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潤滑油制備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潤滑油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潤滑油原料添加進混合部件Ⅰ內;S2:擠壓部件Ⅰ將混合部件Ⅰ內的潤滑油原料擠壓通過多個加熱部件和多個冷卻部件進入到混合部件Ⅱ內;S3:將其它潤滑油原料添加進混合部件Ⅱ內;S4:擠壓部件Ⅱ將混合部件Ⅱ內的潤滑油原料擠壓通過多個加熱部件和多個冷卻部件進入到混合部件Ⅰ內;S5:在混合部件Ⅰ和混合部件Ⅱ形成潤滑油原料流動循環,通過加熱部件和冷卻部件進行快速控溫;可以快速準確調整潤滑油原料在制備過程中添加時所需要的溫度。料在制備過程中添加時所需要的溫度。料在制備過程中添加時所需要的溫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潤滑油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潤滑油制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潤滑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潤滑油在機械傳動和機械加工領域都有著無法被替代的重要作用,現有技術在制備潤滑油的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溫度下,添加不同的潤滑油原料,進而混合攪拌,但是在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種能夠快速調整潤滑油原料溫度的技術手段,因此亟需一種能夠按照不同原料的添加需要,快速調整已經進行混合的潤滑油原料的溫度,保證潤滑油制備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潤滑油及其制備方法,可以快速準確調整潤滑油原料在制備過程中添加時所需要的溫度。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潤滑油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S1:將潤滑油原料添加進混合部件Ⅰ內;
[0007]S2:擠壓部件Ⅰ將混合部件Ⅰ內的潤滑油原料擠壓通過多個加熱部件和多個冷卻部件進入到混合部件Ⅱ內;
[0008]S3:將其他潤滑油原料添加進混合部件Ⅱ內;
[0009]S4:擠壓部件Ⅱ將混合部件Ⅱ內的潤滑油原料擠壓通過多個加熱部件和多個冷卻部件進入到混合部件Ⅰ內;
[0010]S5:在混合部件Ⅰ和混合部件Ⅱ形成潤滑油原料流動循環,通過加熱部件和冷卻部件進行快速控溫;
[0011]所述S2的詳細步驟為:
[0012]S21:擠壓底板Ⅰ和擠壓頂板Ⅰ相互靠近對放置在混合筒Ⅰ內的潤滑油原料進行擠壓;
[0013]S22:潤滑油原料穿過多個冷卻管和多個加熱管進行控溫;
[0014]S23:潤滑油原料進入到混合筒Ⅱ和遮擋筒之間;
[0015]所述S4的詳細步驟為:
[0016]S41:擠壓底板Ⅱ和擠壓頂板Ⅱ相互靠近對放置在混合筒Ⅱ和遮擋筒之間的潤滑油原料進行擠壓;
[0017]S42:潤滑油原料穿過多個冷卻管和多個加熱管進行控溫;
[0018]S43:潤滑油原料進入到混合筒Ⅰ內。
[0019]一種潤滑油制備裝置,包括混合部件Ⅰ、擠壓部件Ⅰ、加熱部件、冷卻部件、混合部件Ⅱ、擠壓部件Ⅱ、第三伸縮機構和插入機構;
[0020]混合部件Ⅰ包括混合筒Ⅰ、入料管道Ⅰ和出料管Ⅱ,混合筒Ⅰ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入料
管道Ⅰ,混合筒Ⅰ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出料管Ⅱ,出料管Ⅱ內設置有第一單向閥,入料管道Ⅰ和出料管Ⅱ均和混合筒Ⅰ連通;
[0021]擠壓部件Ⅰ包括第一伸縮機構、擠壓底板Ⅰ、攪拌柱Ⅰ、第二伸縮機構和擠壓頂板Ⅰ,第一伸縮機構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Ⅰ的底部,第一伸縮機構的伸縮端上轉動連接有擠壓底板Ⅰ,擠壓底板Ⅰ上設置有驅動其進行轉動的動力機構Ⅰ,動力機構Ⅰ優選為伺服電機,擠壓底板Ⅰ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柱Ⅰ,第二伸縮機構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Ⅰ的頂部,擠壓頂板Ⅰ滑動連接在多個攪拌柱Ⅰ上,擠壓頂板Ⅰ轉動連接在第二伸縮機構的伸縮端上;
[0022]加熱部件包括加熱管和過濾板Ⅰ,加熱管的內端和外端均固定連接有過濾板Ⅰ,加熱部件設置有多個,混合筒Ⅰ上固定連接有多個加熱管;
[0023]冷卻部件包括冷卻管、連通管和過濾板Ⅱ,冷卻管設置有多個,多個冷卻管之間通過連通管連通,每個冷卻管的內端和外端均固定連接有過濾板Ⅱ,冷卻部件設置有多個,混合筒Ⅰ上固定連接有多個連通管;
[0024]混合部件Ⅱ包括混合筒Ⅱ、遮擋筒、連通孔、入料管道Ⅱ和出料管Ⅰ,混合筒Ⅱ內固定連接有遮擋筒,遮擋筒上設置有多個連通孔,多個連通孔分別和多個加熱管與多個冷卻管相對應,混合筒Ⅱ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出料管Ⅰ,出料管Ⅰ內設置有第二單向閥,混合筒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入料管道Ⅱ,混合筒Ⅱ上固定連接有第三伸縮機構,第三伸縮機構的伸縮端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Ⅰ上;
[0025]擠壓部件Ⅱ包括第四伸縮機構、支撐環Ⅰ、擠壓底板Ⅱ、攪拌柱Ⅱ、第五伸縮機構、支撐環Ⅱ和擠壓頂板Ⅱ,第四伸縮機構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Ⅱ的底部,第四伸縮機構的伸縮端上固定連接有支撐環Ⅰ,支撐環Ⅰ上轉動連接有擠壓底板Ⅱ,擠壓底板Ⅱ上設置有驅動其進行轉動的動力機構Ⅱ,動力機構Ⅱ優選為伺服電機,擠壓底板Ⅱ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柱Ⅱ,多個攪拌柱Ⅱ上滑動連接有擠壓頂板Ⅱ,擠壓頂板Ⅱ轉動連接在支撐環Ⅱ上,支撐環Ⅱ固定連接在第五伸縮機構的伸縮端上,第五伸縮機構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Ⅱ的頂部,擠壓底板Ⅱ和擠壓頂板Ⅱ均滑動連接在混合筒Ⅱ和遮擋筒之間;
[0026]插入機構包括第六伸縮機構、第七伸縮機構和插管,第六伸縮機構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Ⅱ上,第六伸縮機構的伸縮端上固定連接有第七伸縮機構,第七伸縮機構的伸縮端上固定連接有插管,插管能夠插入到出料管Ⅰ或者出料管Ⅱ內;
[0027]一種潤滑油,該潤滑油的原料組分按照重量配比如下:礎油30至32份;甲基硅油2至4份;石墨0.2至0.5份;抗氧劑為6至7份;增粘劑6至8份;云母粉1至2份;石油磺酸鈉0.2至0.4;聚氧乙烯醚0.3至0.5份。
附圖說明
[002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9]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方法過程示意圖;
[0030]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擠壓部件Ⅱ向混合部件Ⅰ擠壓原料過程示意圖;
[0031]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擠壓部件Ⅰ向混合部件Ⅱ擠壓原料過程示意圖;
[0032]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一;
[0033]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二;
[0034]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三;
[0035]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四;
[0036]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五;
[0037]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六;
[0038]圖10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七;
[0039]圖11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八;
[0040]圖12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九;
[0041]圖13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十;
[0042]圖14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十一;
[0043]圖15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十二;
[0044]圖16是本專利技術的潤滑油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十三。
[0045]圖中:混合筒Ⅰ1;加熱管2;過濾板Ⅰ3;冷卻管4;連通管5;過濾板Ⅱ6;第一伸縮機構7;擠壓底板Ⅰ8;攪拌柱Ⅰ9;第二伸縮機構10;擠壓頂板Ⅰ11;入料管道Ⅰ12;混合筒Ⅱ13;遮擋筒14;連通孔15;入料管道Ⅱ16;出料管Ⅰ17;第三伸縮機構18;第四伸縮機構19;支撐環Ⅰ20;擠壓底板Ⅱ21;攪拌柱Ⅱ22;第五伸縮機構23;支撐環Ⅱ24;擠壓頂板Ⅱ25;第六伸縮機構26;第七伸縮機構27;插管28;出料管Ⅱ29。
具體實施方式
[004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47]如圖1至16所示,為了解決“如何快速準確調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潤滑油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潤滑油原料添加進混合部件Ⅰ內;S2:擠壓部件Ⅰ將混合部件Ⅰ內的潤滑油原料擠壓通過多個加熱部件和多個冷卻部件進入到混合部件Ⅱ內;S3:將其他潤滑油原料添加進混合部件Ⅱ內;S4:擠壓部件Ⅱ將混合部件Ⅱ內的潤滑油原料擠壓通過多個加熱部件和多個冷卻部件進入到混合部件Ⅰ內;S5:在混合部件Ⅰ和混合部件Ⅱ形成潤滑油原料流動循環,通過加熱部件和冷卻部件進行快速控溫。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油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詳細步驟為:S21:擠壓底板Ⅰ(8)和擠壓頂板Ⅰ(11)相互靠近對放置在混合筒Ⅰ(1)內的潤滑油原料進行擠壓;S22:潤滑油原料穿過多個冷卻管(4)和多個加熱管(2)進行控溫;S23:潤滑油原料進入到混合筒Ⅱ(13)和遮擋筒(14)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油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詳細步驟為:S41:擠壓底板Ⅱ(21)和擠壓頂板Ⅱ(25)相互靠近對放置在混合筒Ⅱ(13)和遮擋筒(14)之間的潤滑油原料進行擠壓;S42:潤滑油原料穿過多個冷卻管(4)和多個加熱管(2)進行控溫;S43:潤滑油原料進入到混合筒Ⅰ(1)內。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油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件Ⅰ包括混合筒Ⅰ(1),混合筒Ⅰ(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入料管道Ⅰ(12),混合筒Ⅰ(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出料管Ⅱ(29),出料管Ⅱ(29)內設置有第一單向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潤滑油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部件Ⅰ包括第一伸縮機構(7),第一伸縮機構(7)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Ⅰ(1)的底部,第一伸縮機構(7)的伸縮端上轉動連接有擠壓底板Ⅰ(8),擠壓底板Ⅰ(8)上固定連接有多個攪拌柱Ⅰ(9),第二伸縮機構(10)固定連接在混合筒Ⅰ(1)的頂部,擠壓頂板Ⅰ(11)滑動連接在多個攪拌柱Ⅰ(9)上,擠壓頂板Ⅰ(11)轉動連接在第二伸縮機構(10)的伸縮端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潤滑油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包括加熱管(2)和過濾板Ⅰ(3),加熱管(2)的內端和外端均固定連接有過濾板Ⅰ(3),加熱部件設置有多個,混合筒Ⅰ(1)上固定連接有多個加熱管(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富,
申請(專利權)人:王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