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快接結構及龍頭組件
[0001]本技術涉及衛浴產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接結構及龍頭組件。
技術介紹
[0002]在臺面上安裝龍頭時,通常在臺面上設有過孔,然后龍頭的螺紋部由過孔處伸入至臺面下方,然后通過螺母與螺紋部螺接實現龍頭的固定,該安裝時,需要不停地旋轉螺母,安裝拆卸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在臺面上安裝龍頭時,通常在臺面上設有過孔,然后龍頭的螺紋部由過孔處伸入至臺面下方,然后通過螺母與螺紋部螺接實現龍頭的固定,該安裝時,需要不停地旋轉螺母,安裝拆卸困難問題,提供一種快接結構及龍頭組件。
[0004]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方案一,一種快接結構,其適于供龍頭沿第一方向插入并與所述龍頭螺接以使所述龍頭相對臺面固定,包括
[0006]主體,其設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供所述龍頭插入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設有朝向為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座落面,所述主體還設有與所述座落面相對的抵接面;
[0007]螺紋件,其數量至少為兩個,各所述螺紋件座落于所述座落面并與所述抵接面相抵,各所述螺紋件與所述主體止轉配合并適于相對所述主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徑向滑動以共同圍合形成適于與所述龍頭螺接的螺紋孔,所述螺紋件設有螺紋段;
[0008]滑塊,其適于在與所述臺面相抵時沿第一方向滑動并通過與各所述螺紋件斜面配合以使各所述螺紋件沿徑向收攏并使各所述螺紋段共同圍合形成所述螺紋孔,其還設有朝向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一限位面; >[0009]第一復位件,其作用于在相鄰的兩所述螺紋件之間以驅動各所述螺紋件沿徑向張開;
[0010]第二復位件,其作用于所述滑塊和所述主體以驅使所述滑塊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運動;和鎖蓋,其與所述主體螺接并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面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面。
[0011]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主體包括殼體和墊圈,所述殼體設有容置腔,所述墊圈置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抵接面設于所述墊圈,且所述鎖蓋與所述殼體螺接并使所述第二限位面抵于所述墊圈背離所述抵接面的一側以使所述抵接面與所述螺紋件相抵。
[0012]方案三,基于方案二,墊圈包括環壁和沿徑向凸出于環壁的內壁的環圈,所述環壁和所述環圈朝向所述座落面的端面共同形成所述抵接面,所述環圈背離所述抵接面的端面與第二復位件相抵。
[0013]方案四,基于方案二,所述殼體設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開口于所述容置腔腔壁的導向槽,所述墊圈外壁設有適于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導向槽內的導向塊。
[0014]方案五,基于方案一,所述滑塊設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布設的插入孔和斜面孔,所述插入孔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與所述斜面孔連通,所述斜面孔設有朝向為第一方向的第一斜面,各所述螺紋件均設有適于與所述插入孔插接配合的斜面部,所述斜面部設有與所述第一斜面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滑塊沿第一方向滑動并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脫落配合時使所述斜面部插入所述插入孔內以防止所述螺紋件沿徑向張開。
[0015]方案六,基于方案一,所述螺紋件數量為兩個,兩所述螺紋件對稱設置,兩所述螺紋件均設有兩個槽口朝向另一所述螺紋件的安裝槽,所述第一復位件數量為兩個,所述第一復位件的兩端分別頂抵于兩相對稱設置的所述安裝槽的槽底。
[0016]方案七,基于方案一,所述主體與所述螺紋件之一設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止轉柱,另一設有與所述止轉柱插接配合的滑槽以使所述主體與所述螺紋件止轉配合,且所述滑槽沿徑向延伸以使所述螺紋件相對所述主體適于沿徑向滑動。
[0017]方案八,基于方案一,所述滑塊設有沿徑向凸出于所述滑塊的外壁的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面設于所述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背離所述第一限位面的端面與所述第二復位件相抵。方案九,基于方案一,所述主體還設有若干沿徑向凸出于所述主體的外壁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防滑部,各所述防滑部沿周向布設。
[0018]方案十,一種龍頭組件,其適于安裝于臺面,包括方案一到方案九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快接結構和龍頭,所述龍頭設有螺紋部,所述龍頭還設有朝向為第一方向的第三限位面,所述第三限位面抵于所述臺面上,所述龍頭適于插入所述容置腔內并使所述螺紋部在各所述螺紋件沿徑向收攏時被包覆,所述螺紋部適于與所述螺紋孔螺接。
[0019]由上述對本技術的描述可知,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1、方案一,主體設有容置腔,容置腔可用于容置螺紋件、滑塊、第一復位件和第二復位件,起到保護作用;螺紋件座落于座落面并與抵接面相抵防止螺紋件沿第一方向的晃動,影響后續安裝的進行;螺紋件數量至少兩個并均設有螺紋段,滑塊適于在與臺面相抵時沿第一方向滑動并通過與各螺紋件斜面配合以使各所述螺紋件沿徑向收攏并使各螺紋段圍合形成適于與龍頭螺接的螺紋孔;各螺紋件與主體止轉配合,從而防止螺紋孔與龍頭螺接時,螺紋件也轉動導致無法實現螺紋的進給或退牙。第一復位件作用于在相鄰的兩螺紋件之間以驅動各螺紋件沿徑向張開,從而使得螺紋件在不受斜面配合或限位時復位至張開的位置,從而與龍頭脫離螺接以允許快接結構與龍頭脫離。第二復位件作用于滑塊和主體以驅使滑塊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運動,從而使得滑塊在不受壓時復位,從而允許螺紋件復位。滑塊設有第一限位面,鎖蓋與主體螺接并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面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面,從而防止滑塊脫出容置腔,使得各結構呈一體,不會相互脫離,且沿第一方向上的位置穩定,從而方便使用并保證使用時的穩定性。
[0020]初始狀態下,滑塊受第二復位件的作用朝向臺面的一端伸出容置腔,螺紋件受第一復位件的作用呈現打開的狀態;然后將龍頭座落于臺面上并使其的螺紋部由臺面的過孔處伸入至臺面下方,并令螺紋部伸入容置腔內,將快接結構朝向臺面的下端面推動,則滑塊將沿第一方向滑動,使得第二復位件被壓縮,且滑塊通過斜面配合使得螺紋件沿徑向收攏,第一復位件被壓縮,直至各螺紋段圍合形成適于與龍頭螺接的螺紋孔,螺紋部與螺紋孔螺接,第二復位件一端推動滑塊,使滑塊緊抵于臺面的下端面,而另一端推動主體,由于主體與螺紋件沿第一方向相對固定,螺紋件又因與螺紋部螺接,螺紋件不會沿第一方向運動,因
此主體也不會沿第一方向運動,此時,快接結構相對臺面和龍頭固定,實現龍頭相對臺面的安裝,在這一過程中,僅需調整螺紋件的螺紋孔和龍頭的螺紋部螺牙相對即可,不轉或僅需轉一圈就實現裝配,無需一直旋轉,安裝方便。
[0021]當拆卸時,通過轉動主體,主體帶動螺紋件轉動,快接結構整體下移,第二復位件使滑塊抵于臺面的下端面,滑塊上移,此時由于第一復位件的作用使得螺紋件沿徑向張開,螺紋件與龍頭脫離螺接,在脫離螺接后,螺紋件和滑塊分別在第一復位件、第二復位件的作用下自動復位完成,完成拆卸,拆卸時僅需轉至螺紋件與龍頭脫離螺接即可由第一復位件和第二復位件的作用自動拆卸,無需一直旋轉,拆卸方便。
[0022]方案二,主體包括殼體和墊圈,殼體設有容置腔,墊圈置于容置腔內,抵接面設于墊圈,且鎖蓋與殼體螺接并使第二限位面抵于墊圈背離所述抵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快接結構,其適于供龍頭(20)沿第一方向插入并與所述龍頭(20)螺接以使所述龍頭(20)相對臺面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1),其設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供所述龍頭(20)插入的容置腔(111),所述容置腔(111)設有朝向為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座落面(11111),所述主體(1)還設有與所述座落面(11111)相對的抵接面(123);螺紋件(2),其數量至少為兩個,各所述螺紋件(2)座落于所述座落面(11111)并與所述抵接面(123)相抵,各所述螺紋件(2)與所述主體(1)止轉配合并適于相對所述主體(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徑向滑動以共同圍合形成適于與所述龍頭(20)螺接的螺紋孔,所述螺紋件(2)設有螺紋段(25);滑塊(3),其適于在與所述臺面相抵時沿第一方向滑動并通過與各所述螺紋件(2)斜面配合以使各所述螺紋件(2)沿徑向收攏并使各所述螺紋段(25)共同圍合形成所述螺紋孔,其還設有朝向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一限位面(321);第一復位件(4),其作用于在相鄰的兩所述螺紋件(2)之間以驅動各所述螺紋件(2)沿徑向張開;第二復位件(5),其作用于所述滑塊(3)和所述主體(1)以驅使所述滑塊(3)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運動;和鎖蓋(6),其與所述主體(1)螺接并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面(321)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面(6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包括殼體(11)和墊圈(12),所述殼體(11)設有容置腔(111),所述墊圈(12)置于所述容置腔(111)內,所述抵接面(123)設于所述墊圈(12),且所述鎖蓋(6)與所述殼體(11)螺接并使所述第二限位面(61)抵于所述墊圈(12)背離所述抵接面(123)的一側以使所述抵接面(123)與所述螺紋件(2)相抵。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快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墊圈(12)包括環壁(121)和沿徑向凸出于環壁(121)的內壁的環圈(122),所述環壁(121)和所述環圈(122)朝向所述座落面(11111)的端面共同形成所述抵接面(123),所述環圈(122)背離所述抵接面(123)的端面與第二復位件(5)相抵。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快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1)設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開口于所述容置腔(111)腔壁的導向槽(113),所述墊圈(12)外壁設有適于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導向槽(113)內的導向塊(124)。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孝發,林孝山,鐘曉冬,梁泮生,林文淵,鄧小清,劉啟喬,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西河衛浴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