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及車輛,包括鉚接螺釘、安裝螺母、第一安裝固定結構、螺栓襯套、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第二安裝固定結構和安裝螺栓;第一安裝固定結構包括水平板以及下端與水平板相連接的豎直板,豎直板上開設有第一安裝過孔,水平板開設有鉚接孔;第二安裝固定結構包括固定安裝板,固定安裝板上開設有第二安裝過孔;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上開設于第三安裝過孔;螺栓襯套安裝在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的第三安裝過孔內;安裝螺栓穿過第二安裝固定結構上的第二安裝過孔、螺栓襯套和第一安裝固定結構的第一安裝過孔并用安裝螺母緊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滿足安全帶固定點強度,節約了車體門檻處空間。節約了車體門檻處空間。節約了車體門檻處空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及車輛
[0001]本技術屬于車輛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固定結構
,具體涉及一種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及車輛。
技術介紹
[0002]機動車輛隨著市場需求的安全配置越來越高,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配置在各類車型上逐漸普及,現有安全帶預緊器常規布置位置是固定在車體門檻位置,固定裝配位置受限,無法滿足車體門檻位置空間不足的車輛。
[0003]當車體門檻位置因空間不足等因素限制,無法布置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時,為滿足車輛安全性能需求,需開發一種新的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及車輛。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及車輛,能滿足安全帶固定點強度,且能節約車體門檻處空間。
[0005]第一方面,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包括鉚接螺釘、安裝螺母 、第一安裝固定結構、螺栓襯套、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第二安裝固定結構和安裝螺栓;
[0006]所述第一安裝固定結構包括水平板以及下端與水平板相連接的豎直板,所述豎直板上開設有第一安裝過孔,所述水平板開設有鉚接孔;
[0007]所述第二安裝固定結構包括固定安裝板,固定安裝板上開設有第二安裝過孔;
[0008]所述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上開設于第三安裝過孔;
[0009]所述螺栓襯套安裝在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的第三安裝過孔內;所述安裝螺栓穿過第二安裝固定結構上的第二安裝過孔、螺栓襯套和第一安裝固定結構的第一安裝過孔并用安裝螺母緊固;所述第一安裝固定結構通過鉚接孔用鉚接螺釘鉚接在座椅滑軌上。
[0010]可選地,所述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的一端開設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安裝板上設有與該限位槽相對應配合的限位翻邊。安裝好后,通過限位翻邊與限位槽相配合,以防止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在上下方向上晃動。
[0011]可選地,所述水平板上開設有限位條孔;所述固定安裝板的下端設有限位銷;所述第二安裝固定結構通過限位銷與第一安裝固定結構上的限位條孔配合限位輔助裝配。
[0012]可選地,所述固定安裝板與限位銷的夾角a為50
°
到70
°?
。
[0013]可選地,所述固定安裝板與限位銷的夾角a為60
°
。
[0014]第二方面,本技術所述的一種車輛,采用如本技術所述的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
[0015]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所述的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能夠通過第一安裝固定結構和第二安裝固定結構固定在座椅滑軌上,滿足安全帶固定點強度的要求,同時節約了車體門檻處空間,提升了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布置不同車型的通用性。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施例的爆炸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施例中第一安裝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9]圖4是本實施例中第一安裝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20]圖5是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21]圖6是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22]圖7是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0023]圖8是本實施例中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的安裝示意圖;
[0024]圖中,1
?
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2
?
座椅滑軌、3
?
鉚接螺釘、4
?
安裝螺母、5
?
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1
?
水平板、52
?
豎直板、53
?
限位條孔、54
?
鉚接孔、55
?
第一安裝過孔、6
?
螺栓襯套、7
?
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1
?
限位槽、8
?
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1
?
固定安裝板、82
?
限位銷、83
?
限位翻邊、84
?
第二安裝過孔、9
?
安裝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6]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一種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包括鉚接螺釘3、安裝螺母 4、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螺栓襯套6、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和安裝螺栓9。
[0027]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包括水平板51以及下端與水平板51相連接的豎直板52,所述豎直板52上開設有第一安裝過孔55,所述水平板51開設有鉚接孔54和限位條孔53。
[0028]如圖5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包括固定安裝板81,以及設置在固定安裝板下端的限位銷82,固定安裝板81上開設有第二安裝過孔84。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通過限位銷82與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上的限位條孔53配合限位輔助裝配。
[0029]本實施例中,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上開設于第三安裝過孔(圖中未示出)。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螺栓襯套6安裝在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的第三安裝過孔內。所述安裝螺栓9穿過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上的第二安裝過孔84、螺栓襯套6和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的第一安裝過孔55并用安裝螺母4緊固,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通過兩個鉚接螺釘3鉚接在座椅滑軌2上,實現了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在座椅滑軌2上的安裝。
[003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的一端開設有限位槽71;所述固定安裝板81上設有與該限位槽71相對應配合的限位翻邊83。安裝好后,通過限位翻邊83與限位槽71相配合,以防止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在上下方向上晃動。
[0032]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安裝板81與限位銷82的夾角a為50
°
到70
°
,本實施例中,固定安裝板81與限位銷82的夾角a的取值為60
°
。
[0033]本實施例中,一種車輛,采用如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
[0034]上述實施例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技術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
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安全帶下錨點安裝固定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鉚接螺釘(3)、安裝螺母 (4)、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螺栓襯套(6)、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和安裝螺栓(9);所述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包括水平板(51)以及下端與水平板(51)相連接的豎直板(52),所述豎直板(52)上開設有第一安裝過孔(55),所述水平板(51)開設有鉚接孔(54);所述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包括固定安裝板(81),固定安裝板(81)上開設有第二安裝過孔(84);所述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上開設于第三安裝過孔;所述螺栓襯套(6)安裝在安全帶下錨點預緊器(7)的第三安裝過孔內;所述安裝螺栓(9)穿過第二安裝固定結構(8)上的第二安裝過孔(84)、螺栓襯套(6)和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的第一安裝過孔(55)并用安裝螺母(4)緊固;所述第一安裝固定結構(5)通過鉚接孔(54)用鉚接螺釘(3)鉚接在座椅滑軌(2)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下錨點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成,袁秀蓉,宋洪輝,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