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等離子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包括包括功率輸出裝置、手術電極和功率控制裝置,功率輸出裝置用于將交流輸入端輸入的交流信號轉化為第一交流信號并輸出至手術電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了第一散熱網可有效將功率控制裝置內部熱量散發,但由于第一散熱網為網狀結構,會有灰塵進入到功率控制裝置的內部,所以在第一散熱網的下方還設置了第二散熱網,并采用了峽谷效應,利用支撐桿與滑槽滑動連接,將第二散熱網固定上方,這樣會使功率控制裝置底部的熱量根據峽谷效應,熱流從開闊的地方流入狹小的地方,空氣密度被壓縮,風速增大,空氣會加速流過第二散熱網,從而帶走落在第二散熱網和第一散熱網上的灰塵。熱網上的灰塵。熱網上的灰塵。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等離子
,尤其涉及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
技術介紹
[0002]等離子體手術設備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手術電極的兩個電極產生低溫等離子體高頻能量,使生理鹽水電離產生等離子體,等離子體在高頻能量下具備很高的動能,不斷地撞擊手術電極的兩個電極之間的病變組織,破壞病變組織細胞中的蛋白質分子鍵,將其分解為簡單且無害的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汽化作用),使得病變組織直觀上體積逐漸減小,從而實現對病變組織的切除。等離子體手術設備常常用于耳鼻喉科、關節外科的手術,其能量輸出精確度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由于作用于人體,因此需要對能量輸出進行精確控制,以免傷及器官和生命。
[0003]但現有的醫用等離子設備不能控制功率,且長期設備會產生熱量,不易散發。
[0004]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包括功率輸出裝置、手術電極和功率控制裝置,所述功率輸出裝置用于將交流輸入端輸入的交流信號轉化為第一交流信號并輸出至手術電極,所述功率控制裝置用于控制第一交流信號的功率大小,所述功率控制裝置內部包括散熱組件;
[0007]所述散熱組件包括頂板,所述頂板內側設置有第一散熱網,所述第一散熱網外側與頂板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散熱網為網狀結構,所述頂板底部設置有功率控制裝置,所述功率控制裝置內壁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壁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外側與滑槽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桿一端設置有第二散熱網,所述第二散熱網與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散熱網為網狀結構。
[0008]作為優選,所述功率輸出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一交流輸出端,所述第一交流輸出端一端與功率輸出裝置插接連接,所述第一交流輸出端另一端與功率控制裝置插接連接。
[0009]作為優選,所述功率控制裝置外側設置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與功率控制裝置固定連接,所述功率控制裝置外側底部設置有電源開關,所述電源開關與功率控制裝置固定連接,所述功率控制裝置外側底部設置有調節旋鈕,所述調節旋鈕與功率控制裝置固定連接。
[0010]作為優選,功率控制裝置外側設置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側設置有固定螺絲,所述固定螺絲與螺紋孔螺紋連接。
[0011]作為優選,功率控制裝置內側底部設置有自耦變壓器,所述自耦變壓器與功率控制裝置固定連接。
[0012]作為優選,功率控制裝置外側設置有第二交流輸出端,所述第二交流輸出端與功率控制裝置插接連接,所述第二交流輸出端一端設置有手術電極,所述手術電極與第二交流輸出端插接連接,所述功率控制裝置外側設置有第三交流輸出端,所述第三交流輸出端與功率控制裝置插接連接,所述第三交流輸出端一端設置有踏板底座,所述踏板底座與第三交流輸出端插接連接,所述踏板底座頂部設置有切割踏板,所述切割踏板與踏板底座活動連接,所述踏板底座頂部設置有調節檔位旋鈕,所述調節檔位旋鈕與踏板底座轉動連接,所述踏板底座頂部設置有凝血踏板,所述凝血踏板與踏板底座活動連接。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該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通過設置了第一散熱網可有效將功率控制裝置內部熱量散發,但由于第一散熱網為網狀結構,會有灰塵進入到功率控制裝置的內部,所以在第一散熱網的下方還設置了第二散熱網,并采用了峽谷效應,利用支撐桿與滑槽滑動連接,將第二散熱網固定上方,這樣會使功率控制裝置底部的熱量根據峽谷效應,熱流從開闊的地方流入狹小的地方,空氣密度被壓縮,風速增大,空氣會加速流過第二散熱網,從而帶走落在第二散熱網和第一散熱網上的灰塵。
[0016]2、該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通過旋轉固定螺絲,使固定板與功率控制裝置脫離,可以對功率控制裝置進行檢修查看。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示例性的,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引伸獲得其他的實施附圖。
[0018]本說明書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
[0019]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技術正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滑槽結構示意圖。
[0022]圖例說明:1、功率輸出裝置;2、第一交流輸出端;3、功率控制裝置;4、頂板;5、第一散熱網;6、顯示屏;7、電源開關;8、調節旋鈕;9、固定螺絲;10、固定板;11、第二交流輸出端;12、手術電極;13、第二散熱網;14、支撐桿;15、自耦變壓器;16、螺紋孔;17、滑槽;18、腳踏板底座;19、調節檔位旋鈕;20、切割踏板;21、凝血踏板;22、第三交流輸出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實施例: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功率輸出裝置1、手術電極12和功率控制裝置3,功率輸出裝置1用于將交流輸入端輸入的交流信號轉化為第一交流信號并輸出至手術電極12,功率控制裝置3用于控制第一交流信號的功率大小,功率控制裝置3內部包括散熱組件;
[0025]散熱組件包括頂板4,頂板4內側設置有第一散熱網5,第一散熱網5外側與頂板4內側固定連接,第一散熱網5為網狀結構,頂板4底部設置有功率控制裝置3,功率控制裝置3內壁開設有滑槽17,滑槽17內壁設置有支撐桿14,支撐桿14外側與滑槽17內壁滑動連接,支撐桿14一端設置有第二散熱網13,第二散熱網13與支撐桿14固定連接,第二散熱網13為網狀結構,第一散熱網5可有效將功率控制裝置3內部熱量散發,但由于第一散熱網5為網狀結構,會有灰塵進入到功率控制裝置3的內部,所以在第一散熱網5的下方還設置了第二散熱網13,并采用了峽谷效應,利用支撐桿14與滑槽17滑動連接,將第二散熱網13固定上方,這樣會使功率控制裝置3底部的熱量根據峽谷效應,熱流從開闊的地方流入狹小的地方,空氣密度被壓縮,風速增大,空氣會加速流過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包括功率輸出裝置(1)、手術電極(12)和功率控制裝置(3),所述功率輸出裝置(1)用于將交流輸入端輸入的交流信號轉化為第一交流信號并輸出至手術電極(12),所述功率控制裝置(3)用于控制第一交流信號的功率大小,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裝置(3)內部包括散熱組件;所述散熱組件包括頂板(4),所述頂板(4)內側設置有第一散熱網(5),所述第一散熱網(5)外側與頂板(4)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散熱網(5)為網狀結構,所述頂板(4)底部設置有功率控制裝置(3),所述功率控制裝置(3)內壁開設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內壁設置有支撐桿(14),所述支撐桿(14)外側與滑槽(17)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桿(14)一端設置有第二散熱網(13),所述第二散熱網(13)與支撐桿(1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散熱網(13)為網狀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輸出裝置(1)一側設置有第一交流輸出端(2),所述第一交流輸出端(2)一端與功率輸出裝置(1)插接連接,所述第一交流輸出端(2)另一端與功率控制裝置(3)插接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功率可調等離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裝置(3)外側設置有顯示屏(6),所述顯示屏(6)與功率控制裝置(3)固定連接,所述功率控制裝置(3)外側底部設置有電源開關(7),所述電源開關(7)與功率控制裝置(3)固定連接,所述功率控制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孔慶俊,黎建波,高騰,
申請(專利權)人:露卡重慶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