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涉及林業工程技術領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透明防護罩,且透明防護罩的底面與底座的上表面相接觸,所述透明防護罩的內部設置有育苗床本體,所述底座的內部開設有兩個矩形槽,所述透明防護罩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支撐板。它能夠通過培育機構、澆水機構和調節機構之間的配合,利用培育機構可根據幼苗根莖的大小來調節培育殼內部的培育空間,從而能夠使幼苗可以更好的生長,利用澆水機構可便于對培育殼內部的幼苗進行澆水,利用調節機構可對育苗床本體的向陽角度進行調節,從而能夠使幼苗更好的接受光照,從而可有效增加幼苗的培育效果。的培育效果。的培育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
[0001]本技術涉及林業工程
,具體是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
技術介紹
[0002]林業工程,是指以森林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將各種工程技術應用于森林資源培育、開發利用及林產品加工的活動。林業工程包括林區規劃、森林培育森林保護、森林開采、木制品設計加工、開采設備的設計制造、木制品加工設備的設計制造、林區防火技術和裝備等,在對林業幼苗進行培育時,需要使用到育苗床。
[0003]現有的林業工程用育苗床不能夠對床體的向陽角度進行調節,從而不能夠使幼苗更好的接受光照,從而影響幼苗的培育效果;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透明防護罩,且透明防護罩的底面與底座的上表面相接觸,所述透明防護罩的內部設置有育苗床本體,所述底座的內部開設有兩個矩形槽,所述透明防護罩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支撐板,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底面分別插接在兩個矩形槽的內部,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調節機構,所述底座的內部設置有六個培育機構,所述育苗床本體的上方設置有澆水機構。
[0006]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外表面與育苗床本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外表面轉動連接有兩個第二支撐板,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底面均與底座的底面固定連接。<br/>[0007]進一步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與轉動軸的右端固定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培育機構包括培育殼,所述培育殼的底面與育苗床本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培育殼的內部螺紋連接有四個螺絲。
[0009]進一步的,四個所述螺絲的外表面均轉動連接有矩形擋板,四個所述矩形擋板的底面均與育苗床本體的上表面滑動連接。
[0010]進一步的,所述澆水機構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表面與透明防護罩的內底壁固定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內部與透明防護罩的內部均開設有進水孔,所述水箱的底面固定連通有噴頭。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術通過培育機構、澆水機構和調節機構之間的配合,利用培育機構可
根據幼苗根莖的大小來調節培育殼內部的培育空間,從而能夠使幼苗可以更好的生長,利用澆水機構可便于對培育殼內部的幼苗進行澆水,利用調節機構可對育苗床本體的向陽角度進行調節,從而能夠使幼苗更好的接受光照,從而可有效增加幼苗的培育效果。
[0014]2、本技術通過設置透明防護罩,不但可對幼苗進行保護,而且不會影響幼苗的光合作用,通過矩形槽和第一支撐板之間的配合,可便于對透明防護罩進行拆裝,通過設置噴頭,可更加均勻的對幼苗進行澆水。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透明防護罩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底座、育苗床本體、矩形槽、調節機構和培育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底座、矩形槽和調節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技術育苗床本體和培育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本技術澆水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底座;2、育苗床本體;3、矩形槽;4、透明防護罩; 5、第一支撐板;6、調節機構;601、轉動軸;602、第二支撐板;603、旋轉電機;7、培育機構;701、培育殼;702、螺絲;703、矩形擋板; 8、澆水機構;801、水箱;802、進水孔;803、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
[0023]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該裝置用于對林業幼苗進行培育,通過設置的調節機構6,可對育苗床本體2的向陽角度進行調節,從而能夠使幼苗更好的接受光照,從而可有效增加幼苗的培育效果。
[0024]參見圖1~圖6,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設置有透明防護罩4,且透明防護罩4的底面與底座1的上表面相接觸,透明防護罩4的內部設置有育苗床本體2,底座1的內部開設有兩個矩形槽3,兩個矩形槽3關于底座1的中心點對稱,透明防護罩4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支撐板5,兩個第一支撐板 5的底面分別插接在兩個矩形槽3的內部,底座1的上方設置有調節機構6,底座1的內部設置有六個培育機構7,六個培育機構7等距離分布在育苗床本體2上,育苗床本體2的上方設置有澆水機構8。
[0025]通過設置透明防護罩4,不但可對幼苗進行保護,而且不會影響幼苗的光合作用,通過矩形槽3和第一支撐板5之間的配合,可便于對透明防護罩4進行拆裝,利用培育機構7可根據幼苗根莖的大小來調節培育殼701內部的培育空間,從而能夠使幼苗可以更好的生長,利用澆水機構8可便于對培育殼701內部的幼苗進行澆水,利用調節機構6可對育苗床本體2的向陽角度進行調節,從而能夠使幼苗更好的接受光照,從而可有效增加幼苗的培育效果。
[0026]調節機構6包括轉動軸601,轉動軸601的外表面與育苗床本體 2的內壁固定連接,轉動軸601的外表面轉動連接有兩個第二支撐板 602,兩個第二支撐板602的底面均與底座
1的底面固定連接,育苗床本體2的內部開設有與轉動軸601相適配的通孔,兩個第二支撐板 602關于轉動軸601的中心點對稱。
[0027]其中一個第二支撐板60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603,旋轉電機603的輸出端與轉動軸601的右端固定連接,旋轉電機603可帶動轉動軸601、育苗床本體2和培育機構7轉動,從而就可對育苗床本體2的向陽角度進行調節,從而能夠使幼苗更好的接受光照,從而可有效增加幼苗的培育效果。
[0028]培育機構7包括培育殼701,培育殼701的底面與育苗床本體2 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培育殼701的內部螺紋連接有四個螺絲702,四個螺絲702分別位于培育殼701的四個面上,四個螺絲702的外表面均轉動連接有矩形擋板703,四個矩形擋板703的底面均與育苗床本體2的上表面滑動連接,育苗床本體2的上表面開設有與矩形擋板 703相適配的滑槽,擰動螺絲702,螺絲702可帶動矩形擋板703沿著滑槽在培育殼701的內部滑動,從而就可對培育殼701內部的培育空間進行調整,從而能夠使幼苗可以更好的生長。
[0029]澆水機構8包括水箱801,水箱801的上表面與透明防護罩4的內底壁固定連接,水箱801的內部與透明防護罩4的內部均開設有進水孔802,水箱801的底面固定連通有噴頭803,兩個進水孔802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設置有透明防護罩(4),且透明防護罩(4)的底面與底座(1)的上表面相接觸,所述透明防護罩(4)的內部設置有育苗床本體(2),所述底座(1)的內部開設有兩個矩形槽(3),所述透明防護罩(4)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支撐板(5),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板(5)的底面分別插接在兩個矩形槽(3)的內部,所述底座(1)的上方設置有調節機構(6),所述底座(1)的內部設置有六個培育機構(7),所述育苗床本體(2)的上方設置有澆水機構(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機構(6)包括轉動軸(601),所述轉動軸(601)的外表面與育苗床本體(2)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軸(601)的外表面轉動連接有兩個第二支撐板(602),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板(602)的底面均與底座(1)的底面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林業工程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所述第二支撐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建成,
申請(專利權)人:王建成,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