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涉及冷卻塔技術領域,該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包括數據機房,所述數據機房的一側設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進水管和輸水管,所述進水管和輸水管遠離集水槽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冷卻塔,所述冷卻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濾網,所述濾網的底部設置有攪拌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攪拌機構的設置,使裝置在運行時,能夠不斷的對換熱填料進行攪拌,從而使不同層次的換熱填料均能對熱水的熱量進行吸收,提高了換熱填料對熱水熱量吸收的均勻性。性。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冷卻塔
,特別涉及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當前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不斷增大,使得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規模急劇地擴充。與此同時,其能耗也是非常驚人的上升,從而產生的熱量也是較大的,進而為了保證數據機房的正常運行,需要專門設置一座冷卻塔對數據機房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
[0003]然而目前的冷卻塔在使用時,主要是通過冷水對數據機房中產生的熱量進行吸收,隨后冷卻塔對吸收熱量后的熱水進行冷卻,從而達到對數據機房進行循環冷卻的目的。由于冷卻塔主要借助換熱填料對數據機房中產生的熱水進行散熱,而由于冷卻塔中的換熱填料處于靜置狀態,從而導致下層的換熱填料無法第一時間對熱水的熱量進行吸收,只能由上層的換熱填料將熱量進行傳遞,從而導致冷卻塔對數據機房的冷卻效率較慢。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能夠解決換熱填料處于靜置狀態,導致冷卻塔對數據機房的冷卻效率較慢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包括數據機房,所述數據機房的一側設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進水管和輸水管,所述進水管和輸水管遠離集水槽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冷卻塔,所述冷卻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濾網,所述濾網的頂部放置有換熱填料,所述濾網的底部設置有攪拌機構。
[0006]優選的,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防護箱,所述防護箱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防護箱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濾網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濾網的表面轉動連接有攪拌套,所述攪拌套的表面轉動連接有貫穿攪拌套表面的轉動桿,所述轉動桿凸出攪拌套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攪拌葉。
[0007]優選的,所述轉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錐齒輪,所述轉動桿遠離攪拌葉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的表面與第二錐齒輪的表面嚙合連接,所述攪拌套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三錐齒輪,所述第三錐齒輪的內壁與轉軸的表面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錐齒輪的表面與第二錐齒輪的表面嚙合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轉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外表面與攪拌套的內壁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濾網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安裝套,所述安裝套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橡膠墊,所述橡膠墊的表面與攪拌套的內壁滑動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冷卻塔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與進水管相連通,所述第二水泵與輸水管相連通。
[0011]優選的,所述冷卻塔的頂部設置有換熱風機,所述冷卻塔的表面開設有冷卻窗,所述冷卻窗位于濾網的下方,所述冷卻窗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呈傾斜設置的導流板。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該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通過攪拌機構的設置,使裝置在運行時,能夠不斷的對換熱填料進行攪拌,從而使不同層次的換熱填料均能對熱水的熱量進行吸收,提高了換熱填料對熱水熱量吸收的均勻性。此外提高了冷卻塔對數據機房的冷卻效率和冷卻效果,且避免了上層的換熱填料始終與溫度最高的熱水接觸,從而被腐蝕變脆導致使用壽命降低了情況,從而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0014](2)、該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通過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的設置,使攪拌套在進行轉動的同時能夠帶動攪拌葉在冷卻塔中進行自轉,從而提高了攪拌葉對換熱填料的攪拌效果,提高了換熱填料對熱水熱量吸收的均勻性。
[0015](3)、該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通過傾斜導流板的設置,能夠對落到導流板上的熱水進行引導,使熱水能夠通過導流板的斜面落到冷卻塔的底部,從而減少了水流的逸散,提高了對水資源的回收效果,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地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冷卻塔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攪拌套表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技術攪拌套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技術濾網表面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1、數據機房;2、集水槽;3、進水管;4、輸水管;5、換熱風機;6、冷卻塔;7、冷卻窗;8、導流板;9、第一水泵;10、第三錐齒輪;11、第二水泵;12、電機;13、防護箱;14、濾網;15、換熱填料;16、轉動桿;17、攪拌葉;18、攪拌套;19、第二錐齒輪;20、轉軸;21、第一錐齒輪;22、軸承;23、安裝套;24、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部分將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附圖的作用在于用圖形補充說明書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本技術的每個技術特征和整體技術方案,但其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
[0025]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6]請參閱圖1
?
6,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包括數據機房1。數據機房1的一側設置有集水槽2,用以對數據機房1中的熱水進行收集,同時向數
據機房1中輸送冷水,導致對數據機房1進行降溫冷卻的目的。
[0027]集水槽2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進水管3和輸水管4,進水管3和輸水管4遠離集水槽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冷卻塔6。通過進水管3的設置,用以將集水槽2中的熱水輸送入冷卻塔6中,而輸水管4的設置,則將冷卻塔6中的冷水通過集水槽2輸送入數據機房1中,對數據機房1進行冷卻降溫。冷卻塔6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1,第一水泵9與進水管3相連通,第二水泵11與輸水管4相連通,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1的設置,為水的流動提供動力。
[0028]冷卻塔6的頂部設置有換熱風機5,從而通過換熱風機5的設置,對進入冷卻塔6的熱水所產生的熱空氣引導到冷卻塔6的頂部排出,從而達到對熱水冷卻的目的。冷卻塔6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濾網14,濾網14的頂部放置有換熱填料15,用以減緩熱水在冷卻塔6中的流動速度,從而增加了對熱水的冷卻面積,提高了冷卻塔6對熱水的冷卻效率。
[0029]冷卻塔6的表面開設有冷卻窗7,冷卻窗7位于濾網14的下方,冷卻窗7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呈傾斜設置的導流板8。通過冷卻窗7的設置,使外界的冷空氣能夠進入冷卻塔6中,從而能夠對經過濾網14過濾后的熱水再次進行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包括數據機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機房(1)的一側設置有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進水管(3)和輸水管(4),所述進水管(3)和輸水管(4)遠離集水槽(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冷卻塔(6),所述冷卻塔(6)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濾網(14),所述濾網(14)的頂部放置有換熱填料(15),所述濾網(14)的底部設置有攪拌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防護箱(13),所述防護箱(13)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12),所述電機(12)的輸出端與防護箱(13)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電機(12)的輸出端與濾網(14)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電機(1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轉軸(20),所述濾網(14)的表面轉動連接有攪拌套(18),所述攪拌套(18)的表面轉動連接有貫穿攪拌套(18)表面的轉動桿(16),所述轉動桿(16)凸出攪拌套(1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攪拌葉(17)。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數據機房冷卻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0)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錐齒輪(21),所述轉動桿(16)遠離攪拌葉(17)的一端固定固定連接有第二錐齒輪(19),所述第一錐齒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數據港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