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底板下分別設有四個支撐腿,其中兩個支撐腿外側設有同一豎板;底板上設有第二活動板,豎板頂部與第二活動板一側轉動連接,第二活動板前后兩側均設有側板,第二活動板上分別設有兩個夾持裝置;第二活動板另一側設有第一活動板,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轉動連接,第一活動板上設有頭枕,第一活動板兩側均設有第一殼體,第一殼體與第一活動板之間設有角度調節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靠,對兒童注射輸液定位效果好,控制方便,適于推廣。適于推廣。適于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給兒童患者進行液體治療是治療兒童患者疾病的一種主要治療手段;
[0003]液體治療是經靜脈輸入與細胞內、外液的電解質成分、含量、滲透濃度相一致的輸液劑,使體液功能得以維持的治療措施。液體治療不僅包括治療各種疾病所進行的臨床??戚斠海€包括為獲得特殊治療目所進行的輸液,如輸入血液成分治療、載體輸液、營養支持輸液等;感冒、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均是兒童?;疾?,嚴重時避免不了要進行輸液治療。這就需要用到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現有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大多為輸液座椅或輸液床,只是提供坐著或躺著的一種效果,無法對坐著或躺著進行調節,如輸液時間長兒童困倦時,不便進行躺臥休息,且對兒童的束縛效果較差,無法保證輸液時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解決現有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只是提供坐著或躺著的一種效果,無法對坐著或躺著進行調節的問題。
[0005]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包括底板和第一殼體;
[0006]所述底板下分別設有四個支撐腿,其中兩個所述支撐腿外側設有同一豎板;
[0007]所述底板上設有第二活動板,所述豎板頂部與第二活動板一側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活動板前后兩側均設有側板,所述第二活動板上分別設有兩個夾持裝置;<br/>[0008]所述第二活動板另一側設有第一活動板,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上設有頭枕,所述第一活動板兩側均設有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與第一活動板之間設有角度調節裝置。
[0009]進一步地,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單向螺紋桿、滑桿、第二T形凸起、滑動板、滑動柱、鏈輪、鏈條、第二手柄、弧形板、弧形活動板、齒條、齒輪、第二轉軸、L形板、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第三轉軸、第三錐齒輪和第四錐齒輪,所述第一活動板兩側均設有滑動柱,兩個所述第一殼體側壁均設有第一貫穿滑槽,所述第一貫穿滑槽內設有第二T形凸起,兩個所述第二T形凸起內均設有單向螺紋桿,所述單向螺紋桿兩端與第一貫穿滑槽內壁轉動連接,其中一個所述單向螺紋桿第一端轉動的貫穿其中一個第一殼體連接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與其中一個第一殼體之間的單向螺紋桿上套設有鏈輪,另一個所述單向螺紋桿第一端轉動的貫穿另一個第一殼體套設有另一個鏈輪,兩個所述鏈輪之間設有相配合的鏈條,所述鏈條分別與兩個鏈輪嚙合連接;
[0010]所述第二T形凸起一側設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一側設有滑桿,所述滑桿內設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柱滑動連接的設置在滑動槽內;
[0011]所述底板下設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第一端與底板底部連接,所述弧形板第二端貫穿支撐腿滑動連接有弧形活動板第一端,所述弧形活動板第二端滑動的貫穿支撐腿與豎板底部鉸接,所述弧形活動板內側設有齒條;
[0012]兩個所述單向螺紋桿第二端轉動的貫穿第一貫穿滑槽內壁與第一殼體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貫穿滑槽與第一殼體之間的單向螺紋桿上套設有第四錐齒輪,所述第四錐齒輪一側設有相配合的第三錐齒輪,所述第三錐齒輪與第四錐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第三錐齒輪內貫穿有第三轉軸,所述第三轉軸一端轉動的貫穿底板套設有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三轉軸外側設有L形板,所述L形板第一端與底板底部連接,所述L形板第二端與支撐腿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一側設有相配合的第一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錐齒輪內貫穿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第一端與L形板側壁轉動連接,所述第二轉軸第二端轉動的貫穿支撐腿側壁與支撐腿內壁轉動連接,所述支撐腿內的第二轉軸上套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連接。
[0013]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板內設有第一凹槽,弧形活動板上設有與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滑動連接的設置在第一凹槽內。
[0014]進一步地,所述夾持裝置包括雙向螺紋桿、第一手柄、第二支撐桿、弧形夾板、第一海綿墊、第二海綿墊、支撐夾板、第二殼體、壓桿和彈性件,所述第二活動板上表面分別設有兩個第二貫穿滑槽,所述第二活動板內分別設有兩個雙向螺紋桿,兩個所述雙向螺紋桿通過第四轉軸連接,兩個所述雙向螺紋桿外端均與第二活動板內壁轉動連接,其中一個所述雙向螺紋桿外端轉動的貫穿第二活動板內壁和側板連接有第一手柄,所述雙向螺紋桿上分別套設有兩個第二支撐桿,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桿與雙向螺紋桿螺紋連接,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桿第一端貫通第二貫穿滑槽均連接有弧形夾板,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桿第二端均與第二活動板內壁滑動連接,四個所述弧形夾板內均設有第一海綿墊;
[0015]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桿之間設有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內設有滑動連接的壓桿,所述壓桿與第二殼體底壁之間設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第一端與第二殼體底壁連接,所述彈性件第二端與壓桿第一端連接,所述壓桿第二端滑動的貫穿第二殼體頂壁連接有支撐夾板,所述支撐夾板上設有第二海綿墊。
[0016]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為壓縮彈簧。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動板一端分別設有兩個凸塊,所述第一活動板內貫穿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兩端分別與兩個凸塊轉動連接。
[001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動板內設有T形凹槽,第二支撐桿底部設有與T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T形凸起,所述第一T形凸起滑動連接的設置在T形凹槽內。
[001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動板前側上表面分別設有兩個第一支撐桿,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上設有同一放置板,其中一個所述第一支撐桿一端與放置板第一端鉸接,另一個第一支撐桿頂部設有第二凹槽,所述放置板第二端底部設有與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設置在第二凹槽內,所述第一凸起上設有通孔,所述第二凹槽內壁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螺接有相配合的螺栓,所述螺栓分別貫穿通孔和螺紋孔與螺紋孔螺紋連接。
[0020]本專利技術的優點:
[0021]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夾持裝置,實現了對注射輸液時兒童手臂的夾持固定,防止亂動,避免輸液跑針,增加了安全性;通過設置角度調節裝置,實現了當輸液時間太長兒童困倦時,可以進行躺臥休息,并且可以將小腿部放平,提高了實用性和舒適性;通過設置放置板和第一支撐桿相配合,進而將將兒童大腿固定,防止亂動,也可在放置板上用手機或平板播放動畫片,以此分散兒童注意力,防止在輸液期間亂動。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靠,對兒童注射輸液定位效果好,控制方便,適于推廣。
[002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專利技術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23]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
[0024]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右視安裝示意圖;
[0026]圖3是本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第一殼體(7);所述底板(1)下分別設有四個支撐腿(6),其中兩個所述支撐腿(6)外側設有同一豎板(10);所述底板(1)上設有第二活動板(5),所述豎板(10)頂部與第二活動板(5)一側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活動板(5)前后兩側均設有側板(4),所述第二活動板(5)上分別設有兩個夾持裝置;所述第二活動板(5)另一側設有第一活動板(2),所述第一活動板(2)與第二活動板(5)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2)上設有頭枕(3),所述第一活動板(2)兩側均設有第一殼體(7),所述第一殼體(7)與第一活動板(2)之間設有角度調節裝置。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兒外科臨床的注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單向螺紋桿(71)、滑桿(72)、第二T形凸起(73)、滑動板(74)、滑動柱(75)、鏈輪(76)、鏈條(77)、第二手柄(78)、弧形板(25)、弧形活動板(26)、齒條(27)、齒輪(28)、第二轉軸(29)、L形板(31)、第一錐齒輪(32)、第二錐齒輪(33)、第三轉軸(34)、第三錐齒輪(35)和第四錐齒輪(36),所述第一活動板(2)兩側均設有滑動柱(75),兩個所述第一殼體(7)側壁均設有第一貫穿滑槽,所述第一貫穿滑槽內設有第二T形凸起(73),兩個所述第二T形凸起(73)內均設有單向螺紋桿(71),所述單向螺紋桿(71)兩端與第一貫穿滑槽內壁轉動連接,其中一個所述單向螺紋桿(71)第一端轉動的貫穿其中一個第一殼體(7)連接有第二手柄(78),所述第二手柄(78)與其中一個第一殼體(7)之間的單向螺紋桿(71)上套設有鏈輪(76),另一個所述單向螺紋桿(71)第一端轉動的貫穿另一個第一殼體(7)套設有另一個鏈輪(76),兩個所述鏈輪(76)之間設有相配合的鏈條(77),所述鏈條(77)分別與兩個鏈輪(76)嚙合連接;所述第二T形凸起(73)一側設有滑動板(74),所述滑動板(74)一側設有滑桿(72),所述滑桿(72)內設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柱(75)滑動連接的設置在滑動槽內;所述底板(1)下設有弧形板(25),所述弧形板(25)第一端與底板(1)底部連接,所述弧形板(25)第二端貫穿支撐腿(6)滑動連接有弧形活動板(26)第一端,所述弧形活動板(26)第二端滑動的貫穿支撐腿(6)與豎板(10)底部鉸接,所述弧形活動板(26)內側設有齒條(27);兩個所述單向螺紋桿(71)第二端轉動的貫穿第一貫穿滑槽內壁與第一殼體(7)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貫穿滑槽與第一殼體(7)之間的單向螺紋桿(71)上套設有第四錐齒輪(36),所述第四錐齒輪(36)一側設有相配合的第三錐齒輪(35),所述第三錐齒輪(35)與第四錐齒輪(36)嚙合連接,所述第三錐齒輪(35)內貫穿有第三轉軸(34),所述第三轉軸(34)一端轉動的貫穿底板(1)套設有第二錐齒輪(33),所述第三轉軸(34)外側設有L形板(31),所述L形板(31)第一端與底板(1)底部連接,所述L形板(31)第二端與支撐腿(6)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33)一側設有相配合的第一錐齒輪(32),所述第一錐齒輪(32)與第二錐齒輪(33)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錐齒輪(32)內貫穿有第二轉軸(29),所述第二轉軸(29)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競,
申請(專利權)人:張競,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