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包括沉淀池和膜生物反應室,沉淀池的起始端面設有廢液入口,其技術要點是:沉淀池與膜生物反應室之間設有爬坡式過濾板,沉淀池在靠近廢液入口側固定有空心隔離板,空心隔離板上端利用第一水平支撐板封閉上口,第一水平支撐板上方固定加壓泵,加壓泵入口與藥劑輸出管路連接,加壓泵的出口管路插入空心隔離板內,空心隔離板下端與沉淀池池底之間留有設定過流間距,空心隔離板朝向及背向廢液入口側及其下端面分別固定多個噴頭,沉淀池對應空心隔離板和爬坡式過濾板之間的位置設有爬坡式擋板。本裝置解決了現有制藥廢液處理裝置藥物與廢液不能充分融合的問題,大大減少藥物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廢水處理
,具體涉及一種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制藥企業排放的廢液已成為是國內主要廢水污染源,制藥用廢液,包括制藥企業在生產中成藥或西藥時所產生的廢水以及沖洗水等。藥物的生產過程,決定了制藥廢液的特點,因藥物種類不同,原輔材料種類亦有不同,導致廢液中成分差異大,而且污染物量多,難降解物質多, 給廢液收集處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0003]現有的制藥廢液處理裝置包括沉淀池、設于沉淀池上方的加藥器、與沉淀池連通的過濾池、與過濾池連通的膜生物反應室,通過沉淀池和加藥器使廢液中相關物質得到沉淀,經過濾池濾出沉淀物的廢水進入到膜生物反應室后,廢水經過生物濾芯去除有毒物質,極大程度的滿足廢液處理的要求。但是現有的制藥廢液處理裝置在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如下問題:
[0004]在液流沖擊下,加藥器加入的藥物與沉淀池中的廢液沒能充分融合時就被帶入過濾池中,因此,影響相關污染物的凝結和沉淀,嚴重影響廢液處理效果,也會造成藥物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可靠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解決現有制藥廢液處理裝置藥物與廢液不能充分融合的問題,大大減少藥物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0006]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包括沉淀池和膜生物反應室,沉淀池的起始端面設有廢液入口,其技術要點是:所述沉淀池與膜生物反應室之間設有爬坡式過濾板, 沉淀池在靠近廢液入口側固定有空心隔離板,所述空心隔離板的上端與第一水平支撐板的底面連接并利用第一水平支撐板封閉上口,所述第一水平支撐板的上方固定有加壓泵,所述加壓泵的入口與藥劑輸出管路連接,加壓泵的出口管路末端插入空心隔離板內,所述空心隔離板的下端與沉淀池池底之間留有設定過流間距,所述空心隔離板朝向及背向廢液入口側及其下端面分別固定多個噴頭,所述沉淀池對應空心隔離板和爬坡式過濾板之間的位置設有兩個以上爬坡式擋板。
[0008]上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所述加壓泵的出口管路上設有單向閥,避免返流。
[0009]上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所述爬坡式過濾板具有面向廢液入口的階梯式擋面,爬坡式過濾板的各個臺階面上均勻設有多個過濾通孔,所述過濾通孔的一端設有過濾網。
[0010]上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所述爬坡式擋板具有面向廢液入口的階梯式擋
面,爬坡式擋板的各個臺階面上嵌裝有吸附用填料。
[0011]上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所述沉淀池在爬坡式過濾板、爬坡式擋板的頂端上方分別固定第二水平支撐板和第三水平支撐板,所述第二水平支撐板和第三水平支撐板上分別均勻設有多個第一沖洗噴頭和第二沖洗噴頭;所述第一沖洗噴頭和第二沖洗噴頭的入口分別利用管路與沖洗水泵的出口管路連通,所述沖洗水泵的入口管路末端插入膜生物反應室后方的清水池中,所述沖洗水泵的入口管路另與水源連接的補水管路連通,所述補水管路和沖洗水泵的入口管路上分別設有控制閥。
[0012]上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所述膜生物反應室中設有生物濾芯,所述生物濾芯利用支架固定于膜生物反應室底面,支架內設有鼓風盤,所述鼓風盤通過風管與膜生物反應室外部鼓風機連通,所述生物濾芯的頂部設有出液管路且出液管路的末端與提升泵入口連接,所述提升泵出口管路插入清水池中,所述清水池的上部側壁上設有溢流出口。
[0013]上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所述沉淀池中設有多個浮球組,每個浮球組由多個連接于一體的浮球構成,各個浮球組飄浮于水面上,起到穩流作用。
[0014]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術中,廢液通過藥物處理、爬坡式過濾板過濾、膜生物反應室處理后進入清水池中,得到凈化目的。在此過程中,由于沉淀池在靠近廢液入口側固定有空心隔離板,通過空心隔離板表面的各個噴頭,將廢液處理用藥劑噴入到廢液入口周圍,由于各個噴頭是分散布置,故增加了藥劑與廢液的接觸面積,保證了藥劑與廢液充分混合,解決了現有制藥廢液處理裝置藥物與廢液不能充分融合的問題,大大減少藥物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0016]2、沉淀池中的爬坡式擋板阻擋了凝結物向過濾板側移動,同時爬坡式擋板上的吸附用填料吸附大部分污染物,避免了凝結物向爬坡式過濾板移動從而堵塞爬坡式過濾板,延長了使用周期。
[0017]3、采用過濾后的清水池中的水對爬坡式擋板和爬坡式過濾板進行清洗,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空心隔離板及外圍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第一水平支撐板、2.加壓泵、3.單向閥、4.第三水平支撐板、5.第二沖洗噴頭、6.第二水平支撐板、7.第一沖洗噴頭、8.沖洗水泵、9.提升泵、10.入口管路、11.補水管路、12.溢流出口、13.清水池、14.膜生物反應室、15.支架、16.鼓風盤、17.生物濾芯、18.風管、19.爬坡式過濾板、20.浮球組、21.爬坡式擋板、22.吸附用填料、23.噴頭、24.廢液入口、25.空心隔離板、26.排污口、27.沉淀池。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根據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描述。
[0022]如圖1、圖2所示,該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包括沉淀池27和膜生物反應室14,沉淀池27的起始端面設有廢液入口24。
[0023]其中,所述沉淀池27與膜生物反應室14之間設有爬坡式過濾板19。所述爬坡式過
濾板19具有面向廢液入口24的階梯式擋面,爬坡式過濾板19的各個臺階面上均勻設有多個過濾通孔,所述過濾通孔的一端設有過濾網(圖中省略)。
[0024]沉淀池27在靠近廢液入口24側固定有空心隔離板25,所述空心隔離板25的上端與第一水平支撐板1的底面連接并利用第一水平支撐板1封閉上口,所述第一水平支撐板1的上方固定有加壓泵2,所述加壓泵2的入口與藥劑輸出管路連接,加壓泵2的出口管路末端插入空心隔離板25內,所述空心隔離板25的下端與沉淀池27池底之間留有設定過流間距,所述空心隔離板25朝向及背向廢液入口24側及其下端面分別固定多個噴頭23。所述加壓泵2的出口管路上設有單向閥3,避免返流。所述沉淀池27中設有多個浮球組20,每個浮球組20由多個連接于一體的浮球構成,各個浮球組20飄浮于水面上,起到穩流作用。
[0025]所述沉淀池27對應空心隔離板25和爬坡式過濾板19之間的位置設有兩個爬坡式擋板21。所述爬坡式擋板21具有面向廢液入口24的階梯式擋面,爬坡式擋板21的各個臺階面上嵌裝有吸附用填料22。
[0026]所述沉淀池27在爬坡式過濾板19、爬坡式擋板21的頂端上方分別固定第二水平支撐板6和第三水平支撐板4,所述第二水平支撐板6和第三水平支撐板4上分別均勻設有多個第一沖洗噴頭7和第二沖洗噴頭5;所述第一沖洗噴頭7和第二沖洗噴頭5的入口分別利用管路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包括沉淀池和膜生物反應室,沉淀池的起始端面設有廢液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與膜生物反應室之間設有爬坡式過濾板, 沉淀池在靠近廢液入口側固定有空心隔離板,所述空心隔離板的上端與第一水平支撐板的底面連接并利用第一水平支撐板封閉上口,所述第一水平支撐板的上方固定有加壓泵,所述加壓泵的入口與藥劑輸出管路連接,加壓泵的出口管路末端插入空心隔離板內,所述空心隔離板的下端與沉淀池池底之間留有設定過流間距,所述空心隔離板朝向及背向廢液入口側及其下端面分別固定多個噴頭,所述沉淀池對應空心隔離板和爬坡式過濾板之間的位置設有兩個以上爬坡式擋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泵的出口管路上設有單向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式過濾板具有面向廢液入口的階梯式擋面,爬坡式過濾板的各個臺階面上均勻設有多個過濾通孔,所述過濾通孔的一端設有過濾網。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藥用廢液收集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式擋板具有面向廢液入口的階梯式擋面,爬坡式擋板的各個臺階面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宇,時洋,謝志梅,
申請(專利權)人:本溪恒康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