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內固定連接有組件板,所述組件板的內表面貼合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固定連接在柜體內的冷卻管和水箱,所述柜體前側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的外壁固定套設有錐齒輪一,所述柜體的內頂壁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與錐齒輪一相嚙合的錐齒輪二,所述轉軸的外壁固定套設有主鏈輪。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風冷和水冷以及水冷往復流動方式的配合,大大提高了對組件板上硬件的冷卻效果,進一步延長了硬件的使用壽命,同時利用往復擺動的噴頭,增大了噴頭的吹風面積,大大提高了對硬件表面灰塵的清理效果。大大提高了對硬件表面灰塵的清理效果。大大提高了對硬件表面灰塵的清理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實訓室管理
,尤其涉及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現在的高等教育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傳播,更是為了培養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復合型人才;而院校實訓室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實踐能力的主要場所,實訓室的管理在院校的管理中尤為重要。近年的物聯網迅速發展,許多領域都紛紛引入,實現該領域的現代化、智能化。隨著我國教育的快速發展,許多院校都加大了對智慧實訓室的投入,其中不僅僅是對硬件的支持,對智慧實訓室的管理也加大了支持。
[0003]現有技術中的智慧實訓室管理裝置內安裝有滿足實訓內容而長期放置的硬件,而其在使用過程中,往往只通過利用風扇對其內的硬件進行散熱,散熱效率較低,且硬件在長時間使用后其表面容易附著灰塵,容易影響硬件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內固定連接有組件板,所述組件板的內表面貼合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固定連接在柜體內的冷卻管和水箱,所述柜體前側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的外壁固定套設有錐齒輪一,所述柜體的內頂壁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與錐齒輪一相嚙合的錐齒輪二,所述轉軸的外壁固定套設有主鏈輪,所述主鏈輪的左右兩側均設有位于柜體兩側內壁處的散熱機構,所述驅動軸遠離電機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盤,所述圓盤與冷卻管之間設有往復冷卻機構,所述柜體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鼓風機,所述鼓風機與驅動軸之間設有除塵機構。
[0007]優選地,所述往復冷卻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圓盤后側壁的圓柱銷,所述圓柱銷的外壁活動套設有往復升降板,所述往復升降板的中部開設有與圓柱銷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往復升降板的下側壁固定連接有滑動插設在冷卻管上側壁的活動桿,所述活動桿位于冷卻管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動貼合在冷卻管內壁的活塞。
[0008]優選地,所述散熱機構包括安裝在柜體內頂壁和內底壁之間的蝸桿,所述蝸桿的外壁固定套設有副鏈輪,兩個所述副鏈輪與主鏈輪之間共同套設有鏈條,所述柜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有C型架,所述C型架的側壁貫穿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位于C型架外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與蝸桿相嚙合的蝸輪,所述旋轉軸位于C型架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扇葉,所述柜體的側壁開設有與扇葉相對應的多個散熱孔。
[0009]優選地,所述除塵機構包括固定套設在轉軸外壁上的偏心輪,所述偏心輪的外壁活動套設有活動貼合在柜體內頂壁的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中部開設有橢圓孔,所述移動
塊的側壁活動插設在有固定在柜體內壁上的導向桿,所述移動塊的下側壁嚙合有安裝在冷卻管外壁的齒輪,所述移動塊的下側壁開設有與齒輪相嚙合的齒槽,所述齒輪的下側壁固定連接有噴頭,所述噴頭的外壁連接有貫穿柜體內頂壁與鼓風機出氣口相連接的風管。
[0010]優選地,所述水管成連續的S型設置。
[0011]優選地,所述往復升降板的長度大小與柜體的寬度大小相等。
[0012]優選地,所述滑槽的長度大小大于圓盤的直徑大小。
[0013]優選地,所述旋轉軸的外壁固定套設有活動嵌設在C型架側壁的工字輪。
[0014]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的優點在于:
[0015]1、設置扇葉,電機驅動轉軸轉動,以帶動錐齒輪一轉動,使得與之嚙合的錐齒輪二帶動驅動軸轉動,然后再利用主鏈輪通過鏈條帶動兩個副鏈輪轉動,以實現兩個蝸桿同步轉動,再通過分別與兩個蝸輪的嚙合帶動兩個扇葉同步轉動,從而將組件板上硬件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通過多個散熱孔抽出至柜體外,進而達到對硬件散熱的效果;
[0016]2、設置活塞,轉軸轉動時還可以驅動圓盤轉動,然后帶動圓柱銷圓周運動,以通過其在滑槽內的左右來回移動,并配合其滑槽之間的卡合撥動往復升降板上下往復移動,從而通過活動桿帶動活塞在冷卻管內往復移動,對冷卻管、水管以及水箱內的水做往復抽吸式運動,進而通過水管的流動的水將組件板上硬件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帶至冷卻管內進行冷卻,之后又將冷卻后的冷卻水再次通入至水管內對組件板上的熱量進行冷卻,依次往復實現對組件板上硬件的往復冷卻,大大提高了對組件板上硬件的冷卻效果,進一步延長了硬件的使用壽命;
[0017]3、設置噴頭,鼓風機將氣流通過風管鼓入至噴頭內,并噴向組件板的表面,吹落組件板上硬件表面的灰塵,于是吹落的灰塵在兩個扇葉的作用下被抽出至柜體外,實現對硬件表面灰塵的清理效果;
[0018]4、設置齒輪,轉軸轉動時還可以帶動偏心輪轉動,通過偏心輪在移動塊內橢圓孔左右兩側內壁的間歇接觸,可以推動移動塊左右往復移動,最后利用其下側壁齒槽與齒輪的嚙合,實現噴頭的往復擺動,增大了噴頭的吹風面積,大大提高了對硬件表面灰塵的清理效果;
[0019]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通過風冷和水冷以及水冷往復流動方式的配合,大大提高了對組件板上硬件的冷卻效果,進一步延長了硬件的使用壽命,同時利用往復擺動的噴頭,增大了噴頭的吹風面積,大大提高了對硬件表面灰塵的清理效果。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的透視圖;
[0022]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中電機與圓盤連接處的側視圖;
[0023]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中往復冷卻機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中散熱機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柜體、2組件板、3水管、4水箱、5冷卻管、6電機、7轉軸、8錐齒輪一、9驅動軸、10錐齒輪二、11主鏈輪、12鼓風機、13圓盤、14圓柱銷、15往復升降板、16滑槽、17活動桿、18
活塞、19蝸桿、20副鏈輪、21鏈條、22C型架、23旋轉軸、24蝸輪、25扇葉、26散熱孔、27偏心輪、28移動塊、29導向桿、30齒輪、31噴頭、32風管、33工字輪、34橢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7]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28]參照圖1
?
5,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包括柜體1,柜體1內固定連接有組件板2,組件板2上安裝有多個管理裝置所需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包括柜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體(1)內固定連接有組件板(2),所述組件板(2)的內表面貼合有水管(3),所述水管(3)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固定連接在柜體(1)內的冷卻管(5)和水箱(4),所述柜體(1)前側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6),所述電機(6)的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驅動軸(9),所述驅動軸(9)的外壁固定套設有錐齒輪一(8),所述柜體(1)的內頂壁安裝有轉軸(7),所述轉軸(7)的下端固定連接有與錐齒輪一(8)相嚙合的錐齒輪二(10),所述轉軸(7)的外壁固定套設有主鏈輪(11),所述主鏈輪(1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位于柜體(1)兩側內壁處的散熱機構,所述驅動軸(9)遠離電機(6)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盤(13),所述圓盤(13)與冷卻管(5)之間設有往復冷卻機構,所述柜體(1)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鼓風機(12),所述鼓風機(12)與驅動軸(9)之間設有除塵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冷卻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圓盤(13)后側壁的圓柱銷(14),所述圓柱銷(14)的外壁活動套設有往復升降板(15),所述往復升降板(15)的中部開設有與圓柱銷(14)相匹配的滑槽(16),所述往復升降板(15)的下側壁固定連接有滑動插設在冷卻管(5)上側壁的活動桿(17),所述活動桿(17)位于冷卻管(5)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動貼合在冷卻管(5)內壁的活塞(18)。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慧實訓室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機構包括安裝在柜體(1)內頂壁和內底壁之間的蝸桿(19),所述蝸桿(19)的外壁固定套設有副鏈輪(20),兩個所述副鏈輪(20)與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欣,莫然,莫海樓,張磊,唐水燕,唐雪君,宋玲玲,陳榆,蘇永華,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