]如圖2a
?
圖2d所示,所述的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的外表面為階梯型柱面,其上部為與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內孔11過渡配合的A柱面21,A柱面21上加工有縱向溝槽211,能夠減小A柱面21與內孔1配合面之間的摩擦力;下部為與電機軸34止口過渡配合的B柱面22;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的頂部對應B螺紋孔13的位置加工有盲孔凹槽23,導向螺釘5的下端可旋轉穿過B螺紋孔13并落在盲孔凹槽23內;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的內凸平臺上還分布有C
螺紋孔24,通過旋轉穿過C螺紋孔24的螺釘可將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與電機軸34固定連接。
[0026]采用本技術的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安裝電機的過程如下:
[0027]首先把軸承35安裝在電機軸34上,然后將它們一起安裝在電機定子安裝座33的軸孔中;再將電機定子32安裝在電機定子安裝座33上并通過螺釘連接固定。將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通過止口連接方式安裝在電機軸34的上面,為了使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更牢靠,可以用螺釘穿過間隔的C螺紋孔24與電機軸頂部對應的螺紋孔連接使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固定;將連接螺釘4旋轉穿過A螺紋孔122與電機轉子31連接,此時間隔性的安裝3
?
4顆連接螺釘4即可,剩下的A螺紋孔122用于電機轉子31的最后安裝和固定。將導向螺釘5旋轉穿過B螺紋孔13,將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向下套裝在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上,內孔11與A柱面21過渡配合,導向螺釘5的底端剛好落在盲孔凹槽23中,此時能夠支撐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避免其下落,從而保證電機轉子31與電機定子32有一段高度差,不會產生磁性吸引力。按照對角順序依次擰動連接螺釘4使其底部旋進電機軸34的安裝螺孔341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和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所述的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具有與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上部A柱面(21)過渡配合的內孔(11),其筒壁上分布有與電機轉子(31)安裝孔位置對應的螺紋連接孔(12);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上分布有與導向螺釘(5)配合的B螺紋孔(13);軸向導向延長軸工裝(2)的下部為與電機軸(34)配合的B柱面(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紋連接孔(12)為階梯孔,其上部為光孔(121),下部為A螺紋孔(12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螺紋孔(13)分布在電機轉子安裝工裝(1)上部的內凸平臺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永磁電機安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向導向延長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赫,李明,
申請(專利權)人:長春通視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