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光伏追光裝置,包括百葉窗式光伏模組、追光驅動單元;百葉窗式光伏模組包括型材底座、角鋁支架及光伏模塊,兩根型材底座平行布置,多組光伏模塊并排安裝于兩根型材底座之間,構成百葉窗結構;光伏模塊包括光伏組件、組件背板、組件支架;追光驅動單元包括追光推桿、追光推塊、電機、電機剎車、滑臺、滑臺固定件、滑塊、連接塊、追光支架、第一光敏電阻、第二光敏電阻。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追光驅動單元驅動百葉窗式光伏模組實現追光,提升了單位受光面積不變下組件的整體發電量。采用小片單晶硅電池片焊接封裝組成的小型組件大大降低了風阻帶來的安全隱患。使用PET層替代玻璃作為組件表面封裝材料優化了光伏組件重量問題。題。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光伏追光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光伏發電
,尤其涉及一種光伏追光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現有路燈上掛載的單晶硅光伏組件的結構是固定的,受光角是不可自動調節的。組件內部封裝的單晶硅電池片為多組常規電池片尺寸(166/182/210mm等)的整片或半片串聯和并聯式排列,并以鋼化玻璃壓層板形式將其封裝。組件多以桿體兩側掛載或桿體頂部放置方式安裝和固定。如圖1所示。
[0003]由于光伏板的陽光入射角度在全年和全天當中都是隨著時間變化的,因此,常規按照最佳受光角度固定式安裝的光伏組件的全年發電峰值期較短。如果換成大功率光伏組件來提升總體發電量的話,則桿體的掛載重量和受光面積都會為此而增加,使桿體在強風天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伏追光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光伏追光裝置,包括百葉窗式光伏模組、追光驅動單元;
[0006]所述百葉窗式光伏模組包括型材底座、角鋁支架及光伏模塊;兩根所述型材底座平行布置,多組所述光伏模塊并排安裝于兩根所述型材底座之間,構成百葉窗結構;所述光伏模塊包括光伏組件、組件背板、組件支架;所述光伏組件安裝于所述組件背板上,構成光伏板;所述組件背板兩端通過無油軸套、背板軸套、擋圈與所述組件支架的上端活動連接;所述組件支架下端通過所述角鋁支架與所述型材底座固定連接;
[0007]所述追光驅動單元包括追光推桿、追光推塊、電機、電機剎車、滑臺、滑臺固定件、滑塊、連接塊、追光支架、第一光敏電阻、第二光敏電阻;所述追光推桿靠近一側的所述型材底座設置,所述追光推塊一端與所述組件背板側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追光推桿連接;所述滑臺通過所述滑臺固定件與所述型材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滑塊設于所述滑臺上,并與所述電機的傳動軸連接;所述電機剎車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滑塊通過所述連接塊與所述追光推桿連接,用于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沿所述滑臺滑動,以通過所述追光推桿、追光推塊帶動光伏板轉動;所述追光支架與所述組件背板連接,所述第一光敏電阻、第二光敏電阻安裝于所述追光支架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光伏組件表面采用PET層封裝。
[0009]進一步地,所述光伏組件采用小片單晶硅電池片焊接封裝組成。
[0010]進一步地,所述滑臺安裝有限位器支架,所述限位器支架上安裝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塊行程的限位器。
[0011]進一步地,所述角鋁支架內側安裝有二個用于限制所述追光推桿推動路徑的限位塊。
[0012]進一步地,所述追光支架包括追光支架上蓋、螺絲預留孔位、第一光敏電阻安裝孔
位、第二光敏電阻安裝孔位、上蓋安裝預留孔位、追光支架底座。
[0013]進一步地,所述型材底座通過角鐵及雙孔滑槽螺母與固定面固定連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型材底座通過單孔滑槽螺母與所述角鋁支架固定連接。
[0015]借由上述方案,通過光伏追光裝置,通過追光驅動單元驅動百葉窗式光伏模組實現追光,提升了單位受光面積不變下組件的整體發電量。采用小片單晶硅電池片焊接封裝組成的小型組件不但大大降低了風阻帶來的安全隱患,還提升了燈桿整體外觀的可塑造空間。使用PET層替代玻璃作為組件表面封裝材料優化了光伏組件重量問題。通過百葉窗式小片排列結構優化風壓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問題。
[0016]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現有路燈上掛載的單晶硅光伏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光伏追光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部分安裝部件的結構圖;
[0020]圖4為本技術追光推桿連接示意圖;
[0021]圖5為本技術追光支架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技術型材底座與固定面連接主視圖;
[0023]圖7為本技術型材底座與固定面連接側視圖;
[0024]圖8為本技術型材底座與固定面、角鋁支架的連接部件示意圖。
[0025]圖中標號:
[0026]1?
第一光敏電阻;2
?
第二光敏電阻;3
?
追光支架;4
?
無油軸套;5
?
背板軸套;6
?
組件支架;7
?
型材底座;8
?
擋圈;9
?
限位塊;10
?
滑臺固定件;11
?
滑臺;12
?
滑臺螺母;13
?
限位器;14
?
限位器支架;15
?
連接塊;16
?
電機;17
?
電機剎車;18
?
角鋁支架;19
?
追光推桿;20
?
追光推塊;21
?
光伏組件;22
?
組件背板;23
?
追光支架上蓋;24
?
螺絲預留孔位;25
?
第一光敏電阻安裝孔位;26
?
第二光敏電阻安裝孔位;27
?
上蓋安裝預留孔位;28
?
追光支架底座;29
?
角鐵(直角鐵或圓角鐵);30
?
單孔滑槽螺母;31
?
雙孔滑槽螺母;32
?
固定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
[0028]參圖1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伏追光裝置,包括百葉窗式光伏模組、追光驅動單元;
[0029]百葉窗式光伏模組包括型材底座7、角鋁支架18及光伏模塊;兩根型材底座7平行布置,多組光伏模塊并排安裝于兩根型材底座7之間,構成百葉窗結構;光伏模塊包括光伏組件21、組件背板22、組件支架6;光伏組件21安裝于組件背板22上,固定光伏組件21所使用的組件背板22為鋁合金材質。光伏組件由四個螺絲與螺母固定在背板表面,構成光伏板;組件背板22兩端通過無油軸套4、背板軸套5、擋圈8與組件支架6的上端活動連接;為降低重量
和光伏組件接線預留,組件背板預留兩個出線孔,組件背板軸套由背板內側向外側沿x軸兩端探出,并固定在背板兩側折彎面上,無油套軸4扣入組件支架6后和擋圈8與背板套軸5滑動連接;組件支架6下端通過角鋁支架18與型材底座7固定連接,每個組件支架由2組螺絲與角鋁支架18內側相固定。
[0030]追光驅動單元包括追光推桿19、追光推塊20、電機16、電機剎車17、滑臺11、滑臺固定件10、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伏追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百葉窗式光伏模組及追光驅動單元;所述百葉窗式光伏模組包括型材底座(7)、角鋁支架(18)及光伏模塊;兩根所述型材底座(7)平行布置,多組所述光伏模塊并排安裝于兩根所述型材底座(7)之間,構成百葉窗結構;所述光伏模塊包括光伏組件(21)、組件背板(22)、組件支架(6);所述光伏組件(21)安裝于所述組件背板(22)上,構成光伏板;所述組件背板(22)兩端通過無油軸套(4)、背板軸套(5)、擋圈(8)與所述組件支架(6)的上端活動連接;所述組件支架(6)下端通過所述角鋁支架(18)與所述型材底座(7)固定連接;所述追光驅動單元包括追光推桿(19)、追光推塊(20)、電機(16)、電機剎車(17)、滑臺(11)、滑臺固定件(10)、滑塊(12)、連接塊(15)、追光支架(3)、第一光敏電阻(1)、第二光敏電阻(2);所述追光推桿(19)靠近一側的所述型材底座(7)設置,所述追光推塊(20)一端與所述組件背板(22)側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追光推桿(19)連接;所述滑臺(11)通過所述滑臺固定件(10)與所述型材底座(7)固定連接;所述滑塊(12)設于所述滑臺(11)上,并與所述電機(16)的傳動軸連接;所述電機剎車(17)與所述電機(16)連接;所述滑塊(12)通過所述連接塊(15)與所述追光推桿(19)連接,用于在所述電機(16)的驅動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哲佳,苗冬冬,姜博,劉明達,齊海軍,段研,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靈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