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卡座結構及電子設備,其中卡座結構應用于電子設備,包括:座體,具有容納空間,容納空間用于容納卡托;轉動件,包括轉桿部和轉軸部,轉軸部固定連接于轉桿部,轉桿部通過轉軸部與座體轉動連接;在卡托收納于容納空間時,轉桿部的第一端與卡托抵接,轉桿部的第二端與電子設備的頂針孔相對;在轉桿部相對于座體轉動時,轉桿部的第一端將卡托推出。轉桿部的第一端將卡托推出。轉桿部的第一端將卡托推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卡座結構及電子設備
[0001]本申請屬于電子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卡座結構及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0002]相關技術中,用戶身份識別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為用于保存移動通信用戶的身份標識、密鑰、聯系人名單等信息的存儲單元,將其插入手機相應的卡座連接器中,可以實現手機的通話和數據服務。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分體式卡座連接器,該卡座連接器包括卡座殼和推桿,推桿與卡座殼滑動配合,以使得推桿能夠沿著推桿的長度方向移動,最終將容納于卡座殼中的卡托頂出或將頂出的卡托復位,卡座連接器通過連接端子與電路板連接。
[0003]在實現本申請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有智能終端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設備等一直在向更輕薄、更便攜的方向發展,使得設備內部安裝空間較為緊張。尤其對于現在5G高端手機等電子設備整機安裝空間緊張,在保證電池容量前提下,電路板寬度逐步減短,使得留給卡座連接器的空間變短,需要一款減短長度的卡座。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卡座結構及電子設備,解決現有電子設備整機安裝空間緊張,使得留給卡座連接器的空間變短,需要一款減短長度的卡座的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卡座結構,應用于電子設備,包括:
[0007]座體,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用于容納卡托;
[0008]轉動件,包括轉桿部和轉軸部,所述轉軸部固定連接于所述轉桿部,所述轉桿部通過所述轉軸部與所述座體轉動連接;
[0009]在所述卡托收納于所述容納空間時,所述轉桿部的第一端與所述卡托抵接,所述轉桿部的第二端與所述電子設備的頂針孔相對;在所述轉桿部相對于所述座體轉動時,所述轉桿部的第一端將所述卡托推出。
[0010]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所述轉桿部相對兩側的表面分別固定設有所述轉軸部,所述座體的底面設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座體的側壁連接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設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對,所述轉桿部兩側的所述轉軸部一一對應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0011]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所述第一定位孔遠離所述轉桿部的一側設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與所述轉軸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片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面積。
[0012]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所述座體的底面背離所述轉桿部的一側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對應處設有挖空部,所述固定片設于所述挖空部。
[0013]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所述彎折部背離所述轉桿部的一側連接有固定
座,所述固定座背離所述彎折部的一側連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固定柱分別設有與所述轉軸部對應的避空孔。
[0014]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所述座體包括依次連接的殼體、塑膠層和連接端子,所述殼體設有所述容納空間,所述塑膠層和所述連接端子設于所述容納空間內部。
[0015]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還包括動端部和靜端部,所述動端部和所述靜端部分別設于所述座體,在所述轉桿部推出所述卡托時,所述靜端部與所述動端部的第一端接觸;在所述卡托收納于所述容納空間時,所述靜端部與所述動端部的第一端分離;
[0016]所述動端部的第二端與所述殼體焊接連接或者所述動端部的第二端與所述殼體一體成型。
[0017]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所述動端部的第二端與所述殼體焊接連接時,所述動端部的第二端具有相交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殼體的側壁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殼體的底面連接。
[0018]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殼體的側壁之間,和/或,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殼體的底面之間設有定位結構。
[0019]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0020]外殼;
[0021]卡座結構,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卡座結構,所述卡座結構設于所述外殼內部。
[0022]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設置座體可容納卡托,設置轉動件,能夠通過轉動件的轉桿部轉動推出卡托,從而實現卡托的插入和推出,設置轉動件的轉桿部和轉軸部固定連接,在卡托插入和推出過程中轉桿部和轉軸部一體轉動,無相對轉動,有利于提高轉桿部的結構強度,進而能夠減小轉桿部的寬度尺寸,有利于實現座體更小的尺寸,從而有利于適應現有電子設備緊張的整機安裝空間,符合現有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
[0023]本申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24]本申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5]圖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座體中卡托插入狀態的示意圖;
[0026]圖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座體中卡托推出狀態的示意圖;
[0027]圖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的連接示意圖;
[0028]圖4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對比實施例的連接示意圖;
[0029]圖5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座體和轉軸部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30]圖6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裝配的第一狀態示意圖;
[0031]圖7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裝配的第二狀態示意圖;
[0032]圖8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裝配的第三狀態示意圖;
[0033]圖9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裝配的第四狀態示意圖;
[0034]圖10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裝配的第五狀態示意圖;
[0035]圖1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裝配的第六狀態示意圖;
[0036]圖1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轉桿部和轉軸部裝配的第七狀態示意圖;
[0037]圖1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卡座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0038]圖14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焊接連接的第一狀態示意圖;
[0039]圖15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焊接連接的第二狀態示意圖;
[0040]圖16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焊接連接第一狀態的局部示意圖;
[0041]圖17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焊接連接第二狀態的局部示意圖;
[0042]圖18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焊接連接的尺寸示意圖;
[0043]圖19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一體成型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20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一體成型的尺寸示意圖;
[0045]圖2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連接對比實施例的第一狀態示意圖;
[0046]圖2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動端部與殼體連接對比實施例的第二狀態示意圖;
[00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卡座結構,應用于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座體,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用于容納卡托;轉動件,包括轉桿部和轉軸部,所述轉軸部固定連接于所述轉桿部,所述轉桿部通過所述轉軸部與所述座體轉動連接;在所述卡托收納于所述容納空間時,所述轉桿部的第一端與所述卡托抵接,所述轉桿部的第二端與所述電子設備的頂針孔相對;在所述轉桿部相對于所述座體轉動時,所述轉桿部的第一端將所述卡托推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桿部相對兩側的表面均設有所述轉軸部,所述座體的底面設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座體的側壁連接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設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對,所述轉桿部兩側的所述轉軸部一一對應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遠離所述轉桿部的一側設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與所述轉軸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片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面積。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座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的底面背離所述轉桿部的一側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對應處設有挖空部,所述固定片設于所述挖空部。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部背離所述轉桿部的一側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背離所述彎折部的一側連接有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臻,
申請(專利權)人: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