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鐵礦粉分類、鐵礦粉賦予權重、選取基準配礦結構、進行經濟性指數計算,再將經濟性指數與成本對應,即可評估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本發明專利技術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可用于評估不同混勻礦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操作簡單,實施方便,適用范圍廣。適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鋼鐵冶金
,具體涉及一種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
技術介紹
[0002]配礦是燒結生產的重要工序,配礦質量的高低從本質上決定了混勻礦的燒結性能,對于燒結礦的產、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也直接影響高爐的穩定順行。配礦是將多種鐵礦按一定比例形成一種混勻礦的過程,其核心是鐵礦石品種的選擇和配比的確定,配礦決定著大宗鐵礦石的貿易,關系到高爐生產的穩定,對于鋼鐵企業的效益有著重要的影響。
[0003]在滿足燒結生產和高爐順行所要求的化學成分和成礦性能的基礎上,降低配礦成本是配礦最首要的目標。當前,進口鐵礦粉是國內外主流鋼鐵企業混勻配礦的主體,進口鐵礦粉市場主要由淡水河谷(vale)、力拓(Rio)、必和必拓(BHP)和FMG等四大礦業公司主導,鐵礦石的定價主要采用普氏定價模式,根據鐵品位分為65指數、62指數以及58指數等三個等級,其它礦業公司的進口鐵礦粉相對四大礦業公司有著更多的折扣,價格更低。受鐵礦石供應、鐵品位、硅與鋁含量、其它雜質含量的不同,鐵礦石在各自普指標準價格基礎上有不同的折扣,通常將折扣較多的鐵礦粉稱為“經濟料”。在當前鐵礦石價格較高的情況下,使用經濟料成為降低配礦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
[0004]在配礦過程中,通過不同鐵品位(與普氏指數對應)的鐵礦石的搭配可以配出化學成分基本相當的多種混勻礦,由于配礦結構的差異導致混勻礦的成本不同,在混勻礦物化性能滿足燒結和高爐工序順行的基礎上,如何將混勻礦配礦結構中使用的“經濟料”比例與混勻礦配礦成本相對應,評估配礦結構的優劣,為配礦結構的調整指明方向,目前并沒有相關評價方法,基于此,提出一種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可用于評估不同混勻礦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操作簡單,實施方便,適用范圍廣。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7]A)鐵礦粉分類:將參與配礦的鐵礦粉參照普氏定價的機制進行分類,包括1類鐵礦粉、2類鐵礦粉和3類鐵礦粉;
[0008]B)鐵礦粉賦予權重:按照分類對鐵礦粉賦予不同的權重,1類鐵礦粉為m,2類鐵礦粉為n,3類鐵礦粉為q;
[0009]C)選取基準配礦結構:選取一種配礦結構,記其得分為100,計算其中各分類鐵礦粉的比例,1類鐵礦粉的比例為A,2類鐵礦粉的比例為B,3類鐵礦粉的比例為C;
[0010]D)經濟性指數計算:設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指數為K,需要評估的配礦結構的1類鐵礦粉的比例為X,2類鐵礦粉的比例為Y,3類鐵礦粉的比例為Z,則需要評估的配礦結構的經
濟性指數K=100
?
m*(X
?
A)+n*(Y
?
B)+q*(Z
?
C),再將經濟性指數K與成本對應,即可評估配礦結構的經濟性。
[0011]優選地,所述步驟A)中,1類鐵礦粉為65指數進口礦或塊礦篩下粉,2類鐵礦粉為62指數標準粉,2類鐵礦粉為62指數標準粉,3類鐵礦粉為62指數折扣粉、58指數粉、品位較低的國內礦或含鐵二次資源。
[0012]優選地,m<0,0<n<q。
[0013]優選地,m=
?
1,n=0.5,q=1。
[0014]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5]1、可用于評估不同混勻礦配礦結構的經濟性,適用范圍廣;
[0016]2、操作簡單,實施方便;
[0017]3、歷史數據均可使用,可操作性強。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9]一種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0]A)鐵礦粉分類:將參與配礦的鐵礦粉參照普氏定價的機制進行分類,包括1類鐵礦粉、2類鐵礦粉和3類鐵礦粉,其中,1類鐵礦粉為65指數進口礦或塊礦篩下粉,2類鐵礦粉為62指數標準粉,2類鐵礦粉為62指數標準粉,3類鐵礦粉為62指數折扣粉、58指數粉、品位較低的國內礦或含鐵二次資源,分類規則如表1:
[0021]表1鐵礦石分類規則
[0022][0023]B)鐵礦粉賦予權重:按照分類對鐵礦粉賦予不同的權重,1類鐵礦粉為m,2類鐵礦粉為n,3類鐵礦粉為q,其中,m<0,0<n<q,本實施例中,m=
?
1,n=0.5,q=1;
[0024]C)選取基準配礦結構:選取一種配礦結構,記其得分為100,計算其中各分類鐵礦粉的比例,1類鐵礦粉的比例為A,2類鐵礦粉的比例為B,3類鐵礦粉的比例為C;
[0025]D)經濟性指數計算:設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指數為K,需要評估的配礦結構的1類鐵礦粉的比例為X,2類鐵礦粉的比例為Y,3類鐵礦粉的比例為Z,則需要評估的配礦結構的經
濟性指數K=100
?
m*(X
?
A)+n*(Y
?
B)+q*(Z
?
C),本實施例為K=100+1*(X
?
A)+0.5*(Y
?
B)+1*(Z
?
C),再將經濟性指數K與成本對應,即可評估配礦結構的經濟性。
[0026]以上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指數已在武鋼有限開展生產應用,取得良好效果,基于近兩年配礦結構對應的經濟性指數,礦石價格按98普指折算后,混勻礦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指數與成本呈現良好的對應性,以2021年年均混勻礦配礦結構形成以下實例,表2為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配礦結構:
[0027]表2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配礦結構
[0028][0029][0030]取了五個案例,計算經濟性指數K,如表3:
[0031]表3經濟性指數
[0032][0033]由表3可以看出,當經濟性指數K大于100時,經濟性相對更為優化。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評估混勻礦配礦結構經濟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鐵礦粉分類:將參與配礦的鐵礦粉參照普氏定價的機制進行分類,包括1類鐵礦粉、2類鐵礦粉和3類鐵礦粉;B)鐵礦粉賦予權重:按照分類對鐵礦粉賦予不同的權重,1類鐵礦粉為m,2類鐵礦粉為n,3類鐵礦粉為q;C)選取基準配礦結構:選取一種配礦結構,記其得分為100,計算其中各分類鐵礦粉的比例,1類鐵礦粉的比例為A,2類鐵礦粉的比例為B,3類鐵礦粉的比例為C;D)經濟性指數計算:設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指數為K,需要評估的配礦結構的1類鐵礦粉的比例為X,2類鐵礦粉的比例為Y,3類鐵礦粉的比例為Z,則需要評估的配礦結構的經濟性指數K=100
?
m*(X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軍,劉忠,史先菊,張樹華,沈文俊,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