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對稱布置鏈條式抽油機裝置,采用將驅動鏈條前后左右對稱布置即四條驅動鏈條對稱同步驅動的方式,消除了由載荷偏心引起的導軌偏磨和鏈條偏載,使得換向軸的受力更加合理與均勻,有效的提高了換向系統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包括支撐系統、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換向系統,所述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換向系統安裝在支撐系統上,所述傳動系統分別與動力系統、換向系統動力連接,傳動系統用于將動力系統的動力傳遞給換向系統,所述換向系統用于與抽油桿動力連接,帶動抽油桿往復工作。作。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對稱布置鏈條式抽油機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抽油機
,特別是涉及一種對稱布置鏈條式抽油機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鏈條式抽油機是我國設計試制成功的一種獨特的無游梁抽油機,具有沖程長、沖次低、懸點勻速運動的運動特性和顯著的節能效果;特別適合于稠油、高凝油和深層油的開采。這些優勢基本上是游梁式抽油機難以實現的,但是鏈條式抽油機也存在不足之處:特殊鏈節(換向鏈節)受力不均勻,鏈條容易斷鏈、側翻脫鏈、換向沖擊載荷大、換向機構中的滑塊容易磨損且主軸銷易斷裂、平衡系統復雜尤其是在使用氣平衡時需要經常檢查維修且由于泄露問題氣平衡系統很難在理論的平衡狀態下工作、導向輪存在偏磨與導軌的變形等,這些是多年困擾鏈條抽機應用的難點。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對稱布置鏈條式抽油機裝置,采用將驅動鏈條前后左右對稱布置即四條驅動鏈條對稱同步驅動的方式,消除了由載荷偏心引起的導軌偏磨和鏈條偏載,使得換向軸的受力更加合理與均勻,有效的提高了換向系統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對稱布置鏈條式抽油機裝置,包括支撐系統、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換向系統,所述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換向系統安裝在支撐系統上,所述傳動系統分別與動力系統、換向系統動力連接,傳動系統用于將動力系統的動力傳遞給換向系統,所述換向系統用于與抽油桿動力連接,帶動抽油桿往復工作,
[0006]所述傳動系統包括工作機上端組合體、工作機下端組合體,所述工作機上端組合體包括上端組合體框架,所述上端組合體框架固定在支撐系統內,所述上端組合體框架的兩側分別設有上端被動軸,各上端被動軸上分別設有兩個上端被動鏈輪,所述工作機下端組合體包括下端組合體框架,所述下端組合體框架固定在支撐系統內,所述下端組合體框架的一側設有主動軸,所述主動軸與動力系統連接,下端組合體框架的另一側設有下端被動軸,所述主動軸、下端被動軸的位置與兩個上端被動軸的位置對應,所述主動軸、下端被動軸的一端設有相互嚙合的同步齒輪,所述主動軸對應正上方的兩個上端被動鏈輪設有兩個主動鏈輪,所述下端被動軸上對應正上方的另外兩個上端被動鏈輪設有兩個下端被動鏈輪,各主動鏈輪、下端被動鏈輪分別與對應的上端被動鏈輪通過傳動鏈條動力連接;
[0007]所述換向系統包括換向架,換向架的頂部中間位置設有鋼絲繩鏈接軸,鋼絲繩鏈接軸通過鋼絲繩連接抽油桿,換向架上對稱設有兩個水平方向的滑道,各滑道內分別設有換向軸總成,所述換向軸總成包括呈圓柱狀的換向滑輪,所述換向滑輪滑動配合在對應的滑道內,所述換向滑輪的軸心位置通過軸承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鏈節安裝塊,四個鏈節安裝塊的位置對應四根傳動鏈條的位置,四個鏈節安裝塊的外端連接
在對應的傳動鏈條上,使鏈節安裝塊跟隨對應的傳動鏈條運動。
[0008]優選地,所述支撐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頂部框架、中部框架、底部框架,頂部框架上設有定滑輪,鋼絲繩繞過定滑輪連接抽油桿,所述工作機上端組合體安裝在頂部框架上,所述工作機下端組合體安裝在底部框架上,中部框架用于調整提升距離。
[0009]優選地,所述換向架的兩側對稱設有導向輪,所述支撐系統內對應換向架的導向輪設有導向滑軌,所述導向滑軌與對應的導向輪配合。
[0010]優選地,所述換向架的頂部兩側分別設有固定螺桿,換向架的頂部兩側分別安裝有平衡塊,各平衡塊分別與對應側的固定螺桿插接,并通過螺母鎖定,平衡塊用于使換向架的兩側實現機械平衡。
[0011]優選地,各滑道的外側分別固定有換向架封蓋,使鏈節安裝塊封裝在換向架內部。
[0012]優選地,所述傳動鏈條具有換向鏈節,所述鏈節安裝塊的外端沿軸向設有兩個凸出軸,所述換向鏈節包括傳動鏈條的三段相鄰的鏈節,相鄰的鏈節之間通過凸出軸鉸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換向機構采用四鏈條對稱布置同步驅動的方式,通過四條傳動鏈來承擔工作載荷與單鏈相比每條鏈的載荷大幅度降低,同時由于工作鏈是前后左右對稱布置消除了由于由于載荷偏心引起的導軌偏磨和鏈條的偏載,有效的提高了換向機構的穩定性、提高了鏈條的使用壽命,保證了鏈條式抽油機使用時的可靠性;
[0015]2、并且摒棄了傳統氣平衡,采用機械平衡的方式,將平衡塊與換向架結合共同構成平衡系統,消除了傳統氣平衡,因氣體泄露帶來的欠平衡問題;同時二者的結合減少了設備整體對空間的需求,使整個抽油機更加緊湊與可靠。僅靠平衡系統的重力勢能完成平衡,整個裝置也更加節能。
附圖說明
[0016]圖1: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支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換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換向軸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傳動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工作機下端組合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7:工作機上端組合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
[0024]圖中:
[0025]1.動力系統。
[0026]2.支撐系統,21.頂部框架,22.導向滑軌,23.中部框架,24.下部框架,25.定滑輪。
[0027]3.換向系統,31.固定螺桿,32.平衡塊,33.換向架,34.換向架封蓋,35.換向軸總成,36.導向輪,35
?
1.換向鏈節,35
?
2.鏈節安裝塊,35
?
3換向滑輪。
[0028]4.傳動系統,41.工作機上端組合體,41
?
1.上端被動軸,41
?
2.上端被動鏈輪,41
?
3.上端組合體框架,42.傳動鏈條,43.工作機下端組合體,43
?
1.下端組合體框架,43
?
2.主動軸,43
?
3.同步齒輪,43
?
4.主動鏈輪,43
?
5下端被動鏈輪,43
?
6.下端被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敘述。
[0030]參照圖1~圖2,一種對稱布置鏈條式抽油機裝置,由動力系統1、支撐系統2、換向系統3、傳動系統4構成。其裝配關系為:動力系統1的動力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傳動系統4的主動軸43
?
2連接;換向系統3通過銷軸與傳動系統4中的傳動鏈條42連接;支撐系統2包括頂部框架21、中部框架23、底部框架24,通過插銷形式依次連接。頂部框架21設有定滑輪25和橫梁。鋼絲繩繞過定滑輪25,并且鋼絲繩兩端分別通過懸繩器連接換向系統3中的鋼絲繩鏈接軸37和支撐系統2外部的抽油桿。橫梁通過銷軸配合安裝傳動系統4的工作機上端組合體41;底部框架24與工作機下端組合體43通過銷軸配合安裝;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對稱布置鏈條式抽油機裝置,包括支撐系統(2)、動力系統(1)、傳動系統(4)、換向系統(3),所述動力系統(1)、傳動系統(4)、換向系統(3)安裝在支撐系統(2)上,所述傳動系統(4)分別與動力系統(1)、換向系統(3)動力連接,傳動系統(4)用于將動力系統(1)的動力傳遞給換向系統(3),所述換向系統(3)用于與抽油桿動力連接,帶動抽油桿往復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系統(4)包括工作機上端組合體(41)、工作機下端組合體(43),所述工作機上端組合體(41)包括上端組合體框架(41
?
3),所述上端組合體框架(41
?
3)固定在支撐系統(2)內,所述上端組合體框架(41
?
3)的兩側分別設有上端被動軸(41
?
1),各上端被動軸(41
?
1)上分別設有兩個上端被動鏈輪(41
?
2),所述工作機下端組合體(43)包括下端組合體框架(43
?
1),所述下端組合體框架(43
?
1)固定在支撐系統(2)內,所述下端組合體框架(43
?
1)的一側設有主動軸(43
?
2),所述主動軸(43
?
2)與動力系統(1)連接,下端組合體框架(43
?
1)的另一側設有下端被動軸(43
?
6),所述主動軸(43
?
2)、下端被動軸(43
?
6)的位置與兩個上端被動軸(41
?
1)的位置對應,所述主動軸(43
?
2)、下端被動軸(43
?
6)的一端設有相互嚙合的同步齒輪(43
?
3),所述主動軸(43
?
2)對應正上方的兩個上端被動鏈輪(41
?
2)設有兩個主動鏈輪(43
?
4),所述下端被動軸(43
?
6)上對應正上方的另外兩個上端被動鏈輪(41
?
2)設有兩個下端被動鏈輪(43
?
5),各主動鏈輪(43
?
4)、下端被動鏈輪(43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連城,譚智勇,陳順益,黃飛亞,冷民涵,朱祥龍,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科技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