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庫漂浮式水利質量檢測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水質檢測技術領域,單片機固定設置在密封腔的內頂壁上,密封腔的左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電源,密封腔的右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穿過隔板上的密封軸承后位于驅動腔內,環形滑塊上固定設置有濾網筒,濾網筒的上端固定設置有齒圈,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齒輪,一號清潔桿固定設置在設備箱下部的左側,二號清潔桿固定設置在驅動腔的內頂壁上,支架桿固定設置在驅動腔的內頂壁上位于二號清潔桿的左側位置處,支架桿的下端固定設置有檢測探頭,可以對易造成堵塞的進水處進行清潔,避免影響質量檢測器內部檢測水的流通,減少水質檢測結果的誤差,實用性更強。實用性更強。實用性更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庫漂浮式水利質量檢測器
[0001]本技術涉及水質檢測
,具體涉及一種水庫漂浮式水利質量檢測器。
技術介紹
[0002]水庫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一般起到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作用,為了判斷水庫內水質狀況的變化趨勢,則需要進行水質檢測,現有的很多漂浮式的質量檢測器都能夠漂浮在水面上,時刻對水庫內的水質進行檢測,不需要人工取樣的過程,提高了對水質質量檢測的工作效率,這種漂浮式的質量檢測器基本都是長時間浮于水面上,極易導致質量檢測器的進水處長滿水垢和青苔,或卡入雜物造成堵塞,影響質量檢測器內部的檢測水的流通,造成水質檢測結果出現誤差,因此亟需一種水庫漂浮式水利質量檢測器。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的水庫漂浮式水利質量檢測器,用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它包含環形浮圈、支撐桿和設備箱,環形浮圈的內圈壁上等圓角分布固定設置有數個支撐桿,支撐桿的內端固定設置有設備箱,設備箱內部由隔板從上至下依次分設為密封腔和驅動腔;
[0005]它還包含:
[0006]單片機,所述單片機固定設置在密封腔的內頂壁上,密封腔的左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電源,單片機與電源電連接,密封腔的右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與單片機電控連接,驅動電機的輸出端穿過隔板上的密封軸承后位于驅動腔內,驅動腔內固定設置有平衡穩定機構;
[0007]環形滑塊,所述環形滑塊滑動設置在設備箱下方開口壁上開設的環形滑槽內,環形滑塊上固定設置有濾網筒,濾網筒的上端固定設置有齒圈,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齒輪,齒輪與齒圈相嚙合設置;
[0008]一號清潔桿,所述一號清潔桿固定設置在設備箱下部的左側,一號清潔桿為“L”形結構,一號清潔桿兩側壁上的刷毛分別與濾網筒的左側壁和下側壁相抵觸設置;
[0009]二號清潔桿,所述二號清潔桿固定設置在驅動腔的內頂壁上,二號清潔桿為“L”形結構,二號清潔桿兩側壁上的刷毛分別與濾網筒的右側內壁和下側內壁相抵觸設置;
[0010]支架桿,所述支架桿固定設置在驅動腔的內頂壁上位于二號清潔桿的左側位置處,支架桿的下端固定設置有檢測探頭,檢測探頭位于濾網筒內,檢測探頭與單片機電控連接。
[0011]優選地,所述平衡穩定機構包含:
[0012]平衡浮環,所述平衡浮環固定套設在環形浮圈的外圈環壁上,平衡浮環上等圓角分布設有數個一體成型的空心浮球;
[0013]配重環,所述配重環固定設置在驅動腔內,且位于支架桿和齒圈的外側位置處。
[0014]優選地,所述設備箱的上部固定設置有太陽能面板,太陽能面板與電源電連接。
[0015]優選地,所述支撐桿的上部固定設置有信號燈,信號燈與電源電連接。
[0016]優選地,所述密封腔的內底壁中間固定設置有振動電機,振動電機與單片機電控連接。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水庫漂浮式水利質量檢測器,可以對易造成堵塞的進水處進行清潔,避免影響質量檢測器內部檢測水的流通,減少水質檢測結果的誤差,實用性更強。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的A
?
A向剖視圖。
[0020]圖3是圖2中的B部放大圖。
[0021]圖4是圖2中的C部放大圖。
[0022]圖5本技術中濾網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
[0024]環形浮圈1、支撐桿2、設備箱3、密封腔4、驅動腔5、單片機6、電源7、驅動電機8、環形滑塊9、濾網筒10、齒圈11、齒輪12、一號清潔桿13、二號清潔桿14、支架桿15、檢測探頭16、太陽能面板17、信號燈18、振動電機19、平衡穩定機構20、平衡浮環20
?
1、空心浮球20
?
2、配重環20
?
3。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優選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6]實施例一:
[0027]如圖1
?
圖5所示,本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環形浮圈1、支撐桿2和設備箱3,環形浮圈1的內圈壁上等圓角分布固定設置有數個支撐桿2,支撐桿2的上部固定設置有信號燈18,通過信號燈18可以提供質量檢測器所在位置的燈光指引,便于工作人員了解質量檢測器的所在方位,支撐桿2的內端焊接固定設置有設備箱3,設備箱3內部由隔板從上至下依次分設為密封腔4和驅動腔5;
[0028]它還包含:
[0029]單片機6,所述單片機6固定設置在密封腔4的內頂壁上,密封腔4的左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電源7,設備箱3的上部固定設置有太陽能面板17,太陽能面板17可以將吸收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源7將所轉化的電能進行存儲,提高質量檢測器的續航時間,單片機6、信號燈18和太陽能面板17均與電源7電連接,密封腔4的右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8,驅動電機8與單片機6電控連接,驅動電機8的輸出端穿過隔板上的密封軸承后位于驅動腔5內,驅動腔5內固定設置有平衡穩定機構20;
[0030]環形滑塊9,所述環形滑塊9滑動設置在設備箱3下方開口壁上開設的環形滑槽內,
環形滑塊9上焊接固定設置有濾網筒10,濾網筒10的上端焊接固定設置有齒圈11,驅動電機8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齒輪12,齒輪12與齒圈11相嚙合設置,當濾網筒10轉動時,通過環形滑塊9的滑動可提供對濾網筒10的轉動導向,使濾網筒10在轉動時更為穩定;
[0031]一號清潔桿13,所述一號清潔桿13焊接固定設置在設備箱3下部的左側,一號清潔桿13為“L”形結構,一號清潔桿13兩側壁上的刷毛分別與濾網筒10的左側壁和下側壁相抵觸設置;
[0032]二號清潔桿14,所述二號清潔桿14焊接固定設置在驅動腔5的內頂壁上,二號清潔桿14為“L”形結構,二號清潔桿14兩側壁上的刷毛分別與濾網筒10的右側內壁和下側內壁相抵觸設置,當濾網筒10在轉動時,通過一號清潔桿13和二號清潔桿14上的刷毛可對濾網筒10的外壁、內壁和數個通孔進行清潔,避免濾網筒10長期處于水中滋生青苔和水垢或卡入雜物將濾網筒10上的數個通孔堵塞,影響濾網筒10內水的流通,從而使得水質的檢測結果出現誤差;
[0033]振動電機19,所述振動電機19通過支架和螺栓固定設置在密封腔4的內底壁中間,振動電機19與單片機6電控連接,振動電機19可帶動設備盒產生一定頻率的振動,更有助于一號清潔桿13和二號清潔桿14將濾網筒10通孔內的雜物清除
[0034]支架桿15,所述支架桿15焊接固定設置在驅動腔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庫漂浮式水利質量檢測器,它包含環形浮圈(1)、支撐桿(2)和設備箱(3),環形浮圈(1)的內圈壁上等圓角分布固定設置有數個支撐桿(2),支撐桿(2)的內端固定設置有設備箱(3),設備箱(3)內部由隔板從上至下依次分設為密封腔(4)和驅動腔(5);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單片機(6),所述單片機(6)固定設置在密封腔(4)的內頂壁上,密封腔(4)的左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電源(7),單片機(6)與電源(7)電連接,密封腔(4)的右側內底壁上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8),驅動電機(8)與單片機(6)電控連接,驅動電機(8)的輸出端穿過隔板上的密封軸承后位于驅動腔(5)內,驅動腔(5)內固定設置有平衡穩定機構(20);環形滑塊(9),所述環形滑塊(9)滑動設置在設備箱(3)下方開口壁上開設的環形滑槽內,環形滑塊(9)上固定設置有濾網筒(10),濾網筒(10)的上端固定設置有齒圈(11),驅動電機(8)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齒輪(12),齒輪(12)與齒圈(11)相嚙合設置;一號清潔桿(13),所述一號清潔桿(13)固定設置在設備箱(3)下部的左側,一號清潔桿(13)為“L”形結構,一號清潔桿(13)兩側壁上的刷毛分別與濾網筒(10)的左側壁和下側壁相抵觸設置;二號清潔桿(14),所述二號清潔桿(14)固定設置在驅動腔(5)的內頂壁上,二號清潔桿(14)為“L”形結構,二號清潔桿(14)兩側壁上的刷毛分別與濾網筒(10)的右側內壁和下側內壁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艷娜,吳敏寧,張峰,艾曉燕,盧磊,劉紅霞,
申請(專利權)人:榆林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