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包括沉淀室,所述沉淀室頂部開設有進水口,所述沉淀室內設置有傾斜放置的粗濾網,所述粗濾網較低的一側與所述沉淀室轉動連接,所述粗濾網較高的一側底部與所述沉淀室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粗濾網較低的一側上方設置有凸輪,所述凸輪能夠與所述粗濾網表面滑動接觸,所述沉淀室外側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凸輪與所述第一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粗濾網表面滑動套設有刮板,所述刮板靠近所述第一電機的一側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所述粗濾網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現了對較大的輕質雜質的截留以及自動清理,避免了裝置被堵塞。裝置被堵塞。裝置被堵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廢水回收
,具體涉及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社會的進步,工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工廠的數量增多,所以也就產生大量工廠生產所需的發電廠凈水站,發電廠凈水站在工作時也會用到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工廠以及發電廠凈水站產生的廢水也逐漸增多,直接排放由于廢水污染嚴重超過了自然水體自身的凈化能力,會造成周圍水體受到污染,于是需要將廢水中的雜質、污泥等處理干凈,并將處理后的水回收利用。
[0003]由于廢水中常常會含有紙片、塑料薄膜等不沉于水的雜質,經常造成現有的廢水處理裝置堵塞,從而影響裝置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解決以下技術問題:
[0005]由于廢水中常常會含有紙片、塑料薄膜等不沉于水的雜質,經常造成現有的廢水處理裝置堵塞,從而影響裝置運行。
[0006]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包括沉淀室,所述沉淀室頂部開設有進水口,所述沉淀室內設置有傾斜放置的粗濾網,所述粗濾網較低的一側與所述沉淀室轉動連接,所述粗濾網較高的一側底部與所述沉淀室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粗濾網較低的一側上方設置有凸輪,所述凸輪能夠與所述粗濾網表面滑動接觸,所述沉淀室外側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凸輪與所述第一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粗濾網表面滑動套設有刮板,所述刮板靠近所述第一電機的一側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所述粗濾網固定連接。
[0008]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粗濾網下方設置有傾斜放置的細濾網,所述細濾網與所述沉淀室固定連接,所述細濾網傾斜方向與所述粗濾網傾斜方向相反,所述沉淀室遠離所述第一電機的一側開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位于所述細濾網較低的一側。
[0009]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開口下方設置有廢渣槽,所述廢渣槽與所述沉淀室固定連接。
[0010]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室底部固定連接有分離室,所述沉淀室與所述分離室之間通過通孔連通,所述分離室內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表面固定套設有轉鼓,所述分離室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輸出端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
[0011]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廢渣槽與所述分離室之間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管道頂端固定連接有過濾網。
[0012]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粗濾網上表面轉動有滾輪,所述滾輪能夠與所述凸輪滾動接觸。
[001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術通過傾斜放置的粗濾網、第一電機、凸輪、刮板、彈簧、限位塊以及廢渣槽,當尾水穿過粗濾網時,其中較大的輕質雜質被粗濾網截留,第一電機通過凸輪帶動粗濾網順時針轉動,使粗濾網向右下傾斜,于是刮板在重力作用下向右下滑動,將粗濾網表面的雜質自動刮除;本技術實現了對較大的輕質雜質的截留以及自動清理,避免了裝置被堵塞。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圖1是本技術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沉淀室;2、進水口;3、粗濾網;4、彈簧;5、凸輪;6、第一電機;7、刮板;8、限位塊;9、細濾網;10、開口;11、廢渣槽;12、分離室;13、轉軸;14、轉鼓;15、通孔;16、滾輪;17、管道;18、過濾網;19、第二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9]請參閱圖1所示,本技術為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包括沉淀室1,所述沉淀室1頂部開設有進水口2,所述沉淀室1內設置有傾斜放置的粗濾網3,所述粗濾網3較低的一側與所述沉淀室1轉動連接,所述粗濾網3較高的一側底部與所述沉淀室1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4,所述粗濾網3較低的一側上方設置有凸輪5,所述凸輪5能夠與所述粗濾網3表面滑動接觸,所述沉淀室1外側設置有第一電機6,所述凸輪5與所述第一電機6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粗濾網3表面滑動套設有刮板7,所述刮板7靠近所述第一電機6的一側設置有限位塊8,所述限位塊8與所述粗濾網3固定連接;
[0020]工作原理為:將凈水站尾水從進水口2送入沉淀室1中,尾水穿過粗濾網3,其中較大的輕質雜質被粗濾網3截留,隨著輕質雜質逐漸積累,為了避免影響水流的流通,啟動第一電機6帶動凸輪5轉動,凸輪5帶動粗濾網3順時針轉動,彈簧4被壓縮,于是粗濾網3向右下傾斜,于是刮板7在重力作用下向右下滑動,將粗濾網3表面的雜質刮除,當凸輪5轉動半周后,凸輪5逐漸不再對粗濾網3施加壓力,于是粗濾網3在彈簧4彈力作用下復位,刮板7在重力作用下向左滑動至限位塊8處;于是本技術實現了對較大的輕質雜質的截留以及自動清理,避免了裝置被堵塞。
[0021]所述粗濾網3下方設置有傾斜放置的細濾網9,所述細濾網9與所述沉淀室1固定連接,所述細濾網9傾斜方向與所述粗濾網3傾斜方向相反,所述沉淀室1遠離所述第一電機6的一側開設有開口10,所述開口10位于所述細濾網9較低的一側;
[0022]尾水穿過粗濾網3后,穿過細濾網9,從而將尾水中砂石等雜質過濾,并在重力作用下滾落出沉淀室1。
[0023]所述開口10下方設置有廢渣槽11,所述廢渣槽11與所述沉淀室1固定連接;
[0024]輕質雜質和砂石被統一收集在廢渣槽11中。
[0025]所述沉淀室1底部一側固定連接有分離室12,所述沉淀室1與所述分離室12之間通過通孔15連通,所述分離室12內轉動連接有轉軸13,所述轉軸13表面固定套設有轉鼓14,所述分離室12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9,所述第二電機19輸出端與所述轉軸13固定連接;
[0026]尾水從通孔15進入分離室12中,第二電機19帶動轉軸13轉動,于是轉鼓14隨之轉動,將尾水中的水和污泥分離,從而實現了純凈的水資源的回收。
[0027]所述廢渣槽11與所述分離室12之間通過管道17連通,所述管道17頂端固定連接有過濾網18;
[0028]通過管道17將分離室12雜質中遺留的水分回收。
[0029]所述粗濾網3上表面轉動有滾輪16,所述滾輪16能夠與所述凸輪5滾動接觸;
[0030]滾動接觸能夠減小凸輪5受到的摩擦力,并降低損耗。
[0031]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將凈水站尾水從進水口2送入沉淀室1中,尾水穿過粗濾網3,其中較大的輕質雜質被粗濾網3截留,隨著輕質雜質逐漸積累,為了避免影響水流的流通,啟動第一電機6帶動凸輪5轉動,凸輪5帶動粗濾網3順時針轉動,彈簧4被壓縮,于是粗濾網3向右下傾斜,于是刮板7在重力作用下向右下滑動,將粗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室(1),所述沉淀室(1)頂部開設有進水口(2),所述沉淀室(1)內設置有傾斜放置的粗濾網(3),所述粗濾網(3)較低的一側與所述沉淀室(1)轉動連接,所述粗濾網(3)較高的一側底部與所述沉淀室(1)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4),所述粗濾網(3)較低的一側上方設置有凸輪(5),所述凸輪(5)能夠與所述粗濾網(3)表面滑動接觸,所述沉淀室(1)外側設置有第一電機(6),所述凸輪(5)與所述第一電機(6)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粗濾網(3)表面滑動套設有刮板(7),所述刮板(7)靠近所述第一電機(6)的一側設置有限位塊(8),所述限位塊(8)與所述粗濾網(3)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站尾水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濾網(3)下方設置有傾斜放置的細濾網(9),所述細濾網(9)與所述沉淀室(1)固定連接,所述細濾網(9)傾斜方向與所述粗濾網(3)傾斜方向相反,所述沉淀室(1)遠離所述第一電機(6)的一側開設有開口(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祥斌,翟華魁,姚周平,高彬,王喜,魯道生,黃多頭,吳雙旺,宋幫花,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東至廣信農化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