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包括硅膠本體、不銹鋼片、螺母及螺絲,所述螺絲固定于保溫杯的外底面,所述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不銹鋼片連接,所述不銹鋼片設于所述硅膠本體內部,所述硅膠本體通過所述螺母和所述螺絲的配合與所述保溫杯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螺母和螺絲配合使得硅膠本體與保溫杯緊固裝配,摒棄了傳統的粘合結構,避免保溫杯的硅膠止滑墊結構在經過高溫水煮或者烘烤后脫落,提高了產品的實用性,增加產品競爭力。增加產品競爭力。增加產品競爭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及保溫杯
[0001]本技術涉及保溫杯
,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及保溫杯。
技術介紹
[0002]保溫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銹鋼加上真空層做成的盛水的容器,頂部有蓋,密封嚴實,真空絕熱層能使裝在內部的水等液體延緩散熱,以達到保溫的目的。保溫杯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尤其是對于上班族、學生群體而言,為了飲用到合適溫度的水經常會使用保溫杯,保溫杯的需求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技術日益完善。
[0003]目前市面上的保溫杯基本上都配備了止滑墊,但大多數是雙面膠粘合結構,粘合強度有限,部分消費者喜歡用水煮的方式進行殺菌消毒,但粘合的止滑墊在經過高溫水煮后會脫落,對此后的使用造成不便。
[0004]以上不足,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及保溫杯。
[0006]本技術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0007]一種保溫杯,包括杯體及如下所述的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
[0008]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包括硅膠本體、不銹鋼片、螺母及螺絲,所述螺絲固定于保溫杯的外底面,所述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不銹鋼片連接,所述不銹鋼片設于所述硅膠本體內部,所述硅膠本體通過所述螺母和所述螺絲的配合與所述保溫杯連接。
[0009]根據上述方案的本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片及所述螺母嵌在所述硅膠本體內。
[0010]進一步的,所述硅膠本體的厚度為所述不銹鋼片的厚度的8.5倍。
[0011]更進一步的,所述不銹鋼片的厚度為0.6mm,所述硅膠本體的厚度為5.1mm。
[0012]根據上述方案的本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膠本體的中部設有凹槽,所述不銹鋼片卡接于所述凹槽。
[0013]進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內壁設有卡槽,所述不銹鋼片通過所述卡槽與所述硅膠本體卡接。
[0014]進一步的,所述硅膠本體的厚度為所述不銹鋼片的厚度的十倍。
[0015]更進一步的,所述不銹鋼片的厚度為0.6mm,所述硅膠本體的厚度為6.1mm。
[0016]根據上述方案的本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片與所述螺母焊接,所述螺絲與所述保溫杯的外底面焊接。
[0017]根據上述方案的本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片為環形,所述螺母設于所述不銹鋼片的中心孔內。
[0018]進一步的,所述不銹鋼片的直徑大于所述硅膠本體的直徑小2mm。
[0019]進一步的,所述不銹鋼片設有向下凹陷的環形加強部。
[0020]更進一步的,所述環形加強部靠近所述不銹鋼片的外側邊緣。
[0021]根據上述方案的本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膠本體的底面設有向上凹陷的凹槽。
[0022]根據上述方案的本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的底部設有凹槽,所述螺絲的頭部嵌于所述凹槽內。
[0023]根據上述方案的本技術,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技術的硅膠本體通過螺母和螺絲的配合與保溫杯緊固裝配,摒棄了傳統的粘合結構,避免保溫杯的硅膠止滑墊結構在經過高溫水煮或者烘烤后脫落,提高了產品的實用性,增加產品競爭力。
附圖說明
[002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6]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爆炸圖示意圖;
[0028]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技術的實施例2的爆炸圖示意圖。
[0030]其中,圖中各附圖標記:1、杯體;2、硅膠本體;21、卡槽;3、不銹鋼片;4、螺母;5、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了使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32]需要說明的是,當部件被稱為“固定”或“設置”或“連接”另一個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間接位于該另一個部件上。術語“左”、“右”、“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僅是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限制。
[0033]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保溫杯,包括杯體1和如下所述的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包括硅膠本體2、不銹鋼片3、螺母4和螺絲5。螺母5的外壁與不銹鋼片3連接,不銹鋼片3設于硅膠本體2的內部,螺絲5固定于保溫杯的外底面,硅膠本體2通過螺母4和螺絲5的配合與保溫杯連接。
[0034]硅膠本體2的中部設有凹槽,凹槽的內側壁上設有卡槽21,不銹鋼片3通過卡槽21與硅膠本體2卡接,不銹鋼片2的形狀為環形,其中心孔與與螺母4的外壁焊接,螺絲5的頭部與杯體1的底部焊接,擰緊螺母4,硅膠本體2與保溫杯的杯體1緊固連接,因而無論是經過水煮亦或是烘烤,硅膠止滑墊都不會掉落,增加產品的使用壽命,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焊接
的連接方式也增加了本技術的連接穩固性。
[0035]不銹鋼片3的外邊緣卡接在硅膠本體2上,不僅起到連接作用,也起到支撐硅膠本體2的作用;同時,不銹鋼片3設有向下凹陷的環形加強部,又增加了不銹鋼片的結構強度,進而使得硅膠本體2的強度得到加強;環形加強部靠近不銹鋼片3的外側邊緣處,緊貼硅膠本體2的凹槽,作為外部加強結構,能更有效地對硅膠本體2起到支撐作用。在本實施例中,硅膠本體2的厚度為不銹鋼片3的厚度的十倍,優選的,不銹鋼片3的厚度為0.6mm,硅膠本體2的厚度為6.1mm。卡槽21為環槽,不銹鋼片3的外緣全部包裹在硅膠本體中,避免使用時劃傷手部;卡槽21的深度為4.3mm,使硅膠本體2能更好地包裹不銹鋼片3,使得不銹鋼片3不易掉落。
[0036]在本技術中,不銹鋼片3的直徑比硅膠本體2直徑小2mm,優選的,硅膠本體的3的直徑為50mm,不銹鋼片3的直徑為48mm。螺絲5為外徑為4mm的標準螺絲,杯體1底部設有向上凹陷的圓槽,螺絲5的頭部嵌在該圓槽內,使得硅膠本體2的頂面緊貼杯體1的底面,使得保溫杯的放置面平整,同時,減小硅膠止滑墊結構占用的外部空間,保證保溫杯的外形美觀流暢。
[0037]實施例2,如圖3和圖4所示,不銹鋼片3與螺母4焊接,焊接好的不銹鋼片3和螺母4一起放入模具中,與硅膠本體2復合成型,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通過上述設置,不銹鋼片3和螺母4完全包裹在硅膠本體2中,加強了硅膠止滑墊結構的連接穩固性,完全避免了不銹鋼片3與硅膠本體2脫離的情況;不銹鋼片3的加強部也增加了軟質的硅膠本體2的結構強度;且相比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包括硅膠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不銹鋼片、螺母及螺絲,所述螺絲固定于保溫杯的外底面,所述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不銹鋼片連接,所述不銹鋼片和所述螺母均設于所述硅膠本體內部,所述螺母和所述螺絲配合使得所述硅膠本體與所述保溫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硅膠止滑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片及所述螺母嵌在所述硅膠本體內。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膠本體的中部設有凹槽,所述不銹鋼片卡接于所述凹槽。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種硅膠止滑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內壁設有卡槽,所述不銹鋼片通過所述卡槽與所述硅膠本體卡接。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一種硅膠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秋平,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雅梵日用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