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霧化噴藥裝置。所述霧化噴藥裝置包括藥箱、升降裝置、噴藥器以及連接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霧化噴藥裝置通過固定框、移動架、移動孔、卡槽、滑動槽、移動板、限位塊、絲桿以及固定塊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員轉動圓盤,圓盤帶動著絲桿轉動,從而使得移動板進行移動,移動板帶動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從而使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出卡槽,接著,手持移動架,根據患者的身高將移動架在垂直方向移動合適的距離后,反向轉動圓盤,使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進卡槽內,由此即可方便患者的使用,噴藥器抽取藥箱內的藥液,輸送至軟管及霧化器處,最后藥液經連接管從噴頭處噴出。液經連接管從噴頭處噴出。液經連接管從噴頭處噴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霧化噴藥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霧化噴藥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霧化噴藥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如今在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加上季節轉換期間的氣候的驟寒驟暖,呼吸道的疾病患者大大的增加,傳統的吃藥打針治療的模式是無法滿足各種各樣的復雜的治療條件和現代人對生活的高品質的追求,因此藥液的霧化治療就顯得意義非常重大了。現有的霧化噴藥裝置在使用時,患者坐在桌子旁邊,將霧化噴藥裝置放置于桌子上后,霧化噴藥裝置的高度不能根據患者的身高情況方便的進行調節,不便于患者的使用。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霧化噴藥裝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霧化噴藥裝置。
[0005]本技術提供的霧化噴藥裝置包括:藥箱、升降裝置、噴藥器以及連接管,藥箱頂部開設的通孔處設有進料管,進料管頂部設有蓋子,蓋子內壁與進料管外表面螺紋連接,升降裝置包括固定框、移動架、移動孔、卡槽、滑動槽、移動板、限位塊、絲桿以及固定塊,固定框底部固定連接于藥箱頂部,移動架為“U”型結構,且移動架底部設于固定框內側,移動架相對的兩個側壁均開設有移動孔,移動架內壁位于移動孔的兩側開設有若干個卡槽,滑動槽設有兩個,且滑動槽開設于固定框相對的兩個內壁,移動板設有兩個,移動板兩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限位塊一端設于滑動槽內,且限位塊滑動連接于滑動槽,移動板側壁設有絲桿,絲桿通過軸承與移動板相連接,絲桿穿插于移動孔,且絲桿螺紋連接于固定框側壁,移動板側壁位于絲桿兩側的位置設有固定塊,固定塊與移動板固定連接,噴藥器設于藥箱的頂部,噴藥器位于固定框內側,且噴藥器一端連接有軟管,軟管穿插于移動架頂部開設的通孔,軟管頂部與霧化器相連接,霧化器底部固定連接于移動架頂部,連接管一端與霧化器相連接。
[0006]優選的,連接管遠離霧化器的一端設有噴頭,連接管與噴頭固定連接。
[0007]優選的,藥箱側壁開設的通孔處固定連接有透明板。
[0008]優選的,透明板上設有刻度線。
[0009]優選的,絲桿遠離移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盤。
[0010]優選的,固定塊側壁設有橡膠墊。
[0011]優選的,橡膠墊固定連接于固定塊。
[0012]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技術提供的霧化噴藥裝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通過固定框、移動架、移動孔、卡槽、滑動槽、移動板、限位塊、絲桿以及固定塊的相互配合,轉動圓盤,圓盤帶動著絲桿轉動,從而使得移動板進行移動,移動板帶動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從而使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出卡槽,接著,手持移動架,根據患者的身高將移動架在垂直方向移動合適的距離后,反向轉動圓盤,使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進卡槽
內,由此即可方便患者的使用。
[0014]本技術提供一種霧化噴藥裝置,在具體實施時,工作人員轉動圓盤,圓盤帶動著絲桿轉動,從而使得移動板進行移動,移動板帶動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從而使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出卡槽,接著,手持移動架,根據患者的身高將移動架在垂直方向移動合適的距離后,反向轉動圓盤,使得固定塊及橡膠墊移動進卡槽內,由此即可方便患者的使用,噴藥器抽取藥箱內的藥液,輸送至軟管及霧化器處,最后藥液經連接管從噴頭處噴出。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霧化噴藥裝置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所示的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1所示的霧化噴藥裝置的分解圖。
[0018]圖中標號:1、藥箱;2、進料管;3、蓋子;4、升降裝置;5、固定框;6、移動架;7、移動孔;8、卡槽;9、滑動槽;10、移動板;11、限位塊;12、絲桿;13、固定塊;14、噴藥器;15、軟管;16、霧化器;17、連接管;18、噴頭;19、透明板;20、刻度線;21、圓盤;22、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0020]請結合參閱圖1、圖2和圖3,其中,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霧化噴藥裝置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升降裝置4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霧化噴藥裝置的分解圖。包括:藥箱1、升降裝置4、噴藥器14以及連接管17。
[0021]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藥箱1頂部開設的通孔處設有進料管2,進料管2頂部設有蓋子3,蓋子3內壁與進料管2外表面螺紋連接,升降裝置4包括固定框5、移動架6、移動孔7、卡槽8、滑動槽9、移動板10、限位塊11、絲桿12以及固定塊13,固定框5底部固定連接于藥箱1頂部,移動架6為“U”型結構,且移動架6底部設于固定框5內側,移動架6相對的兩個側壁均開設有移動孔7,移動架6內壁位于移動孔7的兩側開設有若干個卡槽8,滑動槽9設有兩個,且滑動槽9開設于固定框5相對的兩個內壁,移動板10設有兩個,移動板10兩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1,限位塊11一端設于滑動槽9內,且限位塊11滑動連接于滑動槽9,移動板10側壁設有絲桿12,絲桿12通過軸承與移動板10相連接,絲桿12穿插于移動孔7,且絲桿12螺紋連接于固定框5側壁,絲桿12遠離移動板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圓盤21,移動板10側壁位于絲桿12兩側的位置設有固定塊13,固定塊13與移動板10固定連接,固定塊13側壁設有橡膠墊22,橡膠墊22固定連接于固定塊13,噴藥器14設于藥箱1的頂部,噴藥器14位于固定框5內側,且噴藥器14一端連接有軟管15,軟管15穿插于移動架6頂部開設的通孔,軟管15頂部與霧化器16相連接,霧化器16底部固定連接于移動架6頂部,連接管17一端與霧化器16相連接,連接管17遠離霧化器16的一端設有噴頭18,連接管17與噴頭18固定連接,通過固定框5、移動架6、移動孔7、卡槽8、滑動槽9、移動板10、限位塊11、絲桿12以及固定塊13的相互配合,轉動圓盤21,圓盤21帶動著絲桿12轉動,從而使得移動板10進行移動,移動板10帶動著固定塊13及橡膠墊22移動,從而使得固定塊13及橡膠墊22移動出卡槽8,接著,手持移動架6,根據患者的身高將移動架6在垂直方向移動合適的距離后,反向轉動圓盤21,使得固定塊13及橡膠墊22移動進卡槽8內,由此即可方便患者的使用。
[0022]參考圖1所示,藥箱1側壁開設的通孔處固定連接有透明板19,透明板19上設有刻度線20,通過設置透明板19及刻度線20,方便使用者觀測到所噴出的藥量。
[0023]本技術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人員轉動圓盤21,圓盤21帶動著絲桿12轉動,從而使得移動板10進行移動,移動板10帶動著固定塊13及橡膠墊22移動,從而使得固定塊13及橡膠墊22移動出卡槽8,接著,手持移動架6,根據患者的身高將移動架6在垂直方向移動合適的距離后,反向轉動圓盤21,使得固定塊13及橡膠墊22移動進卡槽8內,由此即可方便患者的使用,噴藥器14抽取藥箱1內的藥液,輸送至軟管15及霧化器16處,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霧化噴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藥箱(1),所述藥箱(1)頂部開設的通孔處設有進料管(2),進料管(2)頂部設有蓋子(3),蓋子(3)內壁與進料管(2)外表面螺紋連接;升降裝置(4),所述升降裝置(4)包括固定框(5)、移動架(6)、移動孔(7)、卡槽(8)、滑動槽(9)、移動板(10)、限位塊(11)、絲桿(12)以及固定塊(13),所述固定框(5)底部固定連接于藥箱(1)頂部,所述移動架(6)為“U”型結構,且移動架(6)底部設于固定框(5)內側,移動架(6)相對的兩個側壁均開設有移動孔(7),移動架(6)內壁位于移動孔(7)的兩側開設有若干個卡槽(8),所述滑動槽(9)設有兩個,且滑動槽(9)開設于固定框(5)相對的兩個內壁,所述移動板(10)設有兩個,移動板(10)兩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1),限位塊(11)一端設于滑動槽(9)內,且限位塊(11)滑動連接于滑動槽(9),移動板(10)側壁設有絲桿(12),絲桿(12)通過軸承與移動板(10)相連接,絲桿(12)穿插于移動孔(7),且絲桿(12)螺紋連接于固定框(5)側壁,移動板(10)側壁位于絲桿(12)兩側的位置設有固定塊(13),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叢叢,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