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包括殼體,殼體的內腔固定連接有第一主軸,第一主軸的左側延伸至殼體的外側并卡接有第二主軸,第一主軸延伸在殼體外側的表面套設有第一限位殼,第一限位殼的右側與殼體固定連接,第一限位殼表面的前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前側和后側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卡塊。通過設置殼體、第一主軸、第二主軸、第一限位殼、固定塊、卡塊、第二限位殼、卡接裝置、第一定位殼、第一固定殼、第二固定殼、固定裝置、第二定位殼和第三固定殼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現有的電主軸無法對兩個不同的主軸進行拼接,在使用者需要對不同的刀具進行卡緊傳動時需要配備不同型號的電主軸的問題。配備不同型號的電主軸的問題。配備不同型號的電主軸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
[0001]本技術屬于電主軸
,尤其涉及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
技術介紹
[0002]高速數控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基礎和發展方向之一,其工作性能首先取決于機床主軸的性能,電主軸是最近幾年在數控機床領域出現的將機床主軸與主軸電機融為一體的新技術,它將電機的動子直接作為機床的主軸,主軸單元的殼體就是電機機座,并配合其他零部件,由此實現電機與機床主軸的一體化。內置式的電主軸能夠明顯提高機床主軸的剛度、模態性能、傳動性能以及動態響應性能,目前的高速數控機床和超高速數控機床基本上都采用了電主軸的結構
[0003]例如申請號:CN202122455069.1,便于拆卸維護的內置式電主軸,涉及機械加工
,包括固定在機床上的殼體和電主軸本體,殼體為一端設置有開口的腔體,電主軸本體兩端的主軸上均設置有活動塊,電主軸本體的主軸與活動塊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活動塊滑動連接在殼體內,殼體的側壁設置有可將活動塊固定在殼體內部的定位機構,電主軸本體的主軸最內端固定連接有風葉,本技術通過定位機構能夠快速的安裝和拆卸電主軸本體,方便對電主軸本體進行維護,使用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在電主軸本體使用時,在電主軸本體的主軸轉動可帶動風葉進行旋轉,使得外部空氣在風葉的作用下,通過過濾罩后對殼體內部進行散熱處理,使電主軸本體散熱效果佳。
[0004]基于上述專利的檢索,以及結合現有技術中的電主軸發現,上述電主軸在應用時雖然解決了現有的電主軸在使用過程的散熱和拆卸的問題,但是整個電主軸還存在一些問題,現有的電主軸無法對兩個不同的主軸進行拼接,從而導致在使用者需要對不同的刀具進行卡緊傳動時需要配備不同型號的電主軸。
[0005]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現有的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可以在使用者需要對不同的刀具進行卡緊傳動時對兩個不同型號的主動軸進行拼接,從而避免在使用者需要對不同的刀具進行卡緊傳動時需要配備不同型號的電主軸。
技術實現思路
[0006]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具備在使用者需要對不同的刀具進行卡緊傳動時對兩個不同中的主動軸進行拼接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電主軸無法對兩個不同的主軸進行拼接,在使用者需要對不同的刀具進行卡緊傳動時需要配備不同型號的電主軸的問題。
[0007]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腔固定連接有第一主軸,所述第一主軸的左側延伸至殼體的外側并卡接有第二主軸,所述第一主軸延伸在殼體外側的表面套設有第一限位殼,所述第一限位殼的右側與殼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位殼表面的前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前側和后側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卡塊,所述第二主軸的表面活動連接有第二限位殼,所述第二限位殼的頂部
和底部均固定連接與卡接裝置,所述卡接裝置包括兩個第一定位殼、兩個第一固定殼和兩個第二固定殼,兩個第一定位殼相對的一側之間與第二限位殼固定連接,兩個第一固定殼的內腔相對的一側之間與固定塊和卡塊活動連接,兩個第一固定殼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殼,所述第二限位殼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兩個第二定位殼和兩個第三固定殼,兩個第二定位殼相對的一側之間與第二限位殼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殼的內腔與兩個第二固定殼卡接。
[0008]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第一定位殼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后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動板,所述第一活動板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右側延伸至第一定位殼的外側并固定連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內腔通過軸銷活動連接有定位桿,兩個定位桿相反的一側均與第一固定殼固定連接。
[0009]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第一定位殼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定位塊,兩個第一定位塊相對的一側之間與第二限位殼固定連接。
[0010]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定位架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定位塊,所述第二定位塊的左側與定位板固定連接。
[0011]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第二定位殼內腔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定位殼的內腔固定連接有限位桿,所述第二彈簧相對的一側之間固定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內腔與限位桿的表面活動連接,兩個活動桿相對的一側之間延伸至第二定位殼的外側并固定連接有第二活動板,所述第二活動板的右側與第三固定殼固定連接。
[0012]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第二定位殼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塊,兩個限位塊相對的一側之間與第二限位殼固定連接。
[0013]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殼表面的后側固定連接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的右側與殼體固定連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術通過設置殼體、第一主軸、第二主軸、第一限位殼、固定塊、卡塊、第二限位殼、卡接裝置、第一定位殼、第一固定殼、第二固定殼、固定裝置、第二定位殼和第三固定殼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現有的電主軸無法對兩個不同的主軸進行拼接,在使用者需要對不同的刀具進行卡緊傳動時需要配備不同型號的電主軸的問題。
[0016]2、本技術通過第一定位殼、第一彈簧、第一活動板、連接桿、定位板、定位架、定位桿和第一固定殼的配合使用,當時使用者需要對兩個不同的主軸進行拼接時,此時使用者帶動第二主軸與第一主軸進行卡接,隨后使用者帶動第一固定殼和第二固定殼向右進行移動,同時第一固定殼帶動定位桿向右進行移動,隨后定位桿帶動定位架向右進行移動,同時定位架帶動定位板向右進行移動,隨后定位板帶動連接桿向右進行移動,同時連接桿打的第一活動板對第一彈簧進行擠壓,當第一固定殼和第二固定殼到達指定位置時,此時使用者帶動第一固定殼帶動第二固定殼和定位桿通過軸銷進行圓周運動,當第一固定殼和第二固定殼旋轉到指定位置時,使用者取消對第一固定殼的拉力,隨后第一彈簧回彈帶動其余結構回位,同時回彈的第一彈簧帶動第一固定殼與卡塊進行卡接,從而完成對兩個不同的主軸進行拼接,通過第一定位塊,起到了對第一定位殼和第二限位殼的固定,從而防止第一定位殼在使用的過程中因意外而發生掉落,通過第二定位塊,起到了對定位架和定位
板的固定,從而防止定位架在使用的過程中因意外而發生掉落。
[0017]3、本技術通過第二定位殼、第二彈簧、限位桿、活動桿、第二活動板和第三固定殼的配合使用,此時使用者帶動第二活動板向左進行移動,隨后第二活動板帶動第三固定殼向左進行移動,同時第二活動板帶動活動桿向左進行移動對第二彈簧進行擠壓和拉伸,當第一固定殼和第二固定殼固定殼到達指定位置時,此時使用者取消對第二活動板的施力,隨后第二彈簧舒展或者拉伸達到其余結構回位,同時回彈或者舒展的第二彈簧帶動第三固定殼對第二固定殼進行卡緊,從而完成增加了卡接裝置的穩定性,通過限位塊,起到了對第二定位殼和第二限位殼的固定,從而防止第二定位殼在使用的過程中因意外而發生掉落,通過限位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腔固定連接有第一主軸(2),所述第一主軸(2)的左側延伸至殼體(1)的外側并卡接有第二主軸(3),所述第一主軸(2)延伸在殼體(1)外側的表面套設有第一限位殼(4),所述第一限位殼(4)的右側與殼體(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位殼(4)表面的前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塊(5),所述固定塊(5)前側和后側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卡塊(6),所述第二主軸(3)的表面活動連接有第二限位殼(7),所述第二限位殼(7)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與卡接裝置(8),所述卡接裝置(8)包括兩個第一定位殼(801)、兩個第一固定殼(808)和兩個第二固定殼(809),兩個第一定位殼(801)相對的一側之間與第二限位殼(7)固定連接,兩個第一固定殼(808)的內腔相對的一側之間與固定塊(5)和卡塊(6)活動連接,兩個第一固定殼(808)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殼(809),所述第二限位殼(7)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裝置(9),所述固定裝置(9)包括兩個第二定位殼(901)和兩個第三固定殼(906),兩個第二定位殼(901)相對的一側之間與第二限位殼(7)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殼(906)的內腔與兩個第二固定殼(809)卡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卡扣式雙主軸的電主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殼(801)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802),所述第一彈簧(802)的后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活動板(803),所述第一活動板(803)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桿(804),所述連接桿(804)右側延伸至第一定位殼(801)的外側并固定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明,任俊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天斯甲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