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天然植物花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飲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天然植物花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涼茶是粵、港、澳地區人民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土特征,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原料,食用、總結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濕等功效,伴隨人們日常生活的飲料。涼茶的原料多是一些藥食同源的天然植物,例如菊花、夏枯草、甘草、雞蛋花、金銀花、布渣葉、羅漢果、仙草等。菊花、夏枯草等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甘草、雞蛋花和金銀花等植物藥性甘,具有補脾益氣、疏散風熱、預防中暑、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功效;布渣葉、羅漢果、仙草等植物性涼,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用于飲食積滯、感冒發熱、濕熱黃疸。但目前市場上的涼茶飲料風味較單一,且中藥味較明顯,所針對的消費者類型有限。
[0003]茉莉花茶是市場上銷量最大的一個花茶的種類,茉莉花的香氣一直為廣大飲花茶的人所喜愛,被譽為可窨花茶的玫瑰、薔薇、蘭蕙等眾生之冠。傳統的茉莉花茶深加工產品多采用純水浸提,這樣會使得茉莉花香氣散失揮發,后續產品高溫滅菌的工藝更使得茉莉花茶湯香氣進一步散失,并使茶湯產生熟湯味,缺失了新鮮茶葉的干茶香;此方法制備的茉莉花茶湯在存放過程中也容易形成沉淀,對產品穩定性造成影響。
[0004]鑒于此,有必要改進現有的茉莉花茶提取工藝,以更好地保留其風味,并將茉莉花茶風味應用于涼茶之中,以提升其口感和營養價值。
專利技術內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天然植物花茶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組成:天然植物提取液5
?
10%,茉莉花茶提取液20
?
40%,三氯蔗糖0.015
?
0.02%,β
?
環狀糊精0.04
?
0.05%,D
?
異抗壞血酸鈉0.08
?
0.1%,食用香精0.05
?
0.06%,余量為純凈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花茶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提取液中的固形物含量≥13.5Brix,所述茉莉花茶提取液中的固形物含量≥2.0Brix。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花茶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仙草40
?
60份、菊花5
?
9份、夏枯草6
?
10份、甘草2
?
6份、雞蛋花17
?
22份、金銀花5
?
10份、布渣葉1
?
5份、羅漢果0.5
?
1.5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花茶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提取液的制備方法為:(1)清洗:將原料清洗至無明顯泥沙雜質,清洗后的原料分為主料仙草,和輔料菊花、夏枯草、甘草、雞蛋花、金銀花、布渣葉、羅漢果;(2)投料:向提取罐中將所述步驟(1)所得原料進行分級投料:先投1/3主料,再投1/2輔料,再投1/3主料,再投1/2輔料,再投1/3主料;(3)一次提取:向提取罐中加入物料總重量15
?
18倍的熱水,加熱保溫提取,提取結束后經振動篩過濾,過濾后冷卻,得到天然植物料渣和第一次天然植物提取液;(4)二次提取:向步驟(3)所得天然植物料渣中加入物料總重量12
?
16倍的熱水,加熱保溫,提取結束后經振動篩過濾,得到第二次天然植物提取液;將第二次天然植物提取液與第一次天然植物提取液混合得到混合天然植物提取液;(5)離心:將混合天然植物提取液冷卻至20
?
30℃,碟式離心,排渣周期為180
?
240s/次,離心流量為4
?
5T/hr,得到離心后的提取液;(6)濃縮:將離心后的提取液進行RO濃縮,RO濃縮溫度25
?
30℃,濃縮時間2
?
2.5h,出料濃度≥13.5Brix,濃縮后冷卻至10
?
14℃,得到天然植物提取液。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花茶飲料,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一次提取的加熱溫度為91
?
95℃,提取時間為60
?
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芷芊,何群仙,彭永華,陳春鳳,
申請(專利權)人:婺源縣聚芳永茶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