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燃燒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包括擾流用的基片,所述基片上均勻開設有多個供氣流通過的通孔,所述基片的周側連接在一中空柱狀結構的導向部的軸向一端端面,所述導向部的中心為導氣通道,所述導向部的外圓周開設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內安裝有密封圈,所述導氣通道的內側壁由多個傾斜設置的導氣斜面組成,所述導氣斜面與通孔的數目相同,各導氣斜面的末端均朝向所述通孔,所述導向部上遠離基片的一側設置有便于安裝的開口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的小火爐使用時燃氣氣流不均勻的問題。使用時燃氣氣流不均勻的問題。使用時燃氣氣流不均勻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
[0001]本技術涉及燃燒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小火爐,如卡式爐在工作時,燃氣進入調節器,經過調節器的調節進入爐頭中,同時混合一部分空氣,這些混合氣體從分火器的火孔中噴出同時被點火裝置點燃形成火焰。
[0003]現有技術中,如CN 209977280 U示出了一種卡式爐閥門,包括有伸入氣瓶內的閥體,所述閥體上設置有閥室,所述閥體上連接有能將其固定到氣瓶上的封杯,閥室內設置有具有出氣通道的閥桿,所述閥體上設置有能與閥桿密封的彈性密封圈,閥桿的側壁開設有在閥桿下移時能連通閥室與出氣通道的氣孔,所述閥室內還設置有能使閥桿上移進而阻斷出氣通道與閥室的彈簧,所述閥室的內壁豎直設置有若干能對閥桿進行定位的定位凸筋,相鄰的定位凸筋之間形成可供氣流通過的通氣間隔。
[0004]而使用中由于便攜式的氣罐壓力大、氣流量大,經常會出現燃燒不充分的情況,故而需要進行擾流、減壓。
技術實現思路
[0005]因此,本技術提供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解決了現有的小火爐使用時燃氣氣流不均勻的問題。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包括擾流用的基片,所述基片上均勻開設有多個供氣流通過的通孔,所述基片的周側連接在一中空柱狀結構的導向部的軸向一端端面,所述導向部的中心為導氣通道,所述導向部的外圓周開設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內安裝有密封圈。
[0008]優選的,所述導氣通道的內側壁由多個傾斜設置的導氣斜面組成,所述導氣斜面與通孔的數目相同,各導氣斜面的末端均朝向所述通孔。
[0009]優選的,所述導向部上遠離基片的一側設置有便于安裝的開口部。
[0010]優選的,所述基片與所述導向部一體成型。
[0011]優選的,所述導向部的軸向端部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基片嵌置在所述安裝槽內。
[0012]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術方案通過在爐頭的供氣管道內設置擾流器,安裝時將基片與供氣管道的軸向對正,使燃氣經過基片上的通孔而輸送,氣罐的可燃氣體經過擾流器的限流及導向后,實現了減壓、勻流的作用,能夠提高燃氣的燃燒效率,減少浪費,保證燃燒的均勻,同時燃燒形成的火焰也更為美觀。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基片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擾流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整體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1、基片;11、通孔;2、導向部;21、導氣通道;22、導氣斜面;23、開口部;24、安裝槽;3、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技術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19]實施例一
[0020]參考圖1及圖2,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包括擾流用的基片1,所述基片1上均勻開設有四個供氣流通過的通孔11,所述基片1的周側連接在一中空柱狀結構的導向部2的軸向一端端面,所述導向部2的中心為導氣通道21,所述導向部2的外圓周開設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內安裝有密封圈3;具體的,擾流器在安裝時,所述導向部2預先裝入供氣管道,而所述密封圈3的圓徑與供氣管道內壁呈過盈配合,供氣管道內壁對其進行擠壓并保持穩固;安裝時由于導向部2的導向,將基片1與供氣管道的軸向對正,使燃氣經過基片1上的通孔11而輸送,氣罐的可燃氣體經過擾流器的限流及導向后,實現了減壓、勻流的作用,能夠提高燃氣的燃燒效率,減少浪費,保證燃燒的均勻,同時燃燒形成的火焰也更為美觀;
[0021]具體的,所述導氣通道21的內側壁由多個傾斜設置的導氣斜面22組成,所述導氣斜面22與通孔11的數目相同,均為四個,各導氣斜面22的末端均朝向所述通孔11,這樣能提高供氣的準確性,使氣流準確的通過各通孔11;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部2上遠離基片1的一側設置有便于安裝的開口部23;設置開孔部的結構,能夠使得導向部2具有一定的韌性,便于安裝時擠入供氣管道內;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基片1與所述導向部2一體成型;具體的結構是,導向部2是通過以基片1為中心的放射狀結構,并以基片1為中心進行彎折形成的,彎折后再套置所述密封圈3,這樣更便于生產。
[0024]實施例二
[0025]參考圖3,與實施例一相比,所述導向部2的軸向端部設置有安裝槽24,所述基片1嵌置在所述安裝槽24內;這種結構則是將所述導向部2與基片1分開生產,導向部2可采用注塑的方式生產,而所述安裝槽24與基片1的連接則可采用膠水粘接的形式保證密封;與實施例一不同的結構,同樣能夠滿足減壓、勻流的使用需求。
[0026]所述通孔11不僅僅局限于四個,可根據供氣管道的尺寸不同而改變其數目,滿足使用需求即可。
[0027]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技術,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技術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擾流用的基片(1),所述基片(1)上均勻開設有多個供氣流通過的通孔(11),所述基片(1)的周側連接在一中空柱狀結構的導向部(2)的軸向一端端面,所述導向部(2)的中心為導氣通道(21),所述導向部(2)的外圓周開設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內安裝有密封圈(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火爐爐頭的擾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通道(21)的內側壁由多個傾斜設置的導氣斜面(22)組成,所述導氣斜面(22)與通孔(11)的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志堅,
申請(專利權)人:泉州順通藝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