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裝配式施工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其包括承載板,所述承載板底面上設置有多個滾輪,端面相對的兩個所述滾輪之間設置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錐齒輪一,所述承載板底面上設置有驅動電機一,所述驅動電機一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錐齒輪二,所述錐齒輪一與錐齒輪二相嚙合,所述承載板頂面上設置有多個驅動件,多個所述驅動件頂端之間設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頂面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驅動電機一的操作臺。本申請具有節省人力成本的效果。人力成本的效果。人力成本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
[0001]本申請涉及裝配式施工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
技術介紹
[0002]裝配式施工是指將傳統施工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加工生產,在工廠內將施工用的預制件提前生產制作出來,然后將預制件運輸到施工場地進行裝配即可,目前在裝配式施工過程中,一般會使用移動模架來輔助工作人員完成預制件的裝配。
[0003]相關技術如申請號為202121879114.X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栓接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栓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有移動板,所述移動板的兩側均栓接有齒桿,所述底板頂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頂部轉動連接有齒輪,且齒輪的一側與齒桿的一側嚙合,所述支撐座的頂部鉸接有組合桿,所述組合桿的頂部鉸接有升降臺,所述升降臺的頂部安裝有運貨機構,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的表面安裝有限位器。
[0004]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在裝配式施工中,當升降臺上的工作人員需要調整移動模架的位置時,需要位于地面上的另一名工作人員釋放限位器,推動移動模架并調整移動模架位置,調整完畢后鎖緊限位器,此裝配式施工的方式需要兩名工作人員相互配合完成,存在浪費人力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本申請提供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
[0006]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包括承載板,所述承載板底面上設置有多個滾輪,端面相對的兩個所述滾輪之間設置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錐齒輪一,所述承載板底面上設置有驅動電機一,所述驅動電機一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錐齒輪二,所述錐齒輪一與錐齒輪二相嚙合,所述承載板頂面上設置有多個驅動件,多個所述驅動件頂端之間設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頂面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驅動電機一的操作臺。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位于升降板上的工作人員需要調整移動模架的位置時,工作人員按動操作臺上的按鈕,操作臺控制驅動電機一轉動,驅動電機一的動力依次經過錐齒輪二、錐齒輪一和傳動軸傳遞至滾輪上,從而驅使滾輪轉動,滾輪帶動整個移動模架移動,從而調整移動模架的位置,工作人員可通過操作臺自行調整移動模架的位置,無需另一名工作人員配合,節省了人力成本。
[0009]可選的,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鏈輪,兩個所述鏈輪之間套設嚙合有鏈條。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一個傳動軸上的動力通過鏈輪和鏈條傳遞至另一個傳動軸上,從而使更多的滾輪具有主動驅動能力,提高滾輪的驅動力。
[0011]可選的,所述承載板底面上設置有多個氣缸,所述氣缸遠離承載板的端部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活動抵接于地面上。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調整好移動模架的位置時,氣缸推動支撐板移動,支撐板抵接于地面上,增大了移動模架與地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了移動模架的穩定性。
[0013]可選的,所述支撐板鉸接于氣缸遠離承載板的端部。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板可相對氣缸轉動,當地面不平而具有一定傾斜度時,支撐板可根據地面的傾斜程度轉動,支撐板始終能夠貼合于地面上,進一步提高移動模架的穩定性。
[0015]可選的,所述支撐板背離氣缸的一側設置有多個齒牙。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板抵接于地面上,此時齒牙插設于地面內,齒牙增大了支撐板的抓地力,從而提高移動模架的穩定性。
[0017]可選的,所述驅動件為液壓缸。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液壓缸軸向伸縮可驅使升降板上下移動,液壓缸具有結構簡單、驅動力大以及行程穩定等優勢,能夠支撐起重量較大的預制件。
[0019]可選的,所述升降板頂面上設置有護欄。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護欄具有阻擋工作人員從升降板上摔下來的作用,提高安全性。
[0021]可選的,所述升降板頂面上設置有驅動電機二,所述驅動電機二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轉輪,所述轉輪上纏繞有拉繩,所述拉繩遠離轉輪的端部設置有掛鉤。
[00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給升降板上的工作人員輸送預制件時,可將預制件鉤掛在掛鉤上,驅動電機二驅使轉輪轉動,轉輪纏繞拉繩,拉繩帶動掛鉤向上移動,從而將預制件輸送給升降板上的工作人員。
[0023]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0024]1.當位于升降板上的工作人員需要調整移動模架的位置時,工作人員按動操作臺上的按鈕,操作臺控制驅動電機一轉動,驅動電機一的動力依次經過錐齒輪二、錐齒輪一和傳動軸傳遞至滾輪上,從而驅使滾輪轉動,滾輪帶動整個移動模架移動,從而調整移動模架的位置,工作人員可通過操作臺自行調整移動模架的位置,無需另一名工作人員配合,節省了人力成本;
[0025]2.一個傳動軸上的動力通過鏈輪和鏈條傳遞至另一個傳動軸上,從而使更多的滾輪具有主動驅動能力,提高滾輪的驅動力;
[0026]3.當調整好移動模架的位置時,氣缸推動支撐板移動,支撐板抵接于地面上,增大了移動模架與地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了移動模架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中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2是承載板下方零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9]附圖標記說明:1、承載板;10、滾輪;11、傳動軸;12、錐齒輪一;13、驅動電機一;14、錐齒輪二;15、鏈輪;16、鏈條;2、氣缸;20、支撐板;21、齒牙;3、驅動件;30、液壓缸;4、升降板;40、操作臺;41、護欄;5、輸送組件;50、驅動電機二;51、轉輪;52、拉繩;53、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結合附圖1
?
附圖2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1]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參照圖1和圖2,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包括承載板1,在承載板1底面上滾動連接有四個滾輪10,在端面相對的兩個滾輪10之間固接有一傳動軸11,在一個傳動軸11上固定套設有一錐齒輪一12,在承載板1底面上固定安裝有一驅動電機一13,驅動電機一13的輸出軸端部固接有一錐齒輪二14,錐齒輪二14與錐齒輪一12相嚙合,驅動電機一13的動力依次經過錐齒輪二14、錐齒輪一12和傳動軸11傳遞至滾輪10上,從而驅使滾輪10轉動。
[0032]參照圖1,在兩個傳動軸11上均固接有一鏈輪15,在兩個鏈輪15之間套設嚙合有一鏈條16,鏈條16用于將一個傳動軸11上的動力傳遞至另一個傳動軸11上;在承載板1底面上還垂直固定安裝有多個氣缸2,在氣缸2遠離承載板1的端部鉸接有一支撐板20,支撐板20活動抵接于地面上,在支撐板20背離氣缸2的一側固接有多個齒牙21,齒牙21用于增大支撐板20的抓地力,提高承載板1的穩定性。
[0033]參照圖1,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載板(1),所述承載板(1)底面上設置有多個滾輪(10),端面相對的兩個所述滾輪(10)之間設置有傳動軸(11),所述傳動軸(11)上設置有錐齒輪一(12),所述承載板(1)底面上設置有驅動電機一(13),所述驅動電機一(13)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錐齒輪二(14),所述錐齒輪一(12)與錐齒輪二(14)相嚙合,所述承載板(1)頂面上設置有多個驅動件(3),多個所述驅動件(3)頂端之間設置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頂面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驅動電機一(13)的操作臺(4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11)上設置有鏈輪(15),兩個所述鏈輪(15)之間套設嚙合有鏈條(16)。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配式施工移動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板(1)底面上設置有多個氣缸(2),所述氣缸(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晶,常悅,蒲忠維,閆鈺,李俊青,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路安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