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洪水預警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包括包括斜坡部、底坡部和頂坡部,所述頂坡部通過斜坡部與底坡部鉸接,所述頂坡部、斜坡部和底坡部均通過驅動部與支架部滑動連接,所述斜坡部包括有斜坡支板,所述斜坡支板中部設有斜坡滑槽,所述斜坡支板頂部設有多個斜坡排水槽對稱置于斜坡滑槽兩側,所述斜坡支板固接有斜坡支桿,解決了在城市出現洪水時,地下空間所處地勢較低,洪水漫延后易對地下空間內的設施和車輛造成浸泡損壞,現有的預警裝置能起到預警的作用,不能在預警的同時做出應對反應等問題。題。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洪水預警
,具體為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洪水是由暴雨、急驟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漲的水流現象,但是在城市地下空間洪水比較不容易監控,因此一種城市地下空間洪水漫延監控預警裝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0003]公開號為CN103836432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海綿城市中洪水調蓄雨水回用系統,包括雨水回用系統及洪水調蓄系統,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了一套既能夠調蓄洪水,又能夠回收利用雨水的系統的綜合雨水處理系統;洪水調蓄系統中能夠根據降水量適時啟動該系統,泄洪效果明顯,消除逢雨必澇,旱澇急轉的問題。雨水回用系統與海綿城市的建筑物相互結合,在建筑物上建造收集雨水的裝置,通過簡單的凈化流程后用于各種用途,比如沖廁、拖地、綠化、人工噴泉、工業用水等。
[0004]公開號為CN113554214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城市應對洪水應急轉移路線設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城市區域進行網格單元劃分;獲取洪水演進過程數據,按照位置坐標對應網格單元進行數據保存;獲取當前時刻城市區域洪水淹沒數據,得到當前時刻的可通行道路路網;設置轉移路線的起點和終點,獲取當前時刻所有可通行道路路線;從當前時刻所有可通行道路路線中距離最短的路線開始,判斷路線是否可作為應急轉移路線,找到一條轉移過程中不會被洪水淹沒的路線作為應急轉移路線。
[0005]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預警裝置存在以下缺陷:
[0006]1.在城市出現洪水時,地下空間所處地勢較低,洪水漫延后易對地下空間內的設施和車輛造成浸泡損壞,現有的預警裝置能起到預警的作用,不能在預警的同時做出應對反應;
[0007]2.現有的預警裝置不能進行快速排水和汽車轉移的動作,保障地下空間設施和車輛的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0008]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
[0009]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斜坡部、底坡部和頂坡部,所述頂坡部通過斜坡部與底坡部鉸接,所述頂坡部、斜坡部和底坡部均通過驅動部與支架部滑動連接,所述斜坡部包括有斜坡支板,所述斜坡支板中部設有斜坡滑槽,所述斜坡支板頂部設有多個斜坡排水槽對稱置于斜坡滑槽兩側,所述斜坡支板固接有斜坡支桿,所述斜坡支桿中部設有可滑動的斜坡滑架,所述斜坡滑架上固接有與斜坡支板滑動的斜坡滑塊,所述斜坡排水槽頂部鉸接有斜坡蓋板,所述斜坡蓋板通過固接的斜坡鉸塊與斜坡滑架滑動連接,所述斜坡支桿外側設有斜坡彈簧,所述斜坡彈簧兩端分別與斜坡支板和斜坡滑架固接,
所述支架部中部設有斜坡抵靠塊,當所述斜坡支板下移時,所述斜坡滑架抵靠在斜坡抵靠塊頂部。
[0010]進一步,所述頂坡部包括有頂坡支板,所述頂坡支板中部設有可滑動的頂坡滑塊,所述頂坡滑塊底部固接有頂坡連板,所述頂坡連板中部設有可滑動的頂坡行程桿,所述頂坡行程桿的頂部固接在頂坡支板的底部,所述頂坡行程桿外壁設有頂坡彈簧兩端分別與頂坡支板和頂坡連板固接,所述支架部頂部設有頂坡抵靠塊,當所述頂坡支板下移時,所述頂坡連板抵靠在頂坡抵靠塊的頂部。
[0011]進一步,所述底坡部包括底坡支板,所述底坡支板中部設有可滑動的底坡滑塊,所述底坡滑塊底部固接有底坡連板,所述底坡連板與固接在底坡支板的底部,所述支架部頂部設有底坡抵靠塊,當所述底坡支板下移時,所述底坡連板抵靠在底坡抵靠塊的頂部。
[0012]進一步,所述驅動部包括多個驅動電機、多個驅動螺桿和多個驅動螺塊,多個所述驅動電機間隔均布置于支架部的頂部,多個所述驅動螺桿分別與驅動電機輸出端轉動連接,多個所述驅動螺塊分別與多個驅動螺桿螺紋傳動連接,所述頂坡支板、斜坡支板和底坡支板均通過驅動螺塊與支架部滑動連接。
[0013]進一步,所述驅動螺塊與斜坡支板的連接處設有可轉動的轉軸。
[0014]進一步,還包括預警部,所述預警部包括有預警倉,所述預警倉頂部對稱設有可轉動的隔板組件,所述隔板組件中部設有可滑動的清理組件,所述清理組件與鉸接,所述預警倉內部還設置有與隔板組件鉸接的擋板組件,所述擋板組件與預警倉滑動連接。
[0015]進一步,所述清理組件包括有清理滑槽、清理彈簧、清理滑塊、清理鉸桿、清理連板和多個清理浮塊,所述清理滑槽置于頂坡支板的頂部,所述清理滑塊與清理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清理彈簧連接清理滑塊和清理滑槽,所述清理鉸桿與清理滑塊滑動連接,所述清理鉸桿與清理連板鉸接,所述清理連板一側固接有多個間隔均布的清理浮塊,所述清理浮塊與隔板組件中部滑動連接。
[0016]進一步,所述隔板組件包括隔板氣缸、隔板氣桿、隔板鉸塊、隔板鉸桿、隔板滑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與頂坡支板鉸接,所述第二隔板與第一隔板鉸接,所述隔板氣缸與第一隔板鉸接,所述隔板氣桿一端與隔板氣缸滑動連接,所述隔板氣桿另一端與隔板鉸塊鉸接,所述隔板鉸塊與隔板鉸桿中部鉸接,所述隔板鉸桿兩端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鉸接,所述隔板滑塊置于第二隔板的兩側,所述預警倉側壁設有隔板滑槽,所述隔板滑塊與隔板滑槽滑動連接。
[0017]進一步,所述擋板組件包括行車擋板、擋板鉸桿、擋板滑槽和阻水擋板,所述行車擋板與預警倉的頂部鉸接,所述阻水擋板頂部通過擋板鉸桿與第二隔板和行車擋板鉸接,所述擋板滑槽置于預警倉內側,所述擋板滑槽內設有可滑動的擋板滑塊與阻水擋板鉸接。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
[0019]1.在遭遇洪水時,底坡支板、頂坡支板和斜坡支板下移,將底坡滑塊、頂坡滑塊和斜坡滑塊推出,將水流分流至兩側的同時,便于車輛在行駛出地下空間在洪水較多時,抬升底坡支板、頂坡支板和斜坡支板,提高地勢,將車輛抬升后移出,提高了該裝置的多功能性和使用便捷性。
[0020]2.在正常狀態下,第一隔板平放在預警倉的頂部,當洪水進入預警倉內達到預警水位后,轉動第一隔板至豎直狀態,第二隔板置于預警倉的頂部,通過清理連板在第一隔板
滑動,對滯留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堵塞物進行去除,通過隔板氣桿拉動第二隔板轉動,將阻水擋板拉起后對洪水進行阻擋,防止雜物堵塞排水通道,提高了排水效率。
[0021]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專利技術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0022]本專利技術的附圖說明如下。
[0023]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視角一);
[0025]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視角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包括斜坡部(3)、底坡部(4)和頂坡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坡部(6)通過斜坡部(3)與底坡部(4)鉸接,所述頂坡部(6)、斜坡部(3)和底坡部(4)均通過驅動部(5)與支架部(1)滑動連接,所述斜坡部(3)包括有斜坡支板(301),所述斜坡支板(301)中部設有斜坡滑槽(306),所述斜坡支板(301)頂部設有多個斜坡排水槽(302)對稱置于斜坡滑槽(306)兩側,所述斜坡支板(301)固接有斜坡支桿(308),所述斜坡支桿(308)中部設有可滑動的斜坡滑架(305),所述斜坡滑架(305)上固接有與斜坡支板(301)滑動的斜坡滑塊(307),所述斜坡排水槽(302)頂部鉸接有斜坡蓋板(303),所述斜坡蓋板(303)通過固接的斜坡鉸塊(304)與斜坡滑架(305)滑動連接,所述斜坡支桿(308)外側設有斜坡彈簧(309),所述斜坡彈簧(309)兩端分別與斜坡支板(301)和斜坡滑架(305)固接,所述支架部(1)中部設有斜坡抵靠塊(101),當所述斜坡支板(301)下移時,所述斜坡滑架(305)抵靠在斜坡抵靠塊(101)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坡部(6)包括有頂坡支板(601),所述頂坡支板(601)中部設有可滑動的頂坡滑塊(602),所述頂坡滑塊(602)底部固接有頂坡連板(603),所述頂坡連板(603)中部設有可滑動的頂坡行程桿(603),所述頂坡行程桿(603)的頂部固接在頂坡支板(601)的底部,所述頂坡行程桿(603)外壁設有頂坡彈簧兩端分別與頂坡支板(601)和頂坡連板(603)固接,所述支架部(1)頂部設有頂坡抵靠塊(102),當所述頂坡支板(601)下移時,所述頂坡連板(603)抵靠在頂坡抵靠塊(102)的頂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坡部(4)包括底坡支板(401),所述底坡支板(401)中部設有可滑動的底坡滑塊(402),所述底坡滑塊(402)底部固接有底坡連板(403),所述底坡連板(403)與固接在底坡支板(401)的底部,所述支架部(1)頂部設有底坡抵靠塊(103),當所述底坡支板(401)下移時,所述底坡連板(403)抵靠在底坡抵靠塊(103)的頂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城市地下空間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5)包括多個驅動電機(501)、多個驅動螺桿(502)和多個驅動螺塊(503),多個所述驅動電機(501)間隔均布置于支架部(1)的頂部,多個所述驅動螺桿(502)分別與驅動電機(501)輸出端轉動連接,多個所述驅動螺塊(503)分別與多個驅動螺桿(502)螺紋傳動連接,所述頂坡支板(601)、斜坡支板(301)和底坡支板(401)均通過驅動螺塊(503)與支架部(1)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達忠,陳星,
申請(專利權)人:河海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