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獲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業(yè)務方發(fā)送的第一請求信息;響應于第一請求信息,通過第一組件中封裝的計算類程序解析第一請求信息,得到第一標識信息,計算類程序由第一業(yè)務方開發(fā);通過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獲取與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動作類程序由平臺方開發(fā);第二組件用于獲取多個業(yè)務方所需的多個應答信息;將第一應答信息發(fā)送至第一業(yè)務方。根據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實施例,能夠節(jié)約數據獲取成本。能夠節(jié)約數據獲取成本。能夠節(jié)約數據獲取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數據獲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數據處理
,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據獲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技術介紹
[0002]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邊緣設備的周圍網絡環(huán)境中有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很多業(yè)務方都希望通過邊緣設備獲取所需的數據。
[0003]目前,邊緣設備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業(yè)務方若想要通過邊緣設備獲取所需的數據,需要預先進行大量的交叉編譯工作,以用于適配不同類型的邊緣設備,導致數據獲取的成本很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據獲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能夠降低數據獲取的成本。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5]在本專利技術實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種數據獲取方法,應用于邊緣設備集群,邊緣設備集群中的邊緣設備中包括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包括:
[0006]接收第一業(yè)務方發(fā)送的第一請求信息;
[0007]響應于第一請求信息,通過第一組件中封裝的計算類程序解析第一請求信息,得到第一標識信息,計算類程序由第一業(yè)務方開發(fā);
[0008]通過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獲取與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動作類程序由平臺方開發(fā);第二組件用于獲取多個業(yè)務方所需的多個應答信息;
[0009]將第一應答信息發(fā)送至第一業(yè)務方。
[0010]在本專利技術實施的第二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數據獲取裝置,應用于邊緣設備集群,邊緣設備集群中的邊緣設備中包括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包括:
[0011]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第一業(yè)務方發(fā)送的第一請求信息;
[0012]解析模塊,用于響應于第一請求信息,通過第一組件中封裝的計算類程序解析第一請求信息,得到第一標識信息,計算類程序由第一業(yè)務方開發(fā);
[0013]獲取模塊,用于通過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獲取與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動作類程序由平臺方開發(fā);第二組件用于獲取多個業(yè)務方所需的多個應答信息;
[0014]發(fā)送模塊,用于將第一應答信息發(fā)送至第一業(yè)務方。
[0015]在本專利技術實施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存儲有指令,當其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計算機執(zhí)行上述任一所述的數據轉發(fā)方法。
[0016]在本專利技術實施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包含指令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當其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計算機執(zhí)行上述任一所述的數據獲取方法。
[0017]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獲取方法,通過響應于第一業(yè)務方發(fā)送的第一請求信息,通過第一組件中封裝的計算類程序解析第一請求信息,得到用于指示第一業(yè)務方想要獲取的數據的第一標識信息,其中,由于第一組件中封裝有由第一業(yè)務方開發(fā)的計算類程序,所以解析過程可以滿足第一業(yè)務方的自身需求,高效準確解析第一請求信息,得到第一標識信息。然后,通過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獲取與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動作類程序由平臺方開發(fā),其中,由于第二組件中封裝有由平臺方開發(fā)的動作類程序,也就是說,平臺方負責維護業(yè)務方與邊緣設備集群中的每個邊緣設備的交互。這里,無需業(yè)務方維護與邊緣設備集群中的每個邊緣設備的連接關系,業(yè)務方只需發(fā)送第一請求信息,即可獲取想要的第一應答信息,無需花費時間和精力在維護邊緣設備集群上。并且第二組件用于獲取多個業(yè)務方所需的多個應答信息,即每個業(yè)務方都可以通過第二組件獲取所需的應答信息,能夠提升第二組件的復用率,節(jié)約數據獲取成本。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9]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目前的數據獲取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據獲取方法的流程圖;
[0021]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據獲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數據獲取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硬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
[0025]下面對本專利技術中涉及的技術術語進行說明:
[0026]邊緣設備,是可以向企業(yè)或服務提供商核心網絡提供入口點的設備。例如:路由器、路由交換機、集成接入設備、多路復用器,以及各種城域網和廣域網接入設備。
[0027]WebAssembly,是一個虛擬指令集體系架構(virtual ISA),整體架構包括核心的指令集體系架構定義、二進制編碼和程序語義的定義與執(zhí)行,以及面向不同的嵌入環(huán)境的應用編程接口。
[0028]Actor模型,是一個概念模型,用于處理并發(fā)計算。它定義了一系列系統(tǒng)組件應該如何動作和交互的通用規(guī)則。Actor模型本質上是一種計算模型,基本的計算單元稱為Actor,換言之,在Actor模型中,所有的計算都是在Actor中執(zhí)行的。并且Actor之間是完全隔離的,不會共享任何變量。
[0029]消息中間件,是基于隊列與消息傳遞技術,在網絡環(huán)境中為應用系統(tǒng)提供同步或異步、可靠的消息傳輸的支撐性軟件系統(tǒng)。
[0030]交叉編譯,是在一個平臺上生成另一個平臺上的可執(zhí)行代碼。同一個體系結構可以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同樣,同一個操作系統(tǒng)也可以在不同的體系結構上運行。
[003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獲取方法至少可以應用于下述應用場景中,下面進行說明。
[0032]隨著計算機處理器的高速發(fā)展,存儲系統(tǒng)與處理器之間的速度差異,已經成為了制約整個系統(tǒng)性能的瓶頸。邊緣計算在數據存儲和處理方面具有較強的實時性需求,邊緣計算存儲系統(tǒng)更加具有低延時、大容量、高可靠性等特點。邊緣設備中有大量閑置的處理器資源,邊緣設備的周圍網絡環(huán)境中有大量的有價值的數據需要分析。很多業(yè)務方都希望通過邊緣設備獲取所需的數據,其中,邊緣設備可以看作是業(yè)務方和后臺服務器中間的一個節(jié)點,后臺服務器是業(yè)務方想要獲取的數據的來源。
[0033]目前,業(yè)務方獲取數據的方式、數據格式和邊緣設備的類型都是多種多樣的。業(yè)務方若想要通過邊緣設備獲取所需的數據,為了適配不同類型的邊緣設備,需要預先進行大量的交叉編譯工作。而且,如果獲取數據的方式或數據格式發(fā)生更改,業(yè)務方為了適配不同類型的邊緣設備,需要對每個邊緣設備都進行交叉編譯工作。由此,導致開發(fā)和維護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0034]如圖1所示,業(yè)務方需要維護與邊緣設備集群中的每個邊緣設備的連接關系。每個業(yè)務方,具體需要做的工作包括:編寫不同的編程庫,并將其編譯得到編譯文件,并將編譯文件部署于多個邊緣設備,以用于適配不同類型的邊緣設備。由此,開發(fā)和維護的成本很高。
[0035]基于上述應用場景,下面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獲取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0036]下面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獲取方法進行說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邊緣設備集群,所述邊緣設備集群中的邊緣設備中包括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業(yè)務方發(fā)送的第一請求信息;響應于所述第一請求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組件中封裝的計算類程序解析所述第一請求信息,得到第一標識信息,所述計算類程序由所述第一業(yè)務方開發(fā);通過所述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獲取與所述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所述動作類程序由平臺方開發(fā);所述第二組件用于獲取多個業(yè)務方所需的多個應答信息;將所述第一應答信息發(fā)送至所述第一業(yè)務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過所述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獲取與所述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通過多個所述第一組件中封裝的計算類程序,對所述第一應答信息進行并行處理,得到多個第一結果信息;將所述多個第一結果信息發(fā)送至所述第一業(yè)務方,并存儲于所述邊緣設備集群對應的邊緣數據庫,以用于多個第二業(yè)務方從所述邊緣數據庫中獲取所述第一結果信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第二業(yè)務方發(fā)送的第二請求信息,所述第二請求信息包括第二標識信息;通過所述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從所述邊緣數據庫中獲取與所述第二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二結果信息;所述邊緣數據庫中存儲有多組相對應的標識信息和結果信息;將所述第二結果信息發(fā)送至所述第二業(yè)務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請求信息包括第一業(yè)務方身份信息,所述通過所述第二組件中封裝的動作類程序,獲取與所述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包括:基于預設權限關系,確定與所述第一業(yè)務方身份信息對應的第一權限信息,其中,所述預設權限關系包括至少一組相對應的業(yè)務方身份信息和權限信息,每個所述權限信息中包括至少一個預設標識信息;在所述第一標識信息與所述第一權限信息中包括的任一個第一預設標識信息相匹配的情況下,通過所述第二組件,獲取與所述第一標識信息對應的第一應答信息。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響應于所述第一請求信息,通過所述第一組件中封裝的計算類程序解析所述第一請求信息,得到第一標識信息之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洋,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奇藝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