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千斤頂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包括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的內部卡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外壁轉動連接有測試機構,所述測試機構內壁焊接有平衡機構,所述平衡機構包括有插軸,所述插軸的外壁滑動連接有固定底座,所述測試機構的外壁滑動連接有校正盤。該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通過千斤頂同步對壓塊等量施壓,以此循環,使多組壓塊均與壓力傳感器抵接,當驅動電機仍在轉動而壓塊對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不再增大時,此時即或得千斤頂在該行程下的最大壓力極限,以此循環,同步采集多組千斤頂在不同行程下的承壓極值,大大提高了千斤頂承壓極限的測量效率。限的測量效率。限的測量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千斤頂
,具體為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千斤頂是一種用鋼性頂舉件作為工作裝置,通過頂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內頂升重物的輕小起重設備,千斤頂主要用于廠礦、交通運輸等部門作為車輛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撐等工作,因為千斤頂承載的穩定可靠性將直接影響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千斤頂在出廠前需要經過嚴謹的測試。
[0003]現有技術中提出的用于千斤頂壓力極限的測試裝置大多存在測試效率低下和自動化程度較低的問題,公開號為CN101476992A提出了一種千斤頂負載動態預試系統,該裝置通過液壓恒壓系統帶動壓力傳感器向下擠壓千斤頂,以此來對千斤頂的承壓數據進行采集,但該裝置無法同時對多組千斤頂進行測量,數據采集效率較為低下,且該裝置無法滿足千斤頂在不同行程下所能承載的極限壓力,適用性較差,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具備測量效率高、數據采集范圍廣、自動化程度高、適用性強等優點,解決了傳統千斤頂壓力測試裝置存在測量效率低下、自動化程度較低、數據采集范圍小、適用性差的問題。
[0006](二)技術方案
[0007]為實現上述測量效率高、數據采集范圍廣、自動化程度高、適用性強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包括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的內部卡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外壁轉動連接有測試機構,所述測試機構內壁焊接有平衡機構,所述平衡機構包括有插軸,所述插軸的外壁滑動連接有固定底座,所述測試機構的外壁滑動連接有校正盤。
[0008]優選的,所述測試機構包括有驅動螺桿,所述驅動螺桿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千斤頂,所述千斤頂遠離驅動螺桿的一側焊接有壓塊,所述壓塊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外壁焊接有活動底座。
[0009]優選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內壁滑動連接有調節塊,所述調節塊的正面轉動連接有傳動臂,所述傳動臂的相背端轉動連接有接通底座,所述調節塊的外壁滑動連接有調節倉。
[0010]優選的,所述校正盤與活動底座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校正盤的內壁開設有與千斤頂相嚙合的滑槽。
[0011]優選的,所述驅動電機的外壁通過導線與接通底座相接通,接通底座的內壁焊接有厚度三毫米的弧形銅片,弧形銅片的內壁與傳動臂的頂端相契合。
[0012]優選的,所述調節倉的內壁位于調節塊的兩側焊接有電阻片,電阻片的阻值由內
到外依次減小,電阻片的外壁通過導線與驅動電機相接通。
[0013]優選的,所述壓力傳感器的外壁通過導線與千斤頂相接通,壓力傳感器與千斤頂之間設置有距離傳感器。
[0014]優選的,所述活動底座的內壁開設有與壓塊相嚙合的卡槽,卡槽的深度沿著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該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通過調節塊沿著調節倉的內壁滑動時與阻值更大的電阻片嚙合,進而使得對角側的驅動電機轉速降低,對角側未與壓力傳感器在千斤頂的帶動下快速靠近壓力傳感器,當兩側的壓塊給予活動底座的壓力達到平衡時,即調節塊插入調節倉的深度相同時,活動底座復位,對角側的驅動電機的轉速同步,使千斤頂能同步對壓塊等量施壓,以此循環,使多組壓塊均與壓力傳感器抵接,當驅動電機仍在轉動而壓塊對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不再增大時,此時即或得千斤頂在該行程下的最大壓力極限,以此循環,同步采集多組千斤頂在不同行程下的壓力極限,大大提高了測量效率。
[0018]2、該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通過調節塊在插入調節倉時帶動傳動臂移動進而使得傳動臂的相背端與接通底座脫離,當全部的千斤頂均達到壓力極限時,活動底座在四周壓塊的作用下再次復位到固定底座的軸心處,完成數據采集后,轉動校正盤和限位底座,使得多組千斤頂均能與活動底座內不同深度的卡槽嚙合,以此循環,使每個千斤頂都能采集到的不同行程下的承壓極值,提高了數據的采集范圍,適用性更強。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專利技術校正盤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專利技術千斤頂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專利技術圖2中A區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專利技術固定底座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本專利技術調節倉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本專利技術圖6中B區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限位底座;2、測試機構;201、驅動螺桿;202、千斤頂;203、壓塊;204、活動底座;205、壓力傳感器;3、平衡機構;301、插軸;302、固定底座;303、調節塊;304、調節倉;305、傳動臂;306、接通底座;4、驅動電機;5、校正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8]實施例一:
[0029]請參閱圖1
?
4,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包括限位底座1,限位底座1的內部卡接有驅動電機4,驅動電機4的外壁轉動連接有測試機構2,測試機構2包括有驅動螺桿201,驅動螺桿201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千斤頂202,千斤頂202遠離驅動螺桿201的一側焊接有壓塊203,壓塊203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壓力傳感器205,壓力傳感器205的外壁通過導線與千斤頂202相接通,壓力傳感器205與千斤頂202之間設置有距離傳感器,壓力傳感器205的外壁焊接有活動底座204,活動底座204的內壁開設有與壓塊203相嚙合的卡槽,卡槽的深度沿著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測試機構2內壁焊接有平衡機構3,平衡機構3包括有插軸301,插軸301的外壁滑動連接有固定底座302,測試機構2的外壁滑動連接有校正盤5,校正盤5與活動底座204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校正盤5的內壁開設有與千斤頂202相嚙合的滑槽。
[0030]實施例二:
[0031]請參閱圖1
?
7,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包括限位底座1,限位底座1的內部卡接有驅動電機4,驅動電機4的外壁通過導線與接通底座306相接通,接通底座306的內壁焊接有厚度三毫米的弧形銅片,弧形銅片的內壁與傳動臂305的頂端相契合,驅動電機4的外壁轉動連接有測試機構2,測試機構2內壁焊接有平衡機構3,平衡機構3包括有插軸301,插軸301的外壁滑動連接有固定底座302,固定底座30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調節塊303,調節塊303的正面轉動連接有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包括限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1)的內部卡接有驅動電機(4),所述驅動電機(4)的外壁轉動連接有測試機構(2),所述測試機構(2)內壁焊接有平衡機構(3),所述平衡機構(3)包括有插軸(301),所述插軸(301)的外壁滑動連接有固定底座(302),所述測試機構(2)的外壁滑動連接有校正盤(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機構(2)包括有驅動螺桿(201),所述驅動螺桿(201)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千斤頂(202),所述千斤頂(202)遠離驅動螺桿(201)的一側焊接有壓塊(203),所述壓塊(203)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壓力傳感器(205),所述壓力傳感器(205)的外壁焊接有活動底座(20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千斤頂壓力極限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30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調節塊(303),所述調節塊(303)的正面轉動連接有傳動臂(305),所述傳動臂(305)的相背端轉動連接有接通底座(306),所述調節塊(303)的外壁滑動連接有調節倉(30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奎春,高政恩,余家耀,
申請(專利權)人:鄭奎春,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