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腳手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包括第一支架、調節裝置和限位裝置,所述第一支架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調節裝置相對應的一側通過斜撐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調節裝置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調節裝置相對應的一側,所述調節裝置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鉤,所述調節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兩組支撐滑桿,所述支撐滑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折疊網板,通過支撐滑桿之間的距離對物料進行垂直傳遞,避免了操作人員接較重的物料時重心的偏離的情況,達到便于安全傳遞物料,提升本裝置的安全性能,增加對操作人員的人身防護。增加對操作人員的人身防護。增加對操作人員的人身防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腳手架
,尤其涉及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臺,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使用廣泛,門式腳手架穩定性高,但是,傳統的門式腳手架在使用時,傳遞物料一般只能從腳手架豎向之外的空間進行傳遞,操作人員在接較重的物料時重心的偏離嚴重,易造成扭傷,嚴重的會造成跌落,危害操作人員人身安全,降低腳手架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對于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
[0004]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5]設計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包括第一支架、調節裝置和限位裝置,所述第一支架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調節裝置相對應的一側通過斜撐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調節裝置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調節裝置相對應的一側,所述調節裝置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鉤,所述固定鉤嵌合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所述調節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兩組支撐滑桿,所述支撐滑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折疊網板,所述限位裝置活動連接在所述限位槽的內部,所述限位裝置位于所述限位槽內部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與所述限位槽內壁相互貼合。
[0006]優選的,所述調節裝置的內部開設有滑槽,所述支撐滑桿嵌合連接在所述滑槽的內壁,所述支撐滑桿與所述折疊網板形成一個折疊的整體。
[0007]優選的,所述限位柱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螺紋槽,且所述若干個螺紋槽等距設置,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的外壁均開設有與所述若干個螺紋槽貫穿配合的內螺紋孔,所述內螺紋孔與所述螺紋槽的內部均螺紋連接有固定柱,所述限位裝置與所述限位柱靠近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擋板。
[0008]優選的,所述固定柱插入在所述內螺紋孔的內壁與所述螺紋槽螺紋連接對所述限位裝置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
[0009]優選的,所述第二支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防滑柱,且所述防滑柱位于所述固定鉤的下方。
[0010]優選的,所述調節裝置通過所述固定鉤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的位置,且所述調節裝置為長方形鏤空狀。
[0011]優選的,所述兩組支撐滑桿對稱設置在所述滑槽的內部,所述調節裝置通過所述
折疊網板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滑桿上端形成密封的整體。
[0012]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0013]1、通過設置調節裝置配合限位裝置與支撐滑桿,經由需要對物料進行傳遞時,此時操作人員使用一定的力對兩組支撐滑桿相對拉伸,支撐滑桿移動帶動折疊網板進行相對折疊,支撐滑桿位于滑槽內部的一端摩擦,且移動中摩擦阻力在不斷上升,兩個支撐滑桿之間產生距離,由操作人員腿部與擋板下端相抵觸,對操作人員位于調節裝置上方起到支撐,且調節裝置表面鏤空,防止腳底打滑,通過支撐滑桿之間的距離對物料進行垂直傳遞,避免了操作人員接較重的物料時重心的偏離的情況,達到便于安全傳遞物料,提升本裝置的安全性能,增加對操作人員的人身防護。
[0014]2、通過設置固定柱配合內螺紋孔與螺紋槽,經由對固定柱位于螺紋槽內部逆時針轉動且固定柱位于第一支架外側向相遠離的一側進行移動,固定柱位于內螺紋孔內壁此時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內部產生松動,操作人員對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內部拉伸或者按壓,對限位裝置位于第一支架與調節裝置上端高度自由調節,當調節至合適位置通過對固定柱順時針轉動,對螺紋槽與固定柱的一端螺紋固定,螺紋固定方式簡單,便于操作人員使用,形成對操作人員位于調節裝置上方兩側進行防護,提升操作人員的安全,達到限位裝置靈活調節,便于對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員進行防護,適用人群廣,提升本裝置安全防護的靈活性。
附圖說明
[0015]參考所附附圖,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然而,所附附圖僅用于說明和闡述,并不構成對本技術范圍的限制。
[0016]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的圖1中A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的折疊網板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的限位柱結構示意圖。
[0020]上述附圖標記表示: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12、斜撐13、限位槽14、防滑柱15、調節裝置2、固定鉤21、滑槽22、支撐滑桿23、折疊網板24、限位裝置3、限位柱31、擋板32、螺紋槽33、內螺紋孔34、固定柱35。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技術的
限定。
[0024]參照圖1
?
4,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包括第一支架1、調節裝置2和限位裝置3,第一支架1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與調節裝置2相對應的一側通過斜撐13固定連接,第一支架1與第二支架12的上端均開設有限位槽14,調節裝置2活動連接在第一支架1與調節裝置2相對應的一側,調節裝置2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鉤21,固定鉤21嵌合連接在第一支架1與第二支架12的上端,調節裝置2的內部設置有兩組支撐滑桿23,支撐滑桿23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折疊網板24,限位裝置3活動連接在限位槽14的內部,限位裝置3位于限位槽14內部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柱31,限位柱31與限位槽14內壁相互貼合。
[0025]通過設置調節裝置2配合限位裝置3與支撐滑桿23,經由需要對物料進行傳遞時,此時操作人員使用一定的力對兩組支撐滑桿23相對拉伸,支撐滑桿23移動帶動折疊網板24進行相對折疊,支撐滑桿23位于滑槽22內部的一端摩擦,且移動中摩擦阻力在不斷上升,兩個支撐滑桿23之間產生距離,由操作人員腿部與擋板32下端相抵觸,對操作人員位于調節裝置2上方起到支撐,且調節裝置2表面鏤空,防止腳底打滑,通過支撐滑桿23之間的距離對物料進行垂直傳遞,避免了操作人員接較重的物料時重心的偏離的情況,達到便于安全傳遞物料,提升本裝置的安全性能,增加對操作人員的人身防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調節裝置(2)和限位裝置(3),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與所述調節裝置(2)相對應的一側通過斜撐(1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與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上端均開設有限位槽(14),所述調節裝置(2)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與所述調節裝置(2)相對應的一側,所述調節裝置(2)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鉤(21),所述固定鉤(21)嵌合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與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上端,所述調節裝置(2)的內部設置有兩組支撐滑桿(23),所述支撐滑桿(23)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折疊網板(24),所述限位裝置(3)活動連接在所述限位槽(14)的內部,所述限位裝置(3)位于所述限位槽(14)內部內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柱(31),所述限位柱(31)與所述限位槽(14)內壁相互貼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裝置(2)的內部開設有滑槽(22),所述支撐滑桿(23)嵌合連接在所述滑槽(22)的內壁,所述支撐滑桿(23)與所述折疊網板(24)形成一個折疊的整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腳手架用的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1)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螺紋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連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安踏腳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