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包括機箱、門體、定位結構和打磨結構;移動板同時向內側移動,使得頂板和套接桿向內側移動擠壓,在將需要加工的軸承套接在套接桿上,在將伸縮桿和連接板上升帶動活動拉桿外移,將移動板同時往外側移動,使得套接桿外移將軸承撐起定位,防止軸承在加工的時候晃動脫落,增強超精機的打磨效率和打磨穩固性;轉動電機帶動打磨套框進行轉動,對軸承的外壁進行打磨加工,能夠很好的提高打磨精度降低打磨時間,在打磨的過程中,啟動除塵風機可將打磨過程中的廢屑吹去,便于在打磨完成后對超精機上的廢屑進行清理。的廢屑進行清理。的廢屑進行清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
[0001]本技術涉及閥門
,具體是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
技術介紹
[0002]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軸承工業飛速發展,軸承品種由少到多,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從低到高,行業規模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了產品門類基本齊全、生產布局較為合理的專業生產體系,在軸承的生產過程中,常常需要通過超精機對軸承外圈溝道進行打磨,超精機是以較低的壓力,把油石壓向旋轉著的工件上,形成面接觸狀態。
[0003]市場上的超精機,在使用時對軸承打磨的效率較低,使得實用性較差,且在打磨后不便清理裝置上的廢屑的問題。
[0004]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包括機箱、門體、定位結構和打磨結構;所述機箱的內部開設有內腔,機箱的表面兩側活動連接有門體,內腔的內部下側設置有定位結構,內腔的內部上側設置有打磨結構。
[0008]定位結構包括支撐架、活動氣缸、伸縮桿、移動板、活動拉桿、連接板、頂板、軸承、緩沖彈簧桿、頂部彈性柱、套接桿、移動孔、活動腔和連接螺栓;所述內腔的內部下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內部下側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活動氣缸,活動氣缸的上側活動連接有伸縮桿,伸縮桿的上端貫穿延伸至支撐架的上端上側,伸縮桿的貫穿端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支撐架的上端兩側嵌設連接有移動板,移動板與支撐架的嵌設連接之間開設有移動孔,連接板的內側開設有活動腔,活動腔的兩端內部活動連接有兩組并列設置的活動拉桿,活動拉桿的另一端均與移動板之間活動連接,活動拉桿的與移動板和活動腔的活動連接處均設置有連接螺栓,移動板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頂板,頂板的上端內側固定連接有半圓形套接桿,且套接桿的內側之間固定連接有緩沖彈簧桿,套接桿的外側套設安裝有軸承,套接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頂部彈性柱。
[0009]打磨結構包括打磨套框、電推桿、安裝板、轉動電機和除塵風機;所述內腔的額你不上側活動連接有打磨套框,打磨套框的上端中間位置設置有轉動電機,轉動電機的上固定連接有安裝板,內腔和機箱內部頂板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電推桿,電推桿的下側與安裝板之間固定連接,內腔和機箱右側壁的上下兩側均設置有除塵風機,除塵風機均貫穿延伸至內腔和機箱的外側。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1]移動板同時向內側移動,使得頂板和套接桿向內側移動擠壓,在將需要加工的軸承套接在套接桿上,在將伸縮桿和連接板上升帶動活動拉桿外移,將移動板同時往外側移動,使得套接桿外移將軸承撐起定位,防止軸承在加工的時候晃動脫落,增強超精機的打磨效率和打磨穩固性;
[0012]轉動電機帶動打磨套框進行轉動,對軸承的外壁進行打磨加工,能夠很好的提高打磨精度降低打磨時間,在打磨的過程中,啟動除塵風機可將打磨過程中的廢屑吹去,便于在打磨完成后對超精機上的廢屑進行清理。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外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中定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
?
機箱、2
?
內腔、3
?
支撐架、4
?
活動氣缸、5
?
伸縮桿、6
?
移動板、7
?
活動拉桿、8
?
連接板、9
?
頂板、10
?
軸承、11
?
緩沖彈簧桿、12
?
頂部彈性柱、13
?
打磨套框、14
?
電推桿、15
?
安裝板、16
?
轉動電機、17
?
除塵風機、18
?
套接桿、19
?
移動孔、20
?
活動腔、21
?
連接螺栓、22
?
門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前端”、“后端”、“兩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連接”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18]請參閱圖1~3,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包括機箱1、門體22、定位結構和打磨結構;所述機箱1的內部開設有內腔2,機箱1的表面兩側活動連接有門體22,內腔2的內部下側設置有定位結構,內腔2的內部上側設置有打磨結構。
[0019]定位結構包括支撐架3、活動氣缸4、伸縮桿5、移動板6、活動拉桿7、連接板8、頂板9、軸承10、緩沖彈簧桿11、頂部彈性柱12、套接桿18、移動孔19、活動腔20和連接螺栓21;所述內腔2的內部下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3,支撐架3內部下側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活動氣缸4,活動氣缸4的上側活動連接有伸縮桿5,伸縮桿5的上端貫穿延伸至支撐架3的上端上側,伸縮桿5的貫穿端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板8,支撐架3的上端兩側嵌設連接有移動板6,移動板6與支撐架3的嵌設連接之間開設有移動孔19,連接板8的內側開設有活動腔20,活動腔20
的兩端內部活動連接有兩組并列設置的活動拉桿7,活動拉桿7的另一端均與移動板6之間活動連接,活動拉桿7的與移動板6和活動腔20的活動連接處均設置有連接螺栓21,移動板6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頂板9,頂板9的上端內側固定連接有半圓形套接桿18,且套接桿18的內側之間固定連接有緩沖彈簧桿11,套接桿18的外側套設安裝有軸承10,套接桿18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頂部彈性柱12;啟動活動氣缸4將伸縮桿5和連接板8進行收縮,進而將活動拉桿7同時向下側進行收縮,帶動移動板6同時向內側移動,使得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包括機箱(1)、門體(22)、定位結構和打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1)的內部開設有內腔(2),機箱(1)的表面兩側活動連接有門體(22),內腔(2)的內部下側設置有定位結構,內腔(2)的內部上側設置有打磨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包括支撐架(3)、活動氣缸(4)、伸縮桿(5)、移動板(6)、活動拉桿(7)、連接板(8)、頂板(9)、軸承(10)、緩沖彈簧桿(11)、頂部彈性柱(12)、套接桿(18)、移動孔(19)、活動腔(20)和連接螺栓(21);所述內腔(2)的內部下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3),支撐架(3)內部下側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活動氣缸(4),活動氣缸(4)的上側活動連接有伸縮桿(5),伸縮桿(5)的上端貫穿延伸至支撐架(3)的上端上側,伸縮桿(5)的貫穿端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板(8),支撐架(3)的上端兩側嵌設連接有移動板(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軸承的超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結構包括打磨套框(13)、電推桿(14)、安裝板(15)、轉動電機(16)和除塵風機(17);所述內腔(2)的額你不上側活動連接有打磨套框(13),打磨套框(13)的上端中間位置設置有轉動電機(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廷曉,孫東嶺,徐林鵬,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哈合軸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