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石油鉆機轉盤,包括:轉盤殼體,所述轉盤殼體的內部設置有轉芯套筒,所述轉芯套筒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一,所述錐齒輪一的一側傳動連接有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錐齒輪二,所述錐齒輪二的外壁嚙合連接有齒環,所述齒環的外壁等距傳動連接有多個齒軸,所述齒軸的外壁轉動連接有定位殼,多個所述定位殼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支撐環架;所述齒環通過離心力將潤滑油轉移至錐齒輪一的頂端。該石油鉆機轉盤,通過齒環將潤滑油轉移至錐齒輪一的上表面,利用錐齒輪一轉動產生的離心力,配合錐齒輪二,實現錐齒輪一齒面的全面潤滑油覆蓋,便于整體錐齒輪副保持工作狀態,降低磨損,降低打齒可能性的出現。降低打齒可能性的出現。降低打齒可能性的出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石油鉆機轉盤
[0001]本技術涉及鉆機轉盤
,尤其涉及一種石油鉆機轉盤。
技術介紹
[0002]在現有技術中,轉盤是石油鉆機中的重要設備之一,轉盤在石油鉆機作業中主要起到支撐和旋轉作用,驅動轉盤旋轉可進行鉆井作業。
[0003]經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2021659290.8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帶有輔助油箱的石油鉆機轉盤,包括底座和轉臺;底座上裝有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臺呈一體式回轉結構;轉臺的一側設置有齒輪腔;齒輪腔一側焊接有支撐半套;支撐半套一側的底座上焊接有銜接圈;銜接圈與支撐半套焊接連接;支撐半套下方的底座上裝有輔助油箱;輔助油箱通過齒輪腔上設置的流通孔與其連通;所述的輔助油箱由底板、側板和面板構成;支撐半套下方的底座上焊接有底板;底板兩側焊接有側板;側板的上端與支撐半套之間焊接有面板;底板、側板和面板的一端與轉臺焊接密封連接;底板、側板和面板的另一端與底座密封連接;底板、側板和面板在轉臺和底座的配合下即可形成密閉的空間形成輔助油箱。
[0004]上述專利存在以下不足:該石油鉆機轉盤,采用了增加輔助油箱和加熱管的結構設計;不僅增加了潤滑油的儲存空間,而且當潤滑油出現凍住結冰的問題時,將外部蒸汽接入加熱管可以通過直接加熱的方式為潤滑油加熱;
[0005]但是該裝置在使用過程中,通過輔助油腔對錐齒輪副進行潤滑,若需要保持長期潤滑,輔助油腔內部的潤滑油需要保持一定的數量,但是錐齒輪副的一個錐齒輪固定安裝在轉臺的外壁,在高速轉動過程中,該錐齒輪表面是通過轉動軸安裝的錐齒輪進行輔助潤滑,轉動軸上的錐齒輪在嚙合過程中,粘接在轉臺上的潤滑油相對較少,長時間的工作過程中,會出現兩個錐齒輪磨損程度不一的情況,錐齒輪之間嚙合不完全,出現打齒的情況,縮減錐齒輪副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石油鉆機轉盤。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石油鉆機轉盤,包括:
[0009]轉盤殼體,所述轉盤殼體的內部設置有轉芯套筒,所述轉芯套筒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一,所述錐齒輪一的一側傳動連接有傳動組件;
[0010]所述傳動組件包括錐齒輪二,所述錐齒輪二的外壁嚙合連接有齒環,所述齒環的外壁等距傳動連接有多個齒軸,所述齒軸的外壁轉動連接有定位殼,多個所述定位殼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支撐環架;
[0011]所述齒環通過離心力將潤滑油轉移至錐齒輪一的頂端,所述錐齒輪一通過離心力將潤滑油從頂端轉移至側面。
[0012]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盤殼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安裝套筒,所
述安裝套筒的頂端設置有轉臺,所述轉臺與轉芯套筒固定連接。
[0013]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芯套筒外壁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輔助軸承,所述輔助軸承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軸承封蓋。
[0014]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錐齒輪二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貫穿轉盤殼體并向外延伸,其延伸端固定安裝有連接法蘭。
[0015]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錐齒輪二的一側底部設置有熱交換管道,所述熱交換管道的兩端均貫穿轉盤殼體并延伸端,兩個延伸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出水閥和進水閥。
[0016]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傳動軸外壁的中部轉動連接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與熱交換管道固定連接。
[0017]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傳動軸的一端套接有端部套筒,所述端部套筒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連接端蓋。
[0018]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盤殼體的正面固定安裝有密封封蓋,所述密封封蓋的正面依次安裝有出油閥口和進油閥口。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石油鉆機轉盤,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該石油鉆機轉盤,通過齒環將潤滑油轉移至錐齒輪一的上表面,利用錐齒輪一轉動產生的離心力,配合錐齒輪二,實現錐齒輪一齒面的全面潤滑油覆蓋,便于整體錐齒輪副保持工作狀態,降低磨損,降低打齒可能性的出現。
[0021]2.該石油鉆機轉盤,通過熱交換管道使水與潤滑油進行熱交換,使潤滑油在任何溫度下,均可以保證錐齒輪副的正常工作,同時可以實現錐齒輪副的散熱與保溫。
[0022]該裝置中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技術整體裝配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技術轉盤殼體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技術傳動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轉盤殼體;2、安裝套筒;3、轉臺;4、密封封蓋;5、出油閥口;6、進油閥口;7、連接端蓋;8、轉盤軸承;9、錐齒輪一;10、錐齒輪二;11、齒環;12、齒軸;13、定位殼;14、傳動軸;15、轉芯套筒;16、輔助軸承;17、軸承封蓋;18、支撐環架;19、連接卡槽;20、限位板;21、端部套筒;22、連接法蘭;23、熱交換管道;24、出水閥;25、進水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8]一種石油鉆機轉盤,如圖1
?
3所示,包括:
[0029]轉盤殼體1安裝在石油鉆機機架的頂端,轉盤殼體1的一側頂端開設有安裝槽,安裝槽的內部設置有轉芯套筒15,轉芯套筒15外壁的頂部固定套接有轉盤軸承8,轉盤軸承8
的外壁與安裝槽的側壁固定連接。
[0030]安裝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安裝套筒2,安裝套筒2的頂端設置有轉臺3,轉臺3與轉芯套筒15設置為一體鑄造成型;如圖2所示,轉臺3的內壁開設有連接卡槽19,用于卡接固定鉆桿的直線軸承。
[0031]轉芯套筒15外壁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輔助軸承16,輔助軸承16配合轉盤軸承8對轉芯套筒15進行定位,穩定轉芯套筒15的轉動;輔助軸承16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軸承封蓋17,軸承封蓋17用于封堵輔助軸承16,減少輔助軸承16與外界接觸的可能。
[0032]轉芯套筒15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一9,錐齒輪一9設置于安裝槽的底端,并處于轉盤軸承8的下方,其所處空間可暫時存儲潤滑油,錐齒輪一9的一側傳動連接有傳動組件;轉盤殼體1內部的一端開設有潤滑油腔,潤滑油腔與安裝槽相互貫通。
[0033]傳動組件包括錐齒輪二10,錐齒輪二10的外壁嚙合連接有齒環11,齒環11的內壁、外壁均開設有齒牙,齒環11的外壁等距傳動連接有多個齒軸12,齒軸12的外壁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定位殼13,定位殼13固定安裝在潤滑油腔的內壁。
[0034]多個定位殼13的正面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支撐環架18,支撐環架18與潤滑油腔的內壁固定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石油鉆機轉盤,其特征在于,包括:轉盤殼體(1),所述轉盤殼體(1)的內部設置有轉芯套筒(15),所述轉芯套筒(15)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一(9),所述錐齒輪一(9)的一側傳動連接有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錐齒輪二(10),所述錐齒輪二(10)的外壁嚙合連接有齒環(11),所述齒環(11)的外壁等距傳動連接有多個齒軸(12),所述齒軸(12)的外壁轉動連接有定位殼(13),多個所述定位殼(13)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支撐環架(18);所述齒環(11)通過離心力將潤滑油轉移至錐齒輪一(9)的頂端,所述錐齒輪一(9)通過離心力將潤滑油從頂端轉移至側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油鉆機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殼體(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安裝套筒(2),所述安裝套筒(2)的頂端設置有轉臺(3),所述轉臺(3)與轉芯套筒(15)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石油鉆機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芯套筒(15)外壁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輔助軸承(16),所述輔助軸承(16)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軸承封蓋(1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鵬,曹久帥,涂洪健,
申請(專利權)人:楊鵬,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