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用于對長工件的局部進行烘烤,包括烘箱框架、加熱管、蓋板、插板組件和循環風機。烘箱框架包括兩端開口和頂端開口的腔體結構,腔體結構包括為空腔的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底板的空腔、右側板的空腔、腔體結構的內部空間、左側板的空腔和底板的空腔依次串聯形成風力循環回路。加熱管設置在底板空腔。蓋板用于封堵烘箱框架頂端開口。插板組件用于封堵烘箱框架的兩端的開口,且用于支撐長工件兩端。循環風機用于使熱風在風力循環回路內循環流動。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能夠對長工件進行局部區域烘烤,且能夠實現烘箱內部的熱風循環,提高烘烤的均勻性。性。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
[0001]本技術涉及工件烘烤的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
技術介紹
[0002]在電力行業中的長絕緣子工件生產加工過程中,需要對長絕緣子工件(以下簡稱長工件)的中間區域進行加熱烘烤。
[0003]現有的烘箱的烘烤方式往往是將長工件整體放進烘箱進行烘烤,整體烘烤導致不需要烘烤的兩端區域也被烘烤,易導致工件損壞,且還會過多的消耗能源。并且,現有烘箱內部熱風流通不暢,造成長工件烘烤不均勻。
[0004]因此,設計一種能對長工件進行局部區域烘烤,且能夠均勻烘烤的烘箱,成為本領域較為熱門的研究點。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其能夠對長工件進行局部區域烘烤,且能夠實現烘箱內部的熱風循環,提高烘烤的均勻性。
[0006]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用于對長工件的局部進行烘烤,包括:烘箱框架,其包括沿直線延伸預定長度的、兩端開口和頂端開口的腔體結構,腔體結構包括底板和在底板上豎直設置的左側板和右側板,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內部為空腔,左側板和右側板朝向腔體結構內側的內表面設置有通孔;底板的空腔、右側板的空腔、右側板的通孔、腔體結構的內部空間、左側板的通孔、左側板的空腔和底板的空腔依次串聯形成風力循環回路;加熱管,其設置在底板的空腔內;蓋板,其用于封堵烘箱框架的頂端開口;兩個插板組件,其用于封堵烘箱框架的兩端的開口,且兩個插板組件分別用于支撐長工件兩端,使長工件的被加熱部分位于腔體結構內;循環風機,其設置在烘箱框架上,用于使加熱管加熱的熱風在風力循環回路內循環流動。
[0007]進一步的,插板組件包括:安裝座,其安裝在烘箱框架的兩端開口處且接觸處緊密貼合,安裝座上設置有豎直延伸的、上端開口的插槽;插板,插板由安裝座的上端開口插入進插槽中,且插板上配置有用于承載長工件端部的過孔。
[0008]進一步的,插板沿豎直方向排列開設有多個過孔,和/或插板沿水平方向排列開設有多個過孔。
[0009]進一步的,插板包括基座板和配合板,基座板和配合板上都開設有不封閉的開口,基座板插設在安裝座的插槽中且其開口朝上,配合板的開口朝下插入插槽中,配合板的開口與基座板的開口配合形成過孔。
[0010]進一步的,安裝座上水平排列布置多個插槽。
[0011]進一步的,烘箱框架的兩端設置豎直凹槽,安裝座插入凹槽中以封堵烘箱框架的兩端開口。
[0012]進一步的,還包括卷揚機,卷揚機用于牽引蓋板并使蓋板關閉或打開烘箱框架的
頂端開口。
[0013]進一步的,蓋板的數量為兩個,在烘箱框架的頂端開口處形成對開門的結構;卷揚機的數量為兩個,一個卷揚機牽引一個蓋板。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有益效果為:
[0015]使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烘烤時,首先,將長工件的兩端放置在烘箱框架兩端的插板組件中,使長工件的待烘烤區段置于烘箱框架的腔體結構內,用蓋板將烘箱框架的頂端開口堵住。然后,底板內的加熱管工作,加熱底板的空腔內的空氣以形成熱空氣,然后循環風機工作,將熱空氣流動起來形成熱風,循環風機使熱風依次經過底板的空腔、右側板的空腔、右側板的通孔、腔體結構的內部空間、左側板的通孔、所左側板的空腔和底板的空腔形成的風力循環回路,熱風在風力循環回路不斷的循環流動,既能保持烘箱框架的腔體結構內的溫度穩定,更重要的是循環熱風保證對長工件的烘烤更加均勻。
[0016]由上述可知,本申請的方案不僅能夠對長工件進行局部區域烘烤,且能夠實現烘箱內部的熱風循環,提高烘烤的均勻性。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的截面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的烘箱框架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的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的使用示意圖;
[0021]圖5為本技術的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的安裝座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技術的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的插板結構示意圖;
[0023]圖7為本技術的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的另一種插板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10、烘箱框架;11、腔體結構;111、底板;112、左側板;113、右側板;114、通孔;12、凹槽;20、加熱管;30、蓋板;40、插板組件;41、安裝座;411、插槽;42、插板;421、基座板;422、配合板;43、過孔;50、循環風機;60、卷揚機;100、長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做具體描述。
[0026]如圖1
?
7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用于對長工件100的局部進行烘烤,包括:烘箱框架10,其包括沿直線延伸預定長度的、兩端開口和頂端開口的腔體結構11,腔體結構11包括底板111和在底板 111上豎直設置的左側板112和右側板113,底板111、左側板112和右側板 113的內部為空腔,左側板112和右側板113朝向腔體結構11內側的內表面設置有通孔114;底板111的空腔、右側板113的空腔、右側板113的通孔 114、腔體結構11的內部空間、左側板112的通孔114、左側板112的空腔和底板111的空腔依次串聯形成風力循環回路;加熱管20,其設置在底板111 的空腔內;蓋板30,其用于封堵烘箱框架10的頂端開口;兩個插板組件40,其用于封堵烘箱框架10的兩端的開口,且兩個插板組件40分別用于支撐長工件100兩端,使長工件100的被加熱部分位于腔體結構11內;循環風機50,其設置在烘箱框架10上,用于使加熱管20加熱的熱風在風力循環回路內循環流動。
[0027]使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烘烤時,首先,將長工件100的兩端放置在烘箱框架
10兩端的插板組件40中,使長工件100的待烘烤區段置于烘箱框架10的腔體結構11內,用蓋板30將烘箱框架10的頂端開口堵住。然后,底板111內的加熱管20工作,加熱底板111的空腔內的空氣以形成熱空氣,然后循環風機50工作,將熱空氣流動起來形成熱風,循環風機50使熱風依次經過底板111的空腔、右側板113的空腔、右側板113的通孔、腔體結構 11的內部空間、左側板112的通孔、左側板112的空腔和底板111的空腔形成的風力循環回路,熱風在風力循環回路不斷的循環流動,既能保持烘箱框架10的腔體結構11內的溫度穩定,更重要的是循環熱風保證對長工件100 的烘烤更加均勻。
[0028]由上述可知,本申請的方案不僅能夠對長工件100進行局部區域烘烤,且能夠實現烘箱內部的熱風循環,提高烘烤的均勻性。
[0029]此外,還可以設置控制柜或者控制器,對加熱管20的溫度和循環風機50 的風力進行控制,以更好地調節烘箱框架10的腔體結構11內的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用于對長工件(100)的局部進行烘烤,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框架(10),其包括沿直線延伸預定長度的、兩端開口和頂端開口的腔體結構(11),所述腔體結構(11)包括底板(111)和在所述底板(111)上豎直設置的左側板(112)和右側板(113),所述底板(111)、左側板(112)和右側板(113)的內部為空腔,所述左側板(112)和右側板(113)朝向所述腔體結構(11)內側的內表面設置有通孔(114);所述底板(111)的空腔、所述右側板(113)的空腔、所述右側板(113)的通孔(114)、所述腔體結構(11)的內部空間、所述左側板(112)的通孔(114)、所述左側板(112)的空腔和所述底板(111)的空腔依次串聯形成風力循環回路;加熱管(20),其設置在所述底板(111)的空腔內;蓋板(30),其用于封堵所述烘箱框架(10)的頂端開口;兩個插板組件(40),其用于封堵所述烘箱框架(10)的兩端的開口,且兩個所述插板組件(40)分別用于支撐所述長工件(100)兩端,使所述長工件(100)的被加熱部分位于所述腔體結構(11)內;循環風機(50),其設置在所述烘箱框架(10)上,用于使所述加熱管(20)加熱的熱風在所述風力循環回路內循環流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循環式臥式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組件(40)包括:安裝座(41),其安裝在所述烘箱框架(10)的兩端開口處且接觸處緊密貼合,所述安裝座(41)上設置有豎直延伸的、上端開口的插槽(411);插板(42),所述插板(42)由所述安裝座(41)的上端開口插入進所述插槽(411)中,且所述插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元寧,李勝,韓康,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彼岸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