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吊頂系統
[0001]本申請涉及建筑裝修
,特別涉及一種吊頂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室內裝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用裝飾墻板和吊頂搭配的方式來進行室內墻面和屋頂裝修是其中的一種裝修方式。在此基礎上,還會用到窗簾盒,以進一步提高室內裝修的美觀性。
[0003]但是現有技術中,窗簾盒與裝飾墻板或吊頂之間的組裝結構復雜,連接構件多,或者結合處常常存在縫隙,不美觀。不僅施工周期長,費時費力,裝修一致性差;而且由于木工板、多層板等易受氣候環境變化的影響,存在易變形、開裂或霉變等現象,直接影響裝修品質和壽命,使裝修質量無法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室內吊頂,以解決或緩解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吊頂系統,用于與裝飾墻板配合連接,包括頂板、第一組件、第二組件、第三組件和第一吊桿,所述第一組件、所述第二組件、所述第三組件相互連接以形成“門”字形的窗簾盒;其中,所述頂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上;
[0007]所述第三組件形成有開口朝下的第三容納槽,所述第三容納槽與所述裝飾墻板相匹配,位于窗口上方的所述裝飾墻板插入所述第三容納槽中;
[0008]所述第一吊桿的上端、下端分別與屋頂、所述第二組件的上端連接。
[0009]在本申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組件包括第一幾字形折彎板、第一立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吊頂系統,用于與裝飾墻板配合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頂板、第一組件、第二組件、第三組件和第一吊桿,所述第一組件、所述第二組件、所述第三組件相互連接以形成“門”字形的窗簾盒;其中,所述頂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上;所述第三組件形成有開口朝下的第三容納槽,所述第三容納槽與所述裝飾墻板相匹配,位于窗口上方的所述裝飾墻板插入所述第三容納槽中;所述第一吊桿的上端、下端分別與屋頂、所述第二組件的上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件包括第一幾字形折彎板、第一立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搭板和第一下搭板,所述第一上搭板和所述第一下搭板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均位于所述第一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組件的一側,所述第一幾字形折彎板形成有開口朝向所述第三組件的第一容納槽,并連接在所述第一下搭板的外端;所述第二組件包括第二立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搭板和第二下搭板,所述第二上搭板和所述第二下搭板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二立板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立板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三組件包括第三幾字形折彎板、第三上搭板、第三立板和窗口承載件,所述第三上搭板與所述第三立板垂直并連接在所述第三立板上端,所述第三幾字形折彎板形成有開口朝下的所述第三容納槽,并連接在所述第三立板的下端;其中,所述頂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上搭板上,所述第一上搭板的外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下搭板插入所述第一容納槽中并搭接在所述第一幾字形折彎板上;所述窗口承載件固定在第一墻面上,所述第二上搭板、所述第三上搭板依次疊置搭接在所述窗口承載件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件還包括與所述第二立板間隔且平行的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第二下搭板呈L形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件還包括第一加強板,所述第一加強板與所述第一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組件的表面上。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組件還包括第三加強板,所述第三加強板與所述第三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三立板的朝向所述窗口的表面上。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件還包括頂加強板,所述頂加強板與所述第二上搭板大小相同并貼合固定在所述第二上搭板的上方。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件還包括第二加強板,所述第二加強板與所述第二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組件的表面上。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件還包括吊裝連接件,所述第二加強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吊裝連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立板的上方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加強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組件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吊桿的下端與所述吊裝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一上搭板的外端搭接所述第二加強板上。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吊頂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幾字形折彎板包括第一豎
板、第二豎板、第一上橫板和第一下橫板,所述第一上橫板、所述第一下橫板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豎板的上端、下端,且均位于所述第一豎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組件的一側,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納槽,所述第二豎板與所述第一豎板平行,并連接在所述第一下橫板的下方;其中,當所述第二下搭板伸入所述第一容納槽中時,所述第二立板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二豎板的外表面平齊。10.根據權利要求9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俊杰,梅能敏,孫春祥,邵俊義,趙靜,賈路,
申請(專利權)人: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