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用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工作效率高、清洗容量大、清洗效果好的創傷清洗機。
技術介紹
外傷治療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創傷面進行清潔及消毒處理,現有的常規清潔及消毒處理是人工以大規格的注射器噴射方式進行。注射器噴射一次清洗容量小,需多次注射器噴射才能完成創傷面清洗工作。醫護人員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清洗效率低,創傷面清洗質量受到局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降低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清洗消毒效果好的創傷清洗機。本技術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采用了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壓縮機與單向閥相連接,壓縮機將空氣壓縮后,經單向閥送入貯氣罐,貯氣罐的壓縮氣體經減壓閥送入貯液罐。由于氣室壓力的作用,將貯液罐內的清洗液壓出,經脈沖阻尼閥和輸液軟管送入清洗槍以直噴或脈沖噴射形式噴于欲清洗創傷面,從而實施對創傷面的清洗。同時,位于減壓閥前后的兩個壓力傳感器向數顯表提供壓力信號,由數顯表顯示相應的數值。貯液罐內設有液位傳感器,向數顯表提供液位訊號,由數顯表顯示液位數值。此外,清洗機底部安裝有萬向輪,可以方便移動,以適應不同的場合使用,也為患者病情爭取了時間。附圖說明附圖1為創傷清洗機的系統框圖;附圖2為創傷清洗機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附圖2對本技術的創傷清洗機作詳細的說明。如附圖1、附圖2所示,本技術的創傷清洗機,包括殼體12、壓縮機1,貯氣罐4、貯液罐8、清洗槍10和數顯表11,壓縮機1、貯氣罐4和貯液罐8設置在殼體1之中,壓縮機1的出氣口通過單向閥3與貯氣罐4相接,同時壓縮機1出氣口連接壓力繼電器2,貯氣罐4通過減壓閥6與貯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華江,劉波,徐鳳芹,張華金,李雪蓮,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