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包括冠梁、預制鋼管支撐件、異形支撐頭和承載體,冠梁固定于基坑圍護樁的頂部,預制鋼管支撐件上端與冠梁固定連接、下端連接異形支撐頭,預制鋼管支撐件內預留有形成導管的通孔,異形支撐頭上設有相互連通的連接口和預留孔口,連接口位于異形支撐頭與預制鋼管支撐件的連接處且與導管連通,預留孔口位于異形支撐頭的側面,承載體由從預留孔口溢出的注漿體形成,用于將預制鋼管支撐件下端和土體固定。預制鋼管支撐件為預制構件,大大縮短施工周期,且其擁有較好的軸心受壓、受彎、受剪承載能力,從而提高基坑支護的安全性;適用于不同種類的斜撐支護體系、不同深度的深基坑,且可適用不用的地質條件。用的地質條件。用的地質條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基坑支護
,尤其是一種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
技術介紹
[0002]基坑工程指在施工現場建造一套基坑支護結構體系,形成對于地下工程的施工圍護,當開挖深度超過5米(包含5米),或深度雖未超過5米,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特別復雜的工程稱為深基坑工程。同時,基坑工程也是各種土木工程項目的重點與難點,其風險性較大,在實際工程中往往容易產生重大事故,導致施工進度緩慢,周邊環境毀壞,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危及人生安全,因此為了保護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基坑支護結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0003]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也隨之不斷發展,越來越注重地下空間的利用,但建設項目周邊環境越來越復雜,深基坑支護的空間越來越小,因而對深基坑支護形式的選擇具有局限性,較多情況下只能選擇排樁支護,但由于基坑深度的增加、地層的復雜性及周邊已建構造物的影響,樁錨體系難以實現,或者在處理一些基坑變形、垮塌等基坑加固應急方案中,為提高支護體系的可靠性,這個時候通常會采用“排樁+斜撐”的支護方式。
[0004]基坑斜支撐支護體系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目前,常規的方式是通過在基坑底部設置豎向支承樁等方式,將斜支撐軸向壓力傳遞至周邊穩定土體及構件中,從而保障基坑的穩定和安全。通過,斜支撐支護體系在基坑開挖到一定標高后,澆筑混凝土底座或者打入豎向支撐樁,將鋼管一端直接澆筑與混凝土底座內,另一端支撐基坑支護結構,鋼管整體傾斜設置,形成斜支撐。
[0005]上述方案中,一方面混凝土澆筑及凝固時間長,另一方面,事先大面積開挖,待基坑挖至一定標高后,要進行交叉施工,從而造成整個施工周期較長,并且混凝土凝固后,為后續的混凝土鏟除造成困難。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有效縮短施工周期的基坑斜支撐支護體系。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一方面能夠提高斜支撐的強度,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縮短施工周期,應用前景具有廣泛性,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0007]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包括冠梁、預制鋼管支撐件、異形支撐頭和承載體,
[0008]所述的冠梁固定于基坑圍護樁的頂部,
[0009]所述的預制鋼管支撐件上端與冠梁固定連接、下端連接異形支撐頭,預制鋼管支撐件內預留有形成導管的通孔,
[0010]所述的異形支撐頭上設有相互連通的連接口和預留孔口,連接口位于異形支撐頭與預制鋼管支撐件的連接處且與導管連通,預留孔口位于異形支撐頭的側面,
[0011]所述的承載體由從預留孔口溢出的注漿體形成,用于將預制鋼管支撐件下端和土體固定。
[0012]進一步的,所述的異形支撐頭包括底面相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底面連接形成一體結構,
[0013]所述的異形支撐頭側面積包括圓柱體的側面積和圓錐體的側面積,
[0014]所述圓柱體的側面上設有外螺紋、橫向環槽、斜向開槽或者豎向開槽。
[0015]進一步的,所述異形支撐頭的圓柱體的橫向環槽、斜向開槽或者豎向開槽內以及圓錐體上設有均勻分布的預留孔口。
[0016]進一步的,所述預留孔口在異形支撐頭側面上的總面積為異形支撐頭側面積的10
?
30%,預留孔口的直徑為10
?
20mm。
[0017]進一步的,所述的預留孔口內設有用于過濾土體的濾網。
[0018]進一步的,所述預制鋼管支撐件和冠梁的連接處設有牛腿狀的加固件。
[0019]進一步的,所述預制鋼管支撐件與基坑圍護樁的夾角,即預制鋼管支撐件的傾斜角度為45
?
60
°
。
[0020]進一步的,所述導管的數量至少為1個。
[0021]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用于非事先開挖的情況下,預制鋼管支撐為預制構件,大大縮短施工周期,且其擁有較好的軸心受壓、受彎、受剪承載能力,從而提高基坑支護的安全性;可適用于不同種類的斜撐支護體系、不同深度的深基坑,且可適用不用的地質條件;采用真空抽空,進行不良土層的固結,并利用真空而得的水與注漿基材進行攪拌,從而起到節水環保的效果;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本技術預制鋼管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3
?
圖6是本技術異形支撐頭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標號:1
?
冠梁,2
?
基坑圍護樁,3
?
預制鋼管支撐件,4
?
異形支撐頭,41
?
連接口,5
?
承載體,6
?
導管,7
?
預留孔口,8
?
加固件,9
?
基坑開挖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8]圖1
?
圖2所示的一種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包括冠梁1、預制鋼管支撐件3、異形支
撐頭4和承載體5,
[0029]冠梁1固定于基坑圍護樁2的頂部,
[0030]預制鋼管支撐件3上端與冠梁1固定連接、下端連接異形支撐頭4,預制鋼管支撐件3內預留有形成導管6的通孔,預制鋼管支撐3下端與異形支撐頭4通過焊接法、法蘭接法等進行連接,
[0031]異形支撐頭4上設有相互連通的連接口41和預留孔口7,連接口41位于異形支撐頭4與預制鋼管支撐件3的連接處且與導管6連通,預留孔口7位于異形支撐頭4的側面,
[0032]承載體5由從預留孔口7溢出的注漿體形成,用于將預制鋼管支撐件3下端和土體固定。
[0033]異形支撐頭4包括底面相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底面連接形成一體結構,
[0034]異形支撐頭4側面積包括圓柱體的側面積和圓錐體的側面積,
[0035]如圖3
?
圖6所示,圓柱體的側面上設有外螺紋、橫向環槽、斜向開槽或者豎向開槽。
[0036]異形支撐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冠梁(1)、預制鋼管支撐件(3)、支撐頭和承載體(5),所述的冠梁(1)固定于基坑圍護樁(2)的頂部,所述的預制鋼管支撐件(3)上端與冠梁(1)固定連接、下端連接支撐頭,預制鋼管支撐件(3)內預留有形成導管(6)的通孔,所述的支撐頭上設有相互連通的連接口(41)和預留孔口(7),連接口(41)位于支撐頭與預制鋼管支撐件(3)的連接處且與導管(6)連通,預留孔口(7)位于支撐頭的側面,所述的承載體(5)由從預留孔口(7)溢出的注漿體形成,用于將預制鋼管支撐件(3)下端和土體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頭包括底面相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底面連接形成一體結構,所述支撐頭的側面積包括圓柱體的側面積和圓錐體的側面積,所述圓柱體的側面上設有外螺紋、橫向環槽、斜向開槽或者豎向開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斜支撐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磊,劉雅莉,馮偉華,孔振華,明艦洪,沈濤,吳宇曄,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鼎達建筑新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