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其技術方案包括:氣缸、壓板、底座和插板,所述底座的表面中間開設有插槽,插槽的內部插入有插板,插板的表面中間開設有凹口,凹口的內部固定有卡塊,卡塊的內部放置有下模套,下模套的表面放置有上模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底座中間設有凹口,對用于接收漏下的細沙粘土用的插板提供放置位置,便于前期插入安裝和后期抽出拆卸,其插板內部開設凹口,凹口可對漏下的細沙粘土進行接收,便于清理,凹口內部設有卡塊,卡塊可對下模套進行卡住放置,穩定下模套的放置,并且利用氣缸推動的壓板來對下模套和上模套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不用人工手動壓實,省時省力。力。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
[0001]本技術涉及汽車制造
,具體為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
技術介紹
[0002]澆筑模具是指為了獲得零件的結構形狀,預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結構形狀,然后再在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個和零件結構尺寸一樣的空腔,再在該空腔中澆注流動性液體,該液體冷卻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狀結構完全一樣的零件了。
[0003]目前在對汽車大梁的零件進行生產加工時需要使用到澆筑模具,而現有使用的澆筑模具在澆筑完成后需要將模具內的細沙粘土去除,去除時會弄得到處都是,不方便清理,并且填充在模具內的細沙粘土需要人工壓實,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包括氣缸、壓板、底座和插板,所述底座的表面中間開設有插槽,插槽的內部插入有插板,插板的表面中間開設有凹口,凹口的內部固定有卡塊,卡塊的內部放置有下模套,下模套的表面放置有上模套。
[0006]使用本技術方案中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時,工作人員需先對本技術外接供電,通過控制面板控制本技術運行,工作人員將待澆筑的汽車大梁零件模具放置在下模套的內部,放置在內后工作人員將細沙粘土填充在下模套的內部,填充在內后工作人員控制氣缸推動輸出端固定的壓板,壓板降下對下模套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壓實后其壓板升起,工作人員對下模座表面上的細沙粘土進行抹平,抹平后工作人員將上模套放置在下模套的表面,對準放置后工作人員將細沙粘土填充在上模套的內部,填充時需要拿取金屬管插入在上模套的內部中間,底端接觸在下模套內的汽車大梁零件模具表面,豎直放置金屬管后工作人員繼續對上模套內填充細沙粘土,填滿后工作人員啟動氣缸推動壓板對上模套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壓板在壓下時其金屬管的頂端會插入在洞孔的內部,防止金屬管抵住壓板不讓其對上模套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上模套內的細沙粘土被壓實后工作人員控制氣缸升起壓板,輕輕將上模套從下模套的表面上移下,移下后工作人員從下模套內取出汽車大梁零件模具,取出后再將上模套放回下模套的表面上,放置好后從上模套內取出插入在內的金屬管,取出金屬管后工作人員就可對金屬管取出后留下的孔洞倒入熱熔的金屬液,金屬液順著孔洞流入到下模套內取出汽車大梁零件模具的空腔位置,在該位置進行冷卻成型,冷卻成型后工作人員將上模套從下模套的表面上取下,清除內部的細沙粘土,然后從卡塊內取出嵌入在內的下模套,清除內的細沙粘土,這樣就得到澆筑成型的汽車大梁零件,最后對其打磨切割得到成品,而遺留在凹口內的細沙粘土工作人員
可手指插入拉口的內部,施力將插入在插槽內的插板給抽出,插板抽出后工作人員對凹口內的細沙粘土進行清理以便后續使用。
[0007]優選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兩端固定有框架,框架的中間貫穿安裝有氣缸。氣缸的安裝使壓板可以升降移動,起到了動力輸出的效果。
[0008]優選的,所述氣缸的輸出端固定有支架,支架的底表面固定有壓板。支架的安裝使壓板可以與氣缸的輸出端進行連接,并且支架為穿過洞孔的金屬管提供位置,通過設置壓板,使填充在下模套和上模套內的細沙粘土可以被壓實,達到了機械壓實省時省力的效果。
[0009]優選的,所述壓板的中間貫穿開設有洞孔。洞孔的開設使插入在上模套內的金屬管在壓板壓在其表面上時可以穿過其內部,提供通道防止金屬管抵住壓板不讓其壓在上模套的表面。
[0010]優選的,所述插板的前表面中間開設有拉口。拉口的開設使工作人員方便將插入在插槽內的插板給抽出或者推入,提供了施力點。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過在底座中間設有凹口,對用于接收漏下的細沙粘土用的插板提供放置位置,便于前期插入安裝和后期抽出拆卸,其插板內部開設凹口,凹口可對漏下的細沙粘土進行接收,便于清理,凹口內部設有卡塊,卡塊可對下模套進行卡住放置,穩定下模套的放置,并且利用氣缸推動的壓板來對下模套和上模套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不用人工手動壓實,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外觀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技術的俯視外觀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技術的壓板底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氣缸;2、框架;3、支架;4、壓板;5、上模套;6、下模套; 7、底座;8、插槽;9、插板;10、卡塊;11、拉口;12、凹口;13、洞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0019]實施例一
[0020]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包括氣缸1、壓板4、底座7和插板9,底座7的表面中間開設有插槽8,插槽8的內部插入有插板9,插板9的表面中間開設有凹口12,凹口12的內部固定有卡塊10,卡塊10的內部放置有下模套6,下模套6的表面放置有上模套5。
[0021]工作人員需先對本技術外接供電,通過控制面板控制本技術運行,工作人員將待澆筑的汽車大梁零件模具放置在下模套6的內部,放置在內后工作人員將細沙粘土填充在下模套6的內部,填充在內后工作人員控制氣缸1推動輸出端固定的壓板4,壓板4降下對下模套6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壓實后其壓板4升起,工作人員對下模座6表面上的細沙粘土進行抹平,抹平后工作人員將上模套5放置在下模套6的表面,對準放置后工作人
員將細沙粘土填充在上模套5的內部,填充時需要拿取金屬管插入在上模套5的內部中間,底端接觸在下模套6內的汽車大梁零件模具表面,豎直放置金屬管后工作人員繼續對上模套5內填充細沙粘土,填滿后工作人員啟動氣缸1 推動壓板4對上模套5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壓板4在壓下時其金屬管的頂端會插入在洞孔13的內部,防止金屬管抵住壓板4不讓其對上模套5內的細沙粘土進行壓實,上模套5內的細沙粘土被壓實后工作人員控制氣缸1升起壓板4,輕輕將上模套5從下模套6的表面上移下,移下后工作人員從下模套6內取出汽車大梁零件模具,取出后再將上模套5放回下模套6的表面上,放置好后從上模套5內取出插入在內的金屬管,取出金屬管后工作人員就可對金屬管取出后留下的孔洞倒入熱熔的金屬液,金屬液順著孔洞流入到下模套6內取出汽車大梁零件模具的空腔位置,在該位置進行冷卻成型,冷卻成型后工作人員將上模套5從下模套6的表面上取下,清除內部的細沙粘土,然后從卡塊10內取出嵌入在內的下模套6,清除內的細沙粘土,這樣就得到澆筑成型的汽車大梁零件,最后對其打磨切割得到成品,而遺留在凹口12內的細沙粘土工作人員可手指插入拉口11的內部,施力將插入在插槽8內的插板9給抽出,插板9抽出后工作人員對凹口12內的細沙粘土進行清理以便后續使用。...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包括氣缸(1)、壓板(4)、底座(7)和插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表面中間開設有插槽(8),插槽(8)的內部插入有插板(9),插板(9)的表面中間開設有凹口(12),凹口(12)的內部固定有卡塊(10),卡塊(10)的內部放置有下模套(6),下模套(6)的表面放置有上模套(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大梁澆筑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表面兩端固定有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郗傳勇,張獻忠,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浩勇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