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工件搬運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包括載板,所述載板頂端固定安裝有框板,所述框板內部設置有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包括雙向電機、夾板、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裝在載板頂端,所述雙向電機固定安裝在隔板頂端,所述隔板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雙向電機輸出端固定安裝有雙向螺紋桿,所述雙向螺紋桿貫穿隔板頂端伸入移動槽中,通過設置固定機構,可以使夾板對輪輞進行夾緊,防止輪輞在搬運過程中在框板內部晃動,與其內壁產生碰撞造成損傷,影響輪輞的后續使用,解決了現有的搬運裝置不具備對輪輞限位固定的功能,導致輪輞在搬運過程中容易受損的問題。題。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工件搬運
,具體為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輪輞俗稱輪圈,是車輪周邊安裝輪胎的部件,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而具有輪輞的輪胎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此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沖性能。同時,還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
[0003]輪輞加工與輪胎安裝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空間內進行,通常在輪輞加工完成后,工作中人員利用推車將輪輞運送至傳送帶附近,但是現有的搬運裝置不具備對輪輞進行限位固定的功能,導致在運輸過程中受到顛簸時可能會與運輸箱體內壁產生碰撞受損,影響輪輞的后續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包括載板,所述載板頂端固定安裝有框板,所述框板內部設置有固定機構;
[0006]所述固定機構包括雙向電機、夾板、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裝在載板頂端,所述雙向電機固定安裝在隔板頂端,所述隔板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雙向電機輸出端固定安裝有雙向螺紋桿,所述雙向螺紋桿貫穿隔板頂端伸入移動槽中,且所述雙向螺紋桿底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移動槽內壁底端,所述雙向螺紋桿靠近上下兩端外壁分別螺紋套設有移動塊一與移動塊二,所述夾板一側固定安裝固定塊,所述移動塊一一側鉸接有折疊板一,所述折疊板一一端與固定塊鉸接,所述移動塊二一側鉸接有折疊板二,所述折疊板二與固定塊鉸接,所述移動塊一與移動塊二外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滑板一,所述限位滑板一與移動槽內壁開設限位滑槽一滑動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隔板頂端固定安裝有隔箱,所述雙向電機設置在隔箱內部,通過設置隔箱,可以對雙向電機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保證雙向電機正常使用壽命。
[0008]優選的,所述夾板另一側與框板內壁均固定安裝有夾墊,通過設置夾墊,可以對輪輞起到一定保護作用,防止輪輞在夾緊過程中受損。
[0009]優選的,所述載板底端開設有緩沖槽,所述緩沖槽插接有頂板,所述頂板底端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底端固定安裝有移動輪。
[0010]優選的,所述頂板外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滑板二,所述限位滑板二與緩沖槽內壁開設的限位滑槽二滑動連接,通過設置限位滑板二,可以對頂板起到限位作用,使頂板在移動時更加靈活穩定。
[0011]優選的,所述支撐板頂端固定安裝有抵墊,通過設置抵墊,防止輪輞質量過大,顛
簸幅度大時,支撐板與載板產生硬性碰撞受損,提高緩沖減震強度,降低搬運裝置的使用局限性。
[0012]優選的,所述頂板頂端固定安裝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頂端固定安裝在緩沖槽內壁頂端,通過設置減震彈簧,可以對載板起到一定的減震緩沖效果,避免輪輞在載板上產生抖動碰撞,受到損傷,進一步提高對輪輞在搬運過程的保護。
[0013]優選的,所述載板頂端固定安裝有防滑墊,所述載板一側固定安裝有推把,通過設置防滑墊,增加輪輞與載板之間的摩擦。
[0014]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該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該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通過設置固定機構,可以使夾板對輪輞進行夾緊,防止輪輞在搬運過程中在框板內部晃動,與其內壁產生碰撞造成損傷,影響輪輞的后續使用,解決了現有的搬運裝置不具備對輪輞限位固定的功能,導致輪輞在搬運過程中容易受損的問題;
[0016](2)、該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通過緩沖槽、頂板、減震彈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對載板起到一定的減震緩沖效果,避免輪輞在載板上產生抖動碰撞,受到損傷,進一步提高對輪輞在搬運過程的保護,且通過設置抵墊,防止輪輞質量過大,顛簸幅度大時,支撐板與載板產生硬性碰撞受損,提高緩沖減震強度,降低搬運裝置的使用局限性,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正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框板俯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載板2.框板3.固定機構4.夾墊5.防滑墊6.緩沖槽7.頂板8.減震彈簧9.限位滑板一10.支撐板11.抵墊12.移動輪13.推把301.雙向電機302.隔箱303.雙向螺紋桿304.移動塊一305.移動塊二306.折疊板一307.固定塊308.折疊板二309.夾板310.隔板311.限位滑板二312.移動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
?
4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包括載板1,載板1頂端固定安裝有防滑墊5,載板1一側固定安裝有推把13,通過設置防滑墊5,增加輪輞與載板1之間的摩擦,載板1底端開設有緩沖槽6,緩沖槽6插接有頂板7,頂板底端固定安裝有支撐板10,支撐板10底端固定安裝有移動輪12,頂板7外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滑板二311,限位滑板二311與緩沖槽6內壁開設的限位滑槽二滑動連接,通過設置限位滑板二311,可以對頂板7起到限位作用,使頂板7在移動時更加靈活穩定,支撐板10頂端固定安裝有抵墊11,通過設置抵墊11,防止輪輞質量過大,顛簸幅度大時,支撐板10與載板1產生硬性碰撞受損,提高緩沖減震強度,降低搬運裝置的使用局限性,頂板7頂端固定安裝有減震彈簧8,減震彈簧8頂端固定安裝在緩沖槽6內壁頂端,通過設置減震彈簧8,可以對載板1起到
一定的減震緩沖效果,避免輪輞在載板1上產生抖動碰撞,受到損傷,進一步提高對輪輞在搬運過程的保護,載板1頂端固定安裝有框板2,框板2內部設置有固定機構3;
[0023]固定機構3包括雙向電機301、夾板309、隔板310,夾板309另一側與框板2內壁均固定安裝有夾墊4,通過設置夾墊4,可以對輪輞起到一定保護作用,防止輪輞在夾緊過程中受損,隔板310頂端固定安裝有隔箱302,雙向電機301設置在隔箱302內部,通過設置隔箱302,可以對雙向電機301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保證雙向電機301正常使用壽命,隔板310固定安裝在載板1頂端,雙向電機301固定安裝在隔板310頂端,隔板310上開設有移動槽312,雙向電機301輸出端固定安裝有雙向螺紋桿303,雙向螺紋桿303貫穿隔板310頂端伸入移動槽312中,且雙向螺紋桿303底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移動槽312內壁底端,雙向螺紋桿303靠近上下兩端外壁分別螺紋套設有移動塊一304與移動塊二305,夾板309一側固定安裝固定塊307,移動塊一304一側鉸接有折疊板一306,折疊板一306一端與固定塊307鉸接,移動塊二305一側鉸接有折疊板二308,折疊板二308與固定塊307鉸接,移動塊一304與移動塊二305外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滑板一9,限位滑板一9與移動槽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搬運裝置,包括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板(1)頂端固定安裝有框板(2),所述框板(2)內部設置有固定機構(3);所述固定機構(3)包括雙向電機(301)、夾板(309)、隔板(310),所述隔板(310)固定安裝在載板(1)頂端,所述雙向電機(301)固定安裝在隔板(310)頂端,所述隔板(310)上開設有移動槽(312),所述雙向電機(301)輸出端固定安裝有雙向螺紋桿(303),所述雙向螺紋桿(303)貫穿隔板(310)頂端伸入移動槽(312)中,且所述雙向螺紋桿(303)底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移動槽(312)內壁底端,所述雙向螺紋桿(303)靠近上下兩端外壁分別螺紋套設有移動塊一(304)與移動塊二(305),所述夾板(309)一側固定安裝固定塊(307),所述移動塊一(304)一側鉸接有折疊板一(306),所述折疊板一(306)一端與固定塊(307)鉸接,所述移動塊二(305)一側鉸接有折疊板二(308),所述折疊板二(308)與固定塊(307)鉸接,所述移動塊一(304)與移動塊二(305)外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滑板一(9),所述限位滑板一(9)與移動槽(312)內壁開設限位滑槽一滑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輪輞工件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衛福青,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奧富來車輪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