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屬于太陽能技術領域。解決的展開時太陽能板易被遮擋,影響光照接收面積的問題。包括主板組件和分板組件,主板組件與分板組件建立連接,主板組件包括第一太陽能板和安裝架,所述第一太陽能板設置在安裝架上部,分板組件包括電機、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二太陽能板,平行設置的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一端與安裝架的一側面連接,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太陽能板連接,電機與安裝架連接,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一連桿連接。在展開時,使第二太陽能板與第一太陽能板處于同一平面,避免了第二太陽能板遮擋第一太陽能板,提高了裝置整體的利用率。率。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屬于太陽能
技術介紹
[0002]太陽能板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薄片。例如:公開號為CN217522787U,專利技術創造名稱為電動折疊式太陽能板,其技術方案為通過四連桿機構實現太陽能板的展開和疊放,但是其連桿與鉸接在第一太陽能板的上側,這就使得在展開時,第一太陽能板與第二、三太陽能板之間存在高度差,在太陽傾斜照射時,第二、三太陽能板容易對第一太陽能板產生遮擋,從而影響光照接收面積,太陽能板無法得到合理的利用。
[0003]基于上述問題,亟需提出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供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解決的展開時太陽能板易被遮擋,影響光照接收面積的問題。在下文中給出了關于本技術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技術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技術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技術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技術的范圍。
[0005]本技術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包括主板組件和分板組件,主板組件與分板組件建立連接,主板組件包括第一太陽能板和安裝架,所述第一太陽能板設置在安裝架上部,分板組件包括電機、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二太陽能板,平行設置的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一端與安裝架的一側面連接,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太陽能板連接,電機與安裝架連接,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一連桿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數量均為兩個,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對稱設置在安裝架的左右兩側,電機與一側的第一連桿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分板組件的數量為兩組,所述分板組件對稱設置在安裝架的前后兩側。
[0009]優選的:分板組件還包括第三連桿,所述第三連桿與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鉸接。
[0010]優選的:所述安裝架為凹型,安裝架的凹槽內設置有電機。
[0011]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術在展開時,電機旋轉帶動一側的第一連桿轉動,一側的第二連桿、另一側的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同步轉動,可使第二太陽能板與第一太陽能板處于同一平面,避免了第二太陽能板遮擋第一太陽能板,提高了裝置整體的利用率,可以將裝置折疊,此過程中,第二太陽能板始終與第一太陽能板平行,即使在折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接收光照。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的主視圖。
[0015]圖中:1
?
主板組件,2
?
分板組件,11
?
第一太陽能板,12
?
安裝架,21
?
電機,22
?
第一連桿,23
?
第二連桿,24
?
第二太陽能板,25
?
第三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技術。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術的概念。
[0017]本技術所提到的連接分為固定連接和可拆卸連接,所述固定連接即為不可拆卸連接包括但不限于折邊連接、鉚釘連接、粘結連接和焊接連接等常規固定連接方式,所述可拆卸連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紋連接、卡扣連接、銷釘連接和鉸鏈連接等常規拆卸方式,未明確限定具體連接方式時,默認為總能在現有連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種連接方式能夠實現該功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需要自行選擇。例如:固定連接選擇焊接連接,可拆卸連接選擇鉸鏈連接。
[0018]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
?
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包括主板組件1和分板組件2,主板組件1與分板組件2建立連接,主板組件1包括第一太陽能板11和安裝架12,所述第一太陽能板11設置在安裝架12上部,分板組件2包括電機21、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和第二太陽能板24,平行設置的所述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的一端與安裝架12的一側面鉸接,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的另一端與第二太陽能板24通過鉸座連接,電機21與安裝架12連接,電機21的輸出端與第一連桿22連接;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與安裝架12的鉸接處位于第一太陽能板11的下方,在展開時,電機21旋轉帶動一側的第一連桿22轉動,一側的第二連桿23、另一側的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同步轉動,可使第二太陽能板24與第一太陽能板11處于同一平面,避免了第二太陽能板24遮擋第一太陽能板11,提高了裝置整體的利用率,可以將裝置折疊,便于收納,或者根據空間環境進行多種調整,第二太陽能板24始終與第一太陽能板11平行,即使在折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接收光照;
[0019]所述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的數量均為兩個,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對稱設置在安裝架12的左右兩側,電機21與一側的第一連桿22連接;
[0020]所述分板組件2的數量為兩組,所述分板組件2對稱設置在安裝架12的前后兩側;
[0021]分板組件2還包括第三連桿25,所述第三連桿25與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的另一端鉸接;提高穩定性;
[0022]所述安裝架12為凹型,安裝架12的凹槽內設置有電機21,防止剮蹭、阻擋雨水,起到保護裝置的作用。
[0023]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上實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術方案都能夠進行排列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根據排列組合的數學知識窮盡所有可能,因此本技術不再對排列組合后的技術方案進行一一說明,但應該理解為排列組合后的技術方案已經被本技術所
公開。
[0024]本實施方式只是對本專利的示例性說明,并不限定它的保護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對其局部進行改變,只要沒有超出本專利的精神實質,都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組件(1)和分板組件(2),主板組件(1)與分板組件(2)建立連接,主板組件(1)包括第一太陽能板(11)和安裝架(12),所述第一太陽能板(11)設置在安裝架(12)上部,分板組件(2)包括電機(21)、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和第二太陽能板(24),平行設置的所述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的一端與安裝架(12)的一側面連接,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的另一端與第二太陽能板(24)連接,電機(21)與安裝架(12)連接,電機(21)的輸出端與第一連桿(22)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折疊式太陽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娜,蔣佳洪,
申請(專利權)人:黑龍江科技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