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包括下料機構,下料機構的下方設有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底端的一側設有添加機構,添加機構的下方設有魚雷罐本體,下料機構包括原料倉、固定臺、四個長度柱、四個防滑墊和四個螺紋柱,輸送機構包括電機底座、伺服電機、主動輪、從動輪和上料皮帶機,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廢鋼通過原料倉下落至上料皮帶機,再通過上料皮帶機輸送至下料倉,最終從下料倉掉落至魚雷罐內,將廢鋼添加至魚雷罐內,增加廢鋼消耗量,提高廢鋼比的同時,節省廢鋼處理場地的空間,還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廢鋼資源利用率,帶來的效益是顯著的,起到了較大的示范作用。用。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煉鋼
,具體為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
技術介紹
[0002]工作人員在煉鋼的初始步驟,是向電爐或轉爐內加入鐵水或廢鋼等原材料的操作,在轉爐出鋼后進行造渣、出渣,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廢鋼,廢鋼無法之間使用,需要對其進行處理,傳統廢鋼是在轉爐出鋼后用廢鋼斗向轉爐內加入廢鋼,由于受廢鋼場地、運輸車輛等工藝設備的限制,廢鋼加入量受限,降低了廢鋼的添加力度和處理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傳統廢鋼是在轉爐出鋼后用廢鋼斗向轉爐內加入廢鋼,由于受廢鋼場地、運輸車輛等工藝設備的限制,廢鋼加入量受限,降低了廢鋼的添加力度和處理效率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包括下料機構,所述下料機構的下方設有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底端的一側設有添加機構,所述添加機構的下方設有魚雷罐本體,所述下料機構包括原料倉、固定臺、四個長度柱、四個防滑墊和四個螺紋柱,所述輸送機構包括電機底座、伺服電機、主動輪、從動輪和上料皮帶機,所述添加機構包括四個自鎖伸縮桿、四個避震腳、安裝臺和下料倉,工作人員使用手部握住長度柱,工作人員使用另一只手轉動螺紋柱,螺紋柱表面的螺紋與長度柱內壁的螺紋相互匹配,所以螺紋柱相對于長度柱發生旋轉升降,螺紋柱從固定臺的底部推動,對原料倉的高度進行調節。
[0005]優選的,四個所述長度柱的內部均螺紋連接有螺紋柱,四個所述螺紋柱的頂端分別與固定臺底端的四個邊角轉動連接,所述固定臺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原料倉,四個所述長度柱的底端均固定安裝有防滑墊,廢鋼容納在原料倉內,原料倉的廢鋼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上料皮帶機上,防滑墊選用硅膠材料制成,防滑墊的安裝增加長度柱與地面的摩擦力。
[0006]優選的,所述電機底座的頂端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主動輪,所述上料皮帶機的傳動軸固定安裝有從動輪,所述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伺服電機通電后啟動,伺服電機帶動主動輪轉動,主動輪通過皮帶將轉動力傳遞至從動輪,從動輪帶動上料皮帶機的傳動軸轉動,上料皮帶機對廢鋼進行輸送。
[0007]優選的,所述上料皮帶機的兩側分別與正對的長度柱相鄰的一側固定連接,輸送機構通過上料皮帶機安裝在兩個長度柱之間。
[0008]優選的,四個所述自鎖伸縮桿的活動端分別與安裝臺底端的四個邊角固定連接,所述安裝臺的中部固定安裝有下料倉,四個所述自鎖伸縮桿的固定端均固定安裝有避震腳,工作人員松開對自鎖伸縮桿的固定,工作人員使用手部拉扯自鎖伸縮桿的活動端,自鎖伸縮桿的活動端沿著自鎖伸縮桿的固定端發生滑動,自鎖伸縮桿的長度發生改變,自鎖伸
縮桿從底部支撐安裝臺,對安裝臺的高度進行調節,間接的對下料倉的高度進行調節,便于下料倉承接上料皮帶機上輸送的廢鋼。
[0009]優選的,所述魚雷罐本體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承載臺,所述承載臺底端的四個邊角均固定安裝有移動輪,移動輪與地面接觸,工作人員推動承載臺,移動輪受到與地面的摩擦力發生轉動,便于工作人員轉移魚雷罐本體至下料倉的下方。
[0010]優選的,四個所述螺紋柱的表面均開設有若干個刻度線,工作人員通過肉眼觀察刻度線,了解螺紋柱相對于長度柱的暴露程度。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廢鋼通過原料倉下落至上料皮帶機,再通過上料皮帶機輸送至下料倉,最終從下料倉掉落至魚雷罐內,將廢鋼添加至魚雷罐內,增加廢鋼消耗量,提高廢鋼比的同時,節省廢鋼處理場地的空間,還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廢鋼資源利用率,帶來的效益是顯著的,起到了較大的示范作用。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側視圖;
[0013]圖2為本專利技術下料機構的側視圖;
[0014]圖3為本專利技術輸送機構的側視圖;
[0015]圖4為本專利技術添加機構的側視圖。
[0016]圖中:1、下料機構;101、原料倉;102、固定臺;103、長度柱;104、防滑墊;105、螺紋柱;106、刻度線;2、輸送機構;21、電機底座;22、伺服電機;23、主動輪;24、從動輪;25、上料皮帶機;3、添加機構;31、自鎖伸縮桿;32、避震腳;33、安裝臺;34、下料倉;4、魚雷罐本體;5、承載臺;6、移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請參閱圖1
?
4,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包括下料機構1,下料機構1的下方設有輸送機構2,輸送機構2底端的一側設有添加機構3,添加機構3的下方設有魚雷罐本體4,下料機構1包括原料倉101、固定臺102、四個長度柱103、四個防滑墊104和四個螺紋柱105,輸送機構2包括電機底座21、伺服電機22、主動輪23、從動輪24和上料皮帶機25,添加機構3包括四個自鎖伸縮桿31、四個避震腳32、安裝臺33和下料倉34,工作人員使用手部握住長度柱103,工作人員使用另一只手轉動螺紋柱105,螺紋柱105表面的螺紋與長度柱103內壁的螺紋相互匹配,所以螺紋柱105相對于長度柱103發生旋轉升降,螺紋柱105從固定臺102的底部推動,對原料倉101的高度進行調節。
[0019]四個長度柱103的內部均螺紋連接有螺紋柱105,四個螺紋柱105的頂端分別與固定臺102底端的四個邊角轉動連接,固定臺102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原料倉101,四個長度柱103的底端均固定安裝有防滑墊104,廢鋼容納在原料倉101內,原料倉101的廢鋼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上料皮帶機25上,防滑墊104選用硅膠材料制成,防滑墊104的安裝增加長度柱103與地面的摩擦力。
[0020]電機底座21的頂端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22,伺服電機22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主動
輪23,上料皮帶機25的傳動軸固定安裝有從動輪24,主動輪23與從動輪24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伺服電機22通電后啟動,伺服電機22帶動主動輪23轉動,主動輪23通過皮帶將轉動力傳遞至從動輪24,從動輪24帶動上料皮帶機25的傳動軸轉動,上料皮帶機25對廢鋼進行輸送。
[0021]上料皮帶機25的兩側分別與正對的長度柱103相鄰的一側固定連接,輸送機構2通過上料皮帶機25安裝在兩個長度柱103之間。
[0022]四個自鎖伸縮桿31的活動端分別與安裝臺33底端的四個邊角固定連接,安裝臺33的中部固定安裝有下料倉34,四個自鎖伸縮桿31的固定端均固定安裝有避震腳32,工作人員松開對自鎖伸縮桿31的固定,工作人員使用手部拉扯自鎖伸縮桿31的活動端,自鎖伸縮桿31的活動端沿著自鎖伸縮桿31的固定端發生滑動,自鎖伸縮桿31的長度發生改變,自鎖伸縮桿31從底部支撐安裝臺33,對安裝臺33的高度進行調節,間接的對下料倉34的高度進行調節,便于下料倉34承接上料皮帶機25上輸送的廢鋼。...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包括下料機構(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機構(1)的下方設有輸送機構(2),所述輸送機構(2)底端的一側設有添加機構(3),所述添加機構(3)的下方設有魚雷罐本體(4),所述下料機構(1)包括原料倉(101)、固定臺(102)、四個長度柱(103)、四個防滑墊(104)和四個螺紋柱(105),所述輸送機構(2)包括電機底座(21)、伺服電機(22)、主動輪(23)、從動輪(24)和上料皮帶機(25),所述添加機構(3)包括四個自鎖伸縮桿(31)、四個避震腳(32)、安裝臺(33)和下料倉(3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其特征在于:四個所述長度柱(103)的內部均螺紋連接有螺紋柱(105),四個所述螺紋柱(105)的頂端分別與固定臺(102)底端的四個邊角轉動連接,所述固定臺(102)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原料倉(101),四個所述長度柱(103)的底端均固定安裝有防滑墊(10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雷罐廢鋼添加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廷新,劉有方,李遠鶴,郭利,詹克宏,史守峰,
申請(專利權)人:本溪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